词语解释:板舆 拼音:bǎn yú
(1).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汉书·王莽传下》“朝见挈茵舆行”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岂今之板舆而铺茵乎?” 唐 高彦休 《唐阙史·李丞相特达》:“蹇驴村僕,不得与鸣珂武卫者较进……伺板舆出,拜於道左。” 清 魏源 《客怀》诗之六:“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
(2).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因以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之词。 唐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 元 萨都剌 《题刘山长雪夜板舆图》诗:“板舆行乐处,鹤髮儘鬖鬖。人子谁无母, 刘 家独有男。” 清 黄宗羲 《工部郎中姜公夫人钱氏祔葬墓志铭》:“令子京兆 希辙 ,孝爱之德闻於天下,板舆所至,讌喜相从。”词语解释:版舆 拼音:bǎn yú
(1).亦作“ 版轝 ”。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文选·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 李善 注:“版舆,车名……一名步舆。 周迁 《舆服杂事记》曰:‘步舆,方四尺,素木为之,以皮为襻,掆之。自天子至庶人通得乘之。’”《晋书·礼志中》:“軺輦、版轝、细犊车,皆施縑里。” 唐 元结 《让容州表》:“臣欲扶持版舆南之 合浦 ,则老母气力艰於远行。” 清 钱谦益 《佟母陈氏墓志铭》:“中丞受新命,以兵宪治 嘉兴 ,淑人版舆就养。”
(2).版图,疆域。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三书》:“而况版舆之地半入夷狄,国家之耻未雪,而臣子之痛未伸。” 清 林则徐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我中原数万里版舆,百产丰盈,并不藉资夷货。”词语解释:伏蒲 拼音:fú pú
汉元帝 欲废太子, 史丹 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峨豸忝备列,伏蒲愧分 涇 。” 清 钱谦益 《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公以孤忠赤诚,搘拄宫府,上欲泯伏蒲廷諍之跡,而下不欲暴羽翼保护之心。”词语解释:拂衣 拼音:fú yī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词语解释:蚨母 拼音:fú mǔ
即青蚨。《鬼谷子·内揵》:“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若蚨母之从其子也。”传说用青蚨血涂钱,可以引钱使归。因用以代称钱。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一钱仍望还蚨母,半李亦欲分蠐螬。”参见“ 青蚨 ”。
词语解释:青蚨 拼音:qīng fú
传说中的虫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引 汉 刘安 《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后因用以指钱。 唐 寒山 《诗》之一二○:“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则你那尊中无緑蚁,皆因我囊里缺青蚨。” 清 陈维崧 《偷声木兰花·咏钱》词:“青蚨铸就 开元 字,相看似有团圞意。”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然而青蚨飞来,则眉眼莞尔。”词语解释:弓剑 拼音:gōng jiàn
(1).弓与剑。《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2).指武艺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 道安 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宋 叶适 《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嵐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明 陈子龙 《中都》诗:“ 涂山 弓剑地,千载颂苞桑。”
(3).传说 黄帝 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 黄帝 葬 桥山 ,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 汉 刘向 《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絶祀。” 隋 牛弘 《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缠弓剑。”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剑远,小臣餘此生。” 清 徐枋 《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词语解释:潘舆 拼音:pān yú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痾有痊。”后因以“潘舆”为养亲之典。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夫人》诗:“ 卫 幕衔恩重, 潘 舆送喜频。” 宋 刘克庄 《得家讯》诗:“羈臣一掬泪,慈母两行书……何时真宦达,处处奉 潘 舆。” 清 朱彝尊 《送周赞善视学浙江》诗:“兰陔花暖日初晴, 莱 服 潘 舆次第迎。几日官程乡路便,全家催上锦军城。”词语解释:千金买笑 拼音:qiān jīn mǎi xiào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谓不惜代价,博取美人欢心。语本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曲》之二:“ 齐 謳 秦 吹 庐女 絃,千金顾笑买芳年。”《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褒妃 在楼上,凭栏望见诸侯忙去忙回,并无一事,不觉抚掌大笑。 幽王 曰:‘爱卿一笑,百媚俱生,此 虢石父 之力也!’遂以千金赏之。至今俗语传‘千金买笑’,盖本於此。”《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一团灵心慧性,那怕丈夫千金买笑,自料断不及我一顾倾城。”词语解释:千金笑 拼音:qiān jīn xiào
见“ 千金一笑 ”。
词语解释:千金一笑 拼音:qiān jīn yī xiào
犹言千金买笑。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千金一笑,花柳空自来争;十斛片时,风月何曾肯让。”亦省作“ 千金笑 ”。 唐 张夫人 《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能助千金笑,如何忍弃捐。”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曲:“富贵韶华,难博千金笑。”词语解释:千金一笑 拼音:qiān jīn yī xiào
犹言千金买笑。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千金一笑,花柳空自来争;十斛片时,风月何曾肯让。”亦省作“ 千金笑 ”。 唐 张夫人 《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能助千金笑,如何忍弃捐。”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曲:“富贵韶华,难博千金笑。”词语解释:青蒲 拼音:qīng pú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 唐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鸬鹚堰》诗:“乍向红莲没,復出青蒲颺。” 宋 苏轼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清 郑燮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词:“正青蒲水面,红榴屋角。” 郭沫若 《女神·晴朝》:“哦,一湾的碎玉!无限的青蒲!”
(2).指天子内庭。《汉书·史丹传》:“ 丹 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 丹 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青规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比虽辐凑闕下,多非政要;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李周翰 注:“青蒲,天子内庭也,以青色规之,而諫者伏其上。” 唐 杜甫 《壮游》诗:“斯时伏青蒲,廷諍守御牀。”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将皇亲廝毁谤,将大将廝亏图。我和你直叩青蒲,拣着那爱处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沉 素呐呐,青蒲独对,慑於天威,但连称兴作非时,恐累圣德而已。”词语解释:郑公里 拼音:zhèng gōng lǐ
同“ 郑公乡 ”。 宋 张耒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之四:“曾过 郑公 里,得御 李膺 车。”词语解释:郑公乡 拼音:zhèng gōng xiāng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 孔融 深敬於 玄 ,屣履造门。告 高密县 为 玄 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 郑君 乡宜曰 郑公乡 。’”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 唐 皇甫冉 《馆陶李丞旧居》诗:“词藻世传 平子 赋,园林人比 郑公乡 。” 唐 李群玉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诗:“唯应 孔北海 ,为立 郑公乡 。” 清 赵翼 《新春宴集草堂》诗之三:“未便带符 韩 尉座,已如里改 郑公乡 。”词语解释:子母钱 拼音:zǐ mǔ qián
(1).即青蚨钱。传说青蚨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唐 许浑 《赠王山人》诗:“君臣药在寧忧病,子母钱成岂患贫。”
(2).利钱和本钱。亦专指利钱。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建路》:“犀牙运费贵,螺贝邮资贱。多收子母钱,多收子母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