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续上)
李之仪 (6首)
李弥逊 (5首)
李清照 (2首)
李石 (4首)
杜安世 (2首)
林正大 (1首)
柳永 (1首)
欧阳修 (3首)
毛滂 (3首)
王之道 (3首)
王千秋 (2首)
临江仙(宋·李之仪)

病里不知春早晚,惊心绿暗红稀。

起来初拭薄罗衣。

多情海燕,还傍旧梁飞。

瘦损休文谁记得,空将销臂频围。

眼前都是去年时。

不堪追想,魂断画楼西。


临江仙(宋·李之仪)

九十日春都过了,寻常偶到江皋。

水容山态两相饶。

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

酒病厌厌何计那,飞红更送无聊。

莺声犹似耳边娇。

难回巫峡梦,空恨武陵桃。


临江仙(宋·李之仪)

初破晓寒无限思,融融腊意全迷。

春工从此被人知。

不随蜂蝶,长伴玉蟾低。

缥缈云间应好在,盈盈泪湿征衣。

背人偷拗向东枝。

清香满袖,犹记画堂西。


临江仙(宋·李之仪)

知有阆风花解语,从来只许传闻。

光明休咏汉宫新。

拥身疑有月,衬步恨无云。

莫把金樽容易劝,坐来几度销魂。

不知仙骨在何人。

好将千岁日,占断四时春。


临江仙(宋·李之仪)

难得今朝风日好,春光佳思平分。

虽然公子暗招魂。

其如抬眼看,都是旧时痕。

酒到强寻欢日路,坐来谁为温存。

落花流水不堪论。

何时弦上意,重为拂桐孙。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宋·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江山重叠倍销魂。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临江仙(宋·李弥逊)

枝上子规催去旆,柳条偏系离情。

片云留雨锁愁城。

不堪明月夜,寂寞照南荣。

莫作东山今日计,风雷已促鹏程。

功成来伴赤松行。

却寻鸿雁侣,尊酒会如星。


临江仙(宋·李弥逊)
  押真韵

试问花枝余几许,卷帘细雨随人。

风光犹恋苦吟身。

海棠浑怯冷,为我强留春。

细听惜花歌白雪,不知盏面生尘。

吹开吹谢漫惊频。

少陵真有味,爱酒觅南邻。


临江仙(宋·李弥逊)
  押支韵

燕去莺来昏又晓,劳生莫负心期。

菊花何必待开时。

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

少借笔端烟雨力,不须露染风披。

芳心微露定因谁。

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


临江仙(宋·李弥逊)
  押真韵

一片花飞春已减,那堪万点愁人。

可能春便负闲身。

细思愁不饮,却是自辜春。

且共一尊追落蕊,犹胜陌上成尘。

杯行到手莫辞频。

杏花须记取,曾与此翁邻。


临江仙(宋·李弥逊)
  押阳韵

多病渊明刚止酒,不禁秋蕊浮香。

饮船歌板已兼忘。

吴霜羞鬓改,无语对红妆。

小拈青枝撩鼻观,绝胜娇额涂黄。

独醒滋味怕新凉。

归来烛影乱,攲枕听更长。


临江仙(宋·李清照)
  押庚韵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临江仙(宋·李石)

八曲阑干垂手处,烛光花影疏疏。

一尊共饮记当初。

彩毫浓点,双带要人书。

日暮不来朱户隔,碧云高挂蟾蜍。

琴心密约总成虚。

醉中言语,醒后忆人无。


临江仙(宋·李石)

有宅一区家四壁,年年花柳深村。

父兄随处宴鸡豚。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

拟射九乌留白日,假饶立到黄昏。

卧龙老矣及三分。

不如把手,堂上宴芳尊。


临江仙(宋·李石)

九九之年逢降庆,生年生日同时。

金花紫诰鬓银丝。

乞身香火地,日戏老莱衣。

浑舍集成千岁会,子孙三世庭闱。

共将春酒祝金卮。

蟠桃三月暮,莫怪看花迟。


临江仙 佳人(宋·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

倚阑闻唤小红声。

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

粉墙东畔小桥横。

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临江仙(宋·杜安世)

太史占天云物好,初阳律合黄钟。

日缠南极北郊风。

雪花先柳絮,飞舞透帘栊。

圣运时和兼岁稔,歌欢处处皆同。

簪声相庆晓光中。

金炉红兽炭,一举寿杯空。


临江仙(宋·杜安世)
  押歌韵

遍地残花庭院静,流莺对对相过。

万条风柳间婆娑。

樱桃初弄色,萱草自成窠。

早是芳菲时节晚,追游期会无多。

眉山敛翠近秋波。

日长初睡起,愁与病相和。


临江仙(宋·林正大)

须信乾坤如逆旅,都来一梦浮生。

夜游秉烛尽欢情。

阳春烟景媚,乐事史来并。

座上群公皆俊秀,高谈幽赏俱清。

飞觞醉月莫辞频。

休论金谷罚,七步看诗成。


临江仙(宋·柳永)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人。

马摇金辔破香尘。

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

凤箫依旧月中闻。

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临江仙(宋·欧阳修)
  押庚韵

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临江仙(宋·欧阳修)
  押庚韵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临江仙(宋·欧阳修)
  押麻韵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临江仙(宋·毛滂)

莫恨那回容易别,不妨久远情肠。

为人留下旧风光。

花枝长好在,馥馥十年香。

便是旧时帘外月,却来小槛低窗。

朦胧影里淡梳妆。

相看如梦寐,回首乍思量。


临江仙(宋·毛滂)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

石阑干外上疏帘。

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独自徘徊无个事,瑶琴试奏流泉。

曲终谁见枕琴眠。

香残虬尾细,灯暗玉虫偏。


临江仙 都城元夕(宋·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临江仙(宋·王之道)
  押侵韵

鼓棹正逢江雪霁,是行应快吴吟。

透云寒日半晴阴。

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

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

不堪华发故骎骎。

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


临江仙(宋·王之道)
  押庚韵

红楼缥缈光风里,熙熙和气欢声。

遏云余韵最关情。

春山闲淡淡,秋水醉盈盈。

老去自怜心尚在,相逢殊慰劳生。

纹楸聊复戏同枰。

试烦歌一曲,须借酒三行。


临江仙(宋·王之道)
  押歌韵

怪得举头闻鹊喜,果然都骑相过。

柳阴乘月倒金荷。

疏星明耿耿,银汉静无波。

总角追随今老矣,相逢无惜婆娑。

夜阑余兴到狂歌。

长鲸方正渴,应不厌倾河。


临江仙(宋·王千秋)

柳巷莺啼春未晓,画堂环佩珊珊。

薰炉烘暖鹧鸪斑。

寿杯须斗酌,舞袖正弓弯。

未说珥貂横玉事,勋名且勒燕然。

归来方卜五湖闲。

年年花月夜,沈醉绮罗间。


临江仙(宋·王千秋)

者也之乎真太错,甘心吞棘吞蓬。

有无俱尽见真空。

炉锥难自荐,关捩只心通。

野鹤孤云元自在。

刚论隐豹冥鸿。

此身今在幻人宫。

要将驴佛我,分付马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