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续上)
韩淲 (6首)
韩玉 (1首)
高观国 (2首)
黄机 (3首)
何守谦 (2首)
刘敏中 (1首)
刘诜 (1首)
同恕 (1首)
吴澄 (1首)
善住 (1首)
姬翼 (6首)
完颜璹 (1首)
尹志平 (10首)
临江仙(宋·韩淲)

寒食清明春事好,公家霁月光风。

年时犹记雨声中。

州侯陈乐舞,法从酒杯同。

坐上王杨虽自散,酴醾依旧香浓。

待将诗易寿无穷。

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


临江仙(宋·韩淲)

罗帐画屏新梦悄,绿窗慵起香残。

重帘生怕倚阑干。

春风吹玉水,春雪满灵山。

梁燕未来归雁动,海棠才带红酣。

酒愁花恨霎时间。

烟云催薄暮,丝雨湿轻寒。


临江仙(宋·韩淲)

竹树阴阴流涧水,黄鹂飞去飞还。

蓬门篱落小桥湾。

更无尘迹到,我自爱其闲。

雨又随风催薄暮,轻雷时动云斑。

归来凉意一窗间。

病余真倦矣,睡熟簟纹宽。


临江仙(宋·韩淲)

脆管繁弦无觅处,小楼空掩遥山。

柳丝直下曲阑干。

海棠红欲褪,玉钏怯春衫。

殢酒不成芳信断,社寒新燕呢喃。

雕盘慵整宝香残。

绮疏明薄暮,帘外雨潺潺。


临江仙(宋·韩淲)
  押尤韵

难老一杯春酒美,主人玉监清秋。

九华山下共追游。

朝来多爽气,都向笔端收。

台阁功名归去好,便应衮衮公侯。

未妨含笑看吴钩。

当年佳梦日,和气瑞光浮。


临江仙(宋·韩淲)
  押先韵

满眼春生梅柳意,山居清听风泉。

又因初度说今年。

华颠相望处,新曲忽来前。

自笑一周闲甲子,何为佞佛贪仙。

如翁辈行敢随肩。

徒知言语妙,欢喜向谁传。


临江仙(宋·韩玉)
  押阳韵

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

夜寒独立竹篱傍。

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

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

从来林下异闺房。

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临江仙(宋·高观国)
  押真韵

风月生来人世,梦魂飞堕仙津。

青春日日醉芳尘。

一鞭花陌晓,双桨柳桥春。

前度诗留醉袖,昨宵香浥罗巾。

小姬飞燕是前身。

歌随流水咽,眉学远山颦。


临江仙(宋·高观国)
  押真韵

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

青衫惯拂软红尘。

酒狂因月舞,诗俊为梅新。

寄语长安风月道,莺花缓作青春。

披风沐露问前津。

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


临江仙(宋·黄机)

凤翥鸾飞空燕子,宝香犹惹流苏。

旧欢凄断数行书。

终山方种玉,合浦忽还珠。

午枕梦圆春寂寂,依然刻雪肌肤。

觉来烟雨满平芜。

客情殊索莫,肯唤一尊无。


临江仙(宋·黄机)

上已清明都过了,客愁惟有心知。

子规昨夜忽催归。

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

回首故园花与柳,枝枝叶叶相思。

归来拚得典春衣。

绿阴幽远处,不管尽情啼。


临江仙(宋·黄机)

寒食清明都过了,客中无计留春。

东风吹雨更愁人。

系船芳草岸,始信是官身。

怅望故园烟水阔,几时匹马骎骎。

别肠何止似车轮。

殢天天不管,转作两眉颦。


临江仙(元·何守谦)
  押尤韵

梦寐武夷仙岛上,一来欲浣羁愁。

山灵何事厌人游。

白云生洞口,微雨暗溪头。

顾我平生非俗客,豸冠此日清流。

好将仙籍姓名收。

他年勋业了,准拟卜菟裘。


临江仙(元·何守谦)

山下清溪溪上渡,舟回九曲皆奇。

诸峰罗列翠屏围。

烟霞今阆苑,花木昔瑶池。

念念神仙无觅处,洞天留在灵祠。

从教猿鹤笑吾痴。

还山非不乐,未忍负明时。


临江仙 芙蓉(元·刘敏中)

见说瑶池池上路,雪香花气葱茏。

一双依约玉芙蓉。

烟波孤梦断,风月两心同。

千古情缘何日了,此生何处相逢。

不堪回首怨西风。

残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临江仙 戏留友人(元·刘诜)

何必渡江如去岁,载花买酒山中。

赤城风月笑相逢。

城中差更乐,佳客饮千钟。

菊水粼粼生翠雾,蓉帘半卷西风。

分明不与画图同。

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临江仙 寿窦长卿(元·同恕)
  押先韵

我友西溪上老耽,□书未省华颠。

春工酝酿一家天。

花栏红日染,柳岸绿风牵。

有子有孙兰映玉,可人不坠青毡。

吟诗酌酒过年年。

幅巾藜杖子,真个隐神仙。


临江仙(元·吴澄)

九日,舟泊安庆城下,晚歇临江水驿,于时月明风清,水共天碧,情景佳甚,与徐道川方复斋况肩吾方清之驿亭草酌。子文、京侍,以殊乡又逢秋晚分韵,得殊字,赋临江仙

去岁家山重九日,西风短帽萧疏。

如今景物几曾殊。

舒州城下月,未觉此身孤。

胜友二三成草草,只怜有酒无茱。

江涵万象碧霄虚。

客星何处是,光彩近辰居。


临江仙 春暮(元·善住)
  押东韵

燕子穿帘深院静,画阑飞絮蒙蒙。

砌苔柔绿衬残红。

问春何处,移在柳阴中。

老至十分诗思减,膝间闲理丝桐。

曲终声尽意无穷。

杜鹃开了,余恨寄南风。


临江仙(元·姬翼)
  押阳韵

我本世间无用物,般般伎俩都忘。

十年冰雪坐虚堂。

人情牵挽动,般弄不能藏。

却忆云山寻僻地,结茅小隐何妨。

竹轩松径倍清凉。

月明千嶂外,风动百花香。


临江仙(元·姬翼)
  押歌韵

岁月无情如电转,人生不耐消磨。

前程路险莫蹉跎。

火坑千丈里,踊出上高坡。

别觅清凉安稳处,扫除平地风波。

不移一步到无何。

一枝无孔笛,一曲太平歌。


临江仙(元·姬翼)
  押真韵

举世纷纷争富贵,道人独占清贫。

清贫柔弱得安身。

心闲无事过,随分乐天真。

一点浩然如古镜,圆明不受微尘。

护持功满自通神。

超陵三界外,游赏四时春。


临江仙(元·姬翼)
  押真韵

自笑口头闲伎俩,口头毕竟非真。

早知拂却舌尖尘。

三缄常默默,超出是非津。

屏尽千魔并万难,闲中顿觉颐神。

好风明月自相亲。

多生缘习断,印证本来人。


临江仙(元·姬翼)
  押东韵

人我是非相戏弄,浑如傀儡场中。

虚声乱耳不知空。

强分胡与汉,涂抹走西东。

识破固非真实事,何殊拂面狂风。

与伊相对且雷同。

安身非取此,承当主人翁。


临江仙(元·姬翼)

酝酿长生天上酒,人间此味谁知。

玉壶旋贮碧玻璃。

时时供小饮,神彩更忘疲。

好会襟期方外友,同餐火枣交梨。

几回沧海变尘飞。

三山归去日,携手步云霓。


临江仙(元·完颜璹)
  押歌韵

倦客更遭尘事冗,故寻闲地婆娑。

一尊芳酒一声歌。

卢郎心未老,潘令鬓行皤。

醉向繁台台上问,满川细柳新荷。

薰风楼阁夕阳多。

倚阑凝思久,渔笛起烟波。


临江仙(元·尹志平)

本是一般孤另物,被他染着难知。

迷云消散慧风吹。

何劳身外觅,端坐是天西。

万语千言终未悟,悟来一字成非。

竿头进步勿生疑。

般般都撒手,种种自皆离。


临江仙(元·尹志平)

李行省请予往山东葬三师,燕京道众并士庶皆不许,感怀

一别潍阳过十载,天涯历遍西戎。

归来燕国住仙宫。

立言明祖教,演法继师踪。

天意如何非易测,人情到了难穷。

予心本自爱疏慵。

却教居海北,未许过山东。


临江仙(元·尹志平)

朝元观,请以词许之

自别都门人事少,心头不挂微尘。

闲歌闲咏默颐神。

有中皆妄想,无内却全真。

取性逍遥云水客,无情淡泊闲人。

随缘安乐绝疏亲。

三阳将欲遍,五气自朝元。


临江仙(元·尹志平)
  押先韵

五华山住夏,时有道众见,以词赠之

数载崎岖天下遍,而今幸遇林泉。

饥来吃饭困来眠。

离城几一舍,别是小壶天。

坐上水山俱秀发,池中开满青莲。

老来功行卒难全。

未能三岛去,先作五华仙。


临江仙(元·尹志平)

袁夫人住沙漠,十年后出家,回都,作词以赠之

十载饱谙沙漠景,一朝复到都门。

如今一想一伤魂。

休看苏武传,莫说汉昭君。

过去未来都拨置,真师幸遇长春。

知君道念日添新。

皇天宁负德,后土岂亏人。


临江仙(元·尹志平)
  押尤韵

参透全真清静法,何劳相上经求。

好于此处觅踪由。

莫生迷执见,休要不回头。

真性如何能寂灭,真空空外闲搜。

其中无欲认真修。

随机常寂定,应物自圆周。


临江仙(元·尹志平)

有相有中容易觅,无为无处难为。

终朝作伴影相随。

愚人寻不见,达者已先知。

此理勤参搜获正,一条大路无迷。

劝君速悟莫迟疑。

常常忘视听,步步入希夷。


临江仙 示众(元·尹志平)

自对千差无可取,心闲一境堪凭。

真常不昧谷神清。

群魔从此灭,一点自圆成。

物外清吟唯独乐,人间宠辱何惊。

劝君速悟问前程。

要求真实相,休论假聪明。


临江仙 西山静坐(元·尹志平)

静坐西山深有益,等闲人事稀逢。

终朝饭饱恣疏慵。

养成清静体,化出主人公。

三十年来都乱觅,如今认证真容。

狂情灭尽法皆空。

本来无一事,刚恁费千功。


临江仙 偶得(元·尹志平)

谈妙谈玄人易悟,真清真静难依。

人间世事不堪为。

十方明眼汉,学我没操持。

既悟淳风须返朴,终朝朴实相随。

含光默默外如痴。

心明如朗月,性静合刀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