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续上)
李天翼 (1首)
李孝光 (1首)
段成己 (8首)
洪希文 (1首)
牧常晁 (5首)
王丹桂 (4首)
王哲 (17首)
临江仙 和元遗山(元·李天翼)
  押尤韵

南去北来人自老,落花飞絮悠悠。

思君一度一登楼。

无穷烟水里,何处认并州。

忽见姓名双泪落,新诗聊浣离愁。

若为重醉绣江秋。

芙蓉明月下,来往一扁舟。


临江仙 寿李后山(元·李孝光)

种竹栽花溪上宅,此翁初赋归欤。

试尝菊水味何如。

人间霖雨手,天上寿星图。

把酒祝翁千岁寿,翁言政不关渠。

少令高大我门闾。

平反亦多矣,有驷马高车。


临江仙(元·段成己)
  押尤韵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

断肠怕上夕阳楼。

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

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

古人不见使人愁。

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临江仙(元·段成己)
  押尤韵

走遍人间无一事,十年归梦悠悠。

行藏休更倚危楼。

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

诗酒功名殊不恶,个中未减风流。

西风吹散两眉愁。

一声长啸罢,烟雨暗汀洲。


临江仙(元·段成己)
  押麻韵

四十六年弹指过,苍颜换却春华。

在家居士已忘家。

谁人知此意,袖手向毗耶。

世故驱人何日了,漂流不见津涯。

软肠一钵有胡麻。

纷纷身外事,渺渺眼中花。


临江仙(元·段成己)
  押尤韵

转眼荣枯惊一梦,百年光景悠悠。

浮生扰扰笑何楼。

试看双鬓上,衰飒不禁秋。

古往今来多少事,一时分付东流。

五更枕上调清愁。

笛声何处起,明月蓼花洲。


临江仙 田间闲步偶成(元·段成己)

管领韶华成老丑,有情争似无情。

芒鞋竹杖葛衣轻。

悠悠身外事,寂寂水边行。

眼底光阴犹是梦,何须身后虚名。

仰天一笑绝冠缨。

东风归路稳,十里暮山青。


临江仙 李山人寿(元·段成己)
  押阳韵

浊酒一卮歌一曲,大家留住秋光。

片云轻护晓来霜。

殷勤篱下菊,满意为君香。

四海干戈犹未定,此身底处安藏。

醉中闻说有真乡。

便从今日数,三万六千场。


临江仙 继遁庵兄韵(元·段成己)
  押麻韵

十载龙门山下路,梦魂不到京华。

此身著处便为家。

穷通吾有命,不乐复何耶。

万事尊前供一笑,浩然逸兴无涯。

诗人休更咏丘麻。

东风吹酒醒,冷眼看飞花。


临江仙 暮秋感兴(元·段成己)
  押尤韵

浊酒一杯歌一曲,世间万事悠悠。

闲来乘兴一登楼。

西风吹叶脱,尽见四山秋。

自古兴亡天不管,屈原枉葬江流。

寸心禁得许多愁。

莞然成独笑,白鹭起沧洲。


临江仙(元·洪希文)
  押尤韵

暑剧,移酒就溪流盥漱,因少憩松阴

欲借明光无问处,野怀雅趣林丘。

不妨枕漱事迟留。

千岩如竞秀,万壑欲争流。

月观风亭随处好,顿令热恼全收。

一觞一咏足清游。

世情看白发,心事付沙鸥。


临江仙(元·牧常晁)

学道要明心地印,更须阴阳同行。

不能及物只为身。

小乘无智慧,大道几时成。

一种贡高夸自会,妄言眩惑人情。

只图博取利和名。

不思生死苦,万劫路冥冥。


临江仙(元·牧常晁)

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

龟蛇龙虎总虚言。

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

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

不容口意识情传。

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临江仙(元·牧常晁)
  押阳韵

午夜金乌从海底,丑初渐出扶桑。

大明东向属三阳。

韶华春满院,无地不生光。

直驾河车朝帝阙,泥丸宫饮琼浆。

华池神水灌中黄。

婴儿未就母,地久更天长。


临江仙(元·牧常晁)

服气咽精吞七曜,存思想化三车。

飞罡噀水散名花。

词章勤奏达,吟咏酌流霞。

外事何干于内境。

有为功力何赊。

饶君作福等河沙。

不明玄牝窍,特地隔天涯。


临江仙(元·牧常晁)
  押东韵

促取一年中日月,来归片刻之中。

坎离交媾虎龙通。

三花时就鼎,一霎现神功。

满地黄芽□白雪,辉腾南北西东。

二弦合□甲庚同。

骊珠初出水,焰慧自烧空。


临江仙 诫释道相辩(元·王丹桂)

禅道本来无辩证,皆因古圣强名。

不须方外谩劳形。

人人俱有分,个个总圆成。

但把万缘齐放下,切须戒断无明。

给孤园内任纵横。

泥牛哮吼处,日午打三更。


临江仙 闻杜鹃戏成(元·王丹桂)

一片闲心闲不倦,腾腾兀兀忘机。

晓来微雨过窗扉。

翠霞青嶂里,还听杜鹃啼。

句句不如归去朗,我今已应归期。

功成自是步云霓。

何须施巧辩,苦苦竞相催。


临江仙 晚景(元·王丹桂)

向晚嫩凉生户牖,松岩独坐榰颐。

凭高一望彻天涯。

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

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

昭昭明月弄晴辉。

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


临江仙 赠石遇仙等(元·王丹桂)

稽首同途听教化,休教虚度流年。

常生觉照道心坚。

包容他过失,整顿自邪偏。

分上本无人我相,闲中认正根原。

但迷假合起攀援。

永沉烦恼海,难证大罗天。


临江仙(元·王哲)

绛帐今朝重到此,榴花对景先开。

坐间谁悟害风来。

四梧知我意,三耀散予灾。

既得相逢休酩酊,洞中别有樽垒。

才倒一盏免轮回。

自然云满目,举步到蓬莱。


临江仙(元·王哲)

正已修行无怠堕,推心上应天机。

内容整肃吐光辉。

灵真搜得莹,方可许瞻睎。

谨谨授持专一守。

静中清里归依。

法凭条制不相违。

九玄并七祖,连汝共升飞。


临江仙(元·王哲)

吸取西江金浪水,朝朝用此盘缠。

循环流转复清泉。

肌肤偏莹净。

寿算得迁延。

北斗自然拘姓籍,南辰生注长年。

减财节色是因缘。

作为依上帝,弃世做神仙。


临江仙(元·王哲)
  押侵韵

八卦分明铺摆定,二人各四阳阴。

中间玄妙细搜寻。

若能知此味,便是得真金。

恬淡隐藏清与净,甜甘却显佳音。

八都山上出高岑。

正当堪眺望,方是好登临。


临江仙(元·王哲)
  押寒韵

每日行持都不是,今朝顿觉舒宽。

□和交媾聚成团。

婴儿投姹女,虎绕与龙蟠。

四象同房搓玉线,一穿透过金丹。

自然光艳出泥丸。

有言言不尽,无说说非难。


临江仙(元·王哲)
  押灰韵

此殷勤求一诀,传清静奇瑰。

惊神骇目自残摧。

公入药镜,照道眸开。

外邪魔都尽剿,能治病禳灾。

红水绿一声雷。

田田内宝,印到蓬莱。


临江仙(元·王哲)
  押支韵

太一混元真法箓,清心精锐行持。

先擒自己那虫尸。

香烟通上界,威力暗施为。

救拔亡魂消旧业,见存广得洪禧。

鬼惊神骇惧勾追。

行功惟显著,指日彩云随。


临江仙(元·王哲)
  押元韵

游历都京并府郡,更兼县镇坊村。

并无术法没谈论。

一般真个好,六业铁声浑。

莫怪时时清韵响,人人唤出家门。

磨伊心镜不教昏。

满轮明月莹,光射透昆仑。


临江仙(元·王哲)
  押元韵

白简书金诀箓,他名姓亡魂。

惊神骇各思存。

蒙追荐,你受生门。

户别开玄妙,做人同和天尊。

光一点永无昏。

辉月照,水出昆仑。


临江仙(元·王哲)

大葫芦,先生出,常背此以贮酒也。

每向街头来往走,谁人识此葫芦。

长盛美酒岂须沽。

时时真畅饮,日日不曾无。

自是一身唯了事,相随肯暂离余。

杖头挑起趁江湖。

一船风月好,千古水云舒。


临江仙(元·王哲)
  押先韵

掌法遵条常谨守,饶人蕴德尤先。

孝心自许合神天。

长长能后已,永永瞻家缘。

便是修行真宝路,正端无党无偏。

放开心月照金莲。

馨香冲碧汉,堪献大罗仙。


临江仙(元·王哲)

真人训马先生,法名通一,字全道,道号无忧子。

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

名人吃了并无忧。

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

吃得过时冰是水,水中雨点浮沤。

一来一去几时休。

若教同我愿。

管取得真修。


临江仙 发牒(元·王哲)
  押文韵

外庭中呈玉翰,衣列行齐分。

圭己许奏新文。

词同转,把信章焚。

焰起时云雨至,神递送无纷。

系接引达夫君。

传回语,道圣知闻。


临江仙 目贻(元·王哲)
  押庚韵

为甚风狂偏爱酒,非干愚意多轻。

此般道眼最分明。

顶门三路显,得伴道人行。

三教幽玄深远好,仍将妙理经营。

麒麟先悟仲尼觥。

青羊言尹喜,舍利唤春莺。


临江仙 咏葫芦(元·王哲)

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

腹中明朗莹中虚。

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

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

杖头挑起入云衢。

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


临江仙 说四象(元·王哲)
  押齐韵

性命阴阳如可论,心脾肾肺刀圭。

更兼南北与东西。

甲庚丁与癸,雀武虎龙齐。

子午冲和连卯酉,春冬秋夏相携。

白赤黑吐虹霓。

坎离并震兑,水火木金跻。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元·王哲)

洁己存心归大善,常行恻隐之端。

慈悲清静亦频观。

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

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

长全五脏得康年。

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