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续上)
史达祖 (3首)
叶梦得 (19首)
向子諲 (1首)
周紫芝 (2首)
廖行之 (1首)
张先 (1首)
张孝祥 (3首)
张炎 (3首)
临江仙(宋·史达祖)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

几曾湖上不经过。

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

枉教装得旧时多。

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姿。


临江仙(宋·史达祖)
  押萧韵

草脚青回细腻,柳梢绿转条苗。

旧游重到合魂销。

棹横春水渡,人凭赤阑桥。

归梦有时曾见,新愁未肯相饶。

酒香红被夜迢迢。

莫交无用月,来照可怜宵。


临江仙 闺思(宋·史达祖)
  押尤韵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旧游帘幕记扬州。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

天涯万一见温柔。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临江仙(宋·叶梦得)

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

嵩阳居士记行行。

西湖初水满,遥想縠纹生。

欲为海棠传信息,如今底事长醒。

不应高卧顿忘情。

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


临江仙(宋·叶梦得)

唱彻阳关分别袂,佳人粉泪空零。

请君重作醉歌行。

一欢须痛饮,回首念平生。

却怪老来风味减,半酣易逐愁醒。

因花那更赋闲情。

鬓毛今尔耳,空笑老渊明。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尤韵

一醉三年那易得,应须大白同浮。

已知绝景是吾州。

姮娥仍有意,更肯为人留。

万籁无声遥夜永,人间未识高秋。

从来我客尽风流。

故知怜老子,尤胜在南楼。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灰韵

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一枝临晚照歌台。

眼明浑未见,弦管莫惊催。

记取刘郎归去路,千里应话天台。

酒阑不惜更重陪。

夜寒衣袂薄,犹有暗香回。


临江仙(宋·叶梦得)

闻道今年春信早,梅花不怕余寒。

凭君先向近南看。

香苞开遍未。

莫待北枝残。

肠断陇头他日恨,江南几驿征鞍。

一杯聊与尽余欢。

风情何似我,老去未应阑。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麻韵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

约回残影射明霞。

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攲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

一枝重插去年花。

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临江仙(宋·叶梦得)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

疾催弦管送杯行。

五朝瞻旧老,挥麈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

莫言白发减风情。

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尤韵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遥知清影遍南州。

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平生江海恨飘流。

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尤韵

草草一年真过梦,此生不恨萍浮。

且令从事到青州。

已能从辟谷,那更话封留。

好月尚寻当日约,故人何啻三秋。

援琴欲写竹间流。

此声谁解听,空上仲宣楼。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先韵

潋滟湖光供一笑,未须醉日论千。

将军曾记旧临边。

野塘新水漫,烟岸藕如船。

却怪情多春又老,回肠易逐愁煎。

何如旌旆郁相连。

凯歌归玉帐,锦帽碧油前。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阳韵

梦里江南浑不记,祗君幽户难忘。

夜来急雪绕东堂。

竹窗松径里,何处问归航。

瓮底新醅应已熟,一尊知与谁尝。

会须雄笔卷苍茫。

雪涛声隐户,琼玉照颓墙。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侵韵

手种千株桃李树,参差半已成阴。

主人何事马骎骎。

二年江海路,空负种花心。

试问中间安小槛,此还长要追寻。

却惊摇落动悲吟。

春归知早晚,为我变层林。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尤韵

自笑天涯无定准,飘然到处迟留。

兴阑却上五湖舟。

鲈莼新有味,碧树已惊秋。

台上微凉初过雨,一尊聊记同游。

寄声时为到沧洲。

遥知攲枕处,万壑看交流。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灰韵

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

曲阑清浅小池台。

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

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

此欢此宴固难陪。

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尤韵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

恨无羯鼓打梁州。

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

会须击节溯中流。

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尤韵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

下临湖海见三州。

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

卷尽微云天更阔,此行不负清秋。

忽惊河汉近人流。

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琼楼。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真韵

山半飞泉鸣玉佩,回波倒卷粼粼。

解巾聊濯十年尘。

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

不辞常作坐中宾。

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


临江仙(宋·叶梦得)
  押尤韵

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

风帆何处挂扁舟。

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乐圃桥边烦借问,有人高卧江楼。

寄声聊为诉离忧。

桂丛应已老,何事久淹留。


临江仙 与客湖上饮归(宋·叶梦得)
  押歌韵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

萧萧疏雨乱风荷。

微云吹散,凉月坠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莲歌。

小轩攲枕,檐影挂星河。


临江仙(宋·向子諲)
  押麻韵

新月低垂帘额,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燕静无哗。

麟孙凤女,学语正咿呀。

宝鼎剩熏沈水,琼彝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总道是仙家。


临江仙(宋·周紫芝)

水远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

十分瘦损沈休文。

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

试问梨花枝上雨,为谁弹满清尊。

一江风月黯离魂。

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黄昏。


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宋·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临江仙(宋·廖行之)

春意茫茫春色里,又还几度花期。

淡晴时候尽融怡。

梅腮翻白后,柳眼弄青时。

正是江城天气好,楼台灯火星移。

相逢无处不相宜。

轻狂行乐处,明月夜深归。


临江仙(宋·张先)
  押尤韵

自古伤心惟远别,登山临水迟留。

暮尘衰草一番秋。

寻常景物,到此尽成愁。

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

高城深处是青楼。

红尘远道,明日忍回头。


临江仙(宋·张孝祥)

罨画楼前初立马,隔帘笑语相亲。

铅华洗尽见天真。

衫儿轻罩雾,髻子直梳云。

翠叶银丝簪末利,樱桃澹住香唇。

见人不语解留人。

数杯愁里酒,两眼醉时春。


临江仙(宋·张孝祥)

试问宜楼楼下竹,年来应长新篁。

使君五岭又三湘。

旧游知好在,熟处更难忘。

尚念论心舒啸否,只今湖海相望。

遥怜阴过酒尊凉。

举觞须酹我,门外是清江。


临江仙(宋·张孝祥)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

西园清夜片尘无。

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擪昭华吹古怨,散花便满衣裾。

只疑幽梦在清都。

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临江仙(宋·张炎)
  押东韵

剪剪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临江仙(宋·张炎)
  押鱼韵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

淡黄柳上月痕初。

暇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

休休寄雁问何如。

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临江仙(宋·张炎)
  押萧韵

忆得沈香歌断后,深宫客梦迢遥。

研池残墨溅花妖。

青山人独自,早不侣渔樵。

石壁苍寒巾尚挂,松风顶上飘飘。

神仙那肯混尘嚣。

诗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