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续上)
刘光祖 (2首)
刘克庄 (4首)
刘辰翁 (15首)
刘过 (5首)
刘镇 (1首)
卢炳 (1首)
卢祖皋 (4首)
临江仙(宋·刘光祖)
  押庚韵

小院回廊春寂寂,晚来独自闲行。

画帘东畔碧云生。

也知无雨,空滴枕边声。

一簇小桃开又落,低头拾取红英。

东风相送忘相迎。

梨花寒食,到得锦宫城。


临江仙(宋·刘光祖)
  押文韵

我似万山千里外,悠然一片归云。

宫衔犹自带云云。

谁知前进士,已是故将军。

闲坐闲行闲饮酒,闲拈闲字闲文。

诸公留我笑纷纷。

一枝簪宝髻,六幅舞罗裙。


临江仙(宋·刘克庄)

去岁越王台上饮,席间二客如龙。

凭高吊古壮怀同。

马嘶千嶂暮,乐奏半天中。

今岁三家村市里,故人各自西东。

菊花时节酒樽空。

可怜双雪鬓,禁得几秋风。


临江仙(宋·刘克庄)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

而今樵悴向溪滨。

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

他年绛雪映红云。

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临江仙(宋·刘克庄)

不见仙湖能几日,尘沙变尽形容。

夜来月冷露华浓。

都忘茅屋下,但记画船中。

两岸绿阴犹未合,更须补竹添松。

最怜几树木芙蓉。

手栽才数尺,别后为谁红。


临江仙(宋·刘克庄)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等闲曲子压和凝。

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

高楼百尺不须登。

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


临江仙(宋·刘辰翁)

幸自不须端帖子,闲中一句如无。

爱他午日午时书。

惟应三五字,便是辟兵符。

久雨石鲸未没,小风纨扇相疏。

邀朋一笑共菖蒲。

去年初禁酒,今日漫提壶。


临江仙(宋·刘辰翁)
  押庚韵

过雁天边信息,两宫池上心情。

沉思海角愤难平。

山风欺客梦,耿耿到天明。

幸自不争名利,闲愁夜夜如惊。

明朝鬓白两三茎。

世人都不念,似汝复何成。


临江仙(宋·刘辰翁)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

悟时到处是壶天。

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

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

从今饱饭更安眠。

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临江仙(宋·刘辰翁)

闻道城东鹤会,欣然一笑乘风。

不知一鹤在墙东。

神仙人不识,未始出吾宗。

弟子有年于此,先生之道如龙。

碧桃花子落壶中。

化为三五粒,元是北边松。


临江仙(宋·刘辰翁)

睡过花阴一丈,愁深酒力千钟。

梦魂不得似游蜂。

瓶花无密约,到处自神通。

天上西湖似锦,人间骄马如龙。

今年不与去年同。

飘零终不恨,难与故人逢。


临江仙(宋·刘辰翁)

二十年前此日,女兄庆我生儿。

簪萱弄彩听孙啼。

典衣沽美酒,数待冠昏时。

乱后飘零独在,紫荆墓棘风吹。

尊前万事莫寻思。

儿童看有子,白发故应衰。


临江仙(宋·刘辰翁)
  押庚韵

海日轻红通似脸,小窗明丽新晴。

满怀著甚是真情。

不知春睡美,为爱晓寒轻。

说似吴山楼万叠,雪销未尽宫城。

湖边柳色渐啼莺。

才听朝马动,一巷卖花声。


临江仙(宋·刘辰翁)

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

尊前一笑共儿孙。

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

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

蓬莱清浅海光平。

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临江仙(宋·刘辰翁)
  押庚韵

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

疏疏点点忽难鸣。

数峰青似染,快活早来晴。

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

无人挑菜踏青行。

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


临江仙(宋·刘辰翁)

老去尚呼张丈,醉中自惜熊儿。

越王台上鹧鸪啼。

三朝臣不遇,无复好文时。

情绪幽幽似结,鬓丝索索禁吹。

病来魂不到相思。

散人腰已散,倚杖叹吾衰。


临江仙(宋·刘辰翁)

旧日诗肠论斗酒,风流怀抱如倾。

几年不听渭城声。

尊前无贺老,卷里少弥明。

闻说语言都好,便应步履全轻。

长生第一是风僧。

额前书八十,能说又能行。


临江仙(宋·刘辰翁)

过眼纷纷遥集,来归往往羝儿。

草间塞口裤间啼。

提携都不是,何似未生时。

城上胡笳自怨,楼头画角休吹。

谁人不动故乡思。

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


临江仙(宋·刘辰翁)

天际何分南与北,五更纵又成横。

夜来拾得断河星。

化为一片石,持去问君平。

老大看天一笑,儿童问我须应。

向来牛女本无名。

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


临江仙(宋·刘辰翁)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忽忽。

梦穿斜日水云红。

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坠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

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临江仙(宋·刘辰翁)
  押元韵

西曲罥衣迷去路,雪销断岸无痕。

寻花不拟到前村。

暖风初转袖,小径忽开门。

却忆临塘桥下马,暗香不是黄昏。

人生南北与谁论。

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


临江仙(宋·刘过)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

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素魄好扬辉。


临江仙(宋·刘过)
  押尤韵

长短驿亭南北路,蒙茸醉拥驼裘。

雪天行计欠人留。

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

自作小词呵冻写,冷金淡衬银钩。

此情知得几时休。

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


临江仙(宋·刘过)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

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临江仙(宋·刘过)
  押侵韵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

画楼风月想重临。

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

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苔墙藓井夜沈沈。

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临江仙(宋·刘过)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

高标终是绝尘氛。

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

饮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

离情凄咽更休论。

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


临江仙(宋·刘镇)
  押盐韵

荡紫飘红芳信断,都无人问秾纤。

吟鞭倚醉问凉蟾。

香消金缕篆,尘压宝妆奁。

梦峡朝云飞不到,一春离绪厌厌。

却疑归燕碍重帘。

心期花底误,眉恨柳边添。


临江仙(宋·卢炳)

弱水蓬莱真胜地,祥烟闪烁霓旌。

瑶池欢会下云軿。

康宁新喜事,淑善旧家声。

戏采捧觞真乐事,蟠桃献寿千春。

从今更愿子孙荣。

加恩封锦诰,学道诵黄庭。


临江仙(宋·卢祖皋)

洞府堂深花气满,娉婷绿展红围。

个中年少出琼姬。

双笼金约腕,独把玉参差。

子晋台前无鹤驭,人间空有清诗。

何如娇小贮帘帷。

仙风知有待,凉月渐当时。


临江仙(宋·卢祖皋)

跨鹤云间犹未久,风流全胜年时。

唤回和气上梅枝。

酒边春市动,琴外画帘垂。

长是细吟攻愧寿,还歌连桂新词。

早催凫舄向南飞。

一官传鼎鼐,四海看埙篪。


临江仙(宋·卢祖皋)
  押萧韵

南馆西池迎笑处,轻行不耐冰绡。

粉香飞过碧阑桥。

芙蕖争态度,杨柳学飘摇。

醉里鸾飙乘月去,碧云依旧迢迢。

深情谁为寄娇娆。

簟纹风外展,香篆过边销。


临江仙(宋·卢祖皋)
  押阳韵

六鹤飞来松帐晓,菊迟梅早年光。

西池移宴到萱堂。

笙箫清弄玉,环佩暖回香。

未问诰花金五色,新来乐事难量。

双添雏凤趁称觞。

争书八十字,分抱彩衣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