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念奴娇词谱
念奴娇 《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曾觌词,名《壶中天慢》;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凡句读参差、大同小异者,谱内各以类列。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 轼

  凭空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平仄


此调仄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幹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闲衾展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闲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处 樯艣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早生华发 人间如寄 一尊还酹江月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 《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艣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是“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伪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 夔

  五湖旧约 问经年底事 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 渐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 画桡不点清镜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谁解唤起湘灵 烟鬟雾鬓 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 叹坐客 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 飞萤冉冉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 旧家乐事谁省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异。 按,此词第四、五句句读,即“大江东去”词体,因姜夔自注《念奴娇》之鬲指声,转入双调,采以备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 夔

  闹红一舸 记来时 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日暮 青盖亭亭 情人不见 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 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 几回沙际归路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东去”词体,及换头句押短韵异。 按,刘克庄“老夫白首”词,后段起句“尝试,铨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 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 数笔横塘秋意 岸嘴冲波 篱根受月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野径通村市 疏风迎面 湿衣原是空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堪叹敲雪门荒 争棋墅冷 苦竹鸣山鬼 纵使如今犹有晋 无复清游如此 落日黄沙 远天云淡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弄影芦花外 几时归去 剪取一半烟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韵异。 按,刘儗词,“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襟烦如洗”;黄机词,“春愁几许,似春云霭霭,连空无数”;方岳词,“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俱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 炎

  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 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 影落潜蛟腾起 莹玉悬秋 绿房迎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楼观光凝洗 紫箫声袅 四檐吹下清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睇 浪击空明 古愁休问 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 知有渔舟闲檥 露已沾衣 沤犹栖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 长翁元自如此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藏短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 辑

  嫩凉生晓 怪得今朝 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 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 苍烟不见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苔径孤吟屐 系船高柳 晚蝉嘶破愁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且约携酒高歌 与鸥相好 分坐渔矶石 算只藕花知我意 犹把红芳留客 楼阁空濛 管弦清润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水盈盈隔 不如休去 月悬良夜千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衬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银蟾光满 弄余辉 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 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 粉涂墨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 别是一般 清瘦踪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今夜翠葆堂深 梦回风定 因月才相识 先自离愁 那更被 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 轻阴移尽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过眼难寻觅 江南图上 画工应为描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二衬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陈允平

  汉江露冷 是谁将瑶瑟 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 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 涂腮粉艳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 佩环犹自丁东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

  回首杜若汀洲 金钿玉镜 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 罗袜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 迢迢良夜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三十六陂风 九嶷何处 断云飞度千峰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叶词之句读参差,又换头句押韵,曹词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陈词、叶词别首可校。按,陈词别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残”,荻字仄声;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声;第九句“风灯渐暗”,渐字仄声,叶词别首,“酒阑歌罢”,酒字仄声;后段第四句“闲踏轻澌来荐菊”,闲字平声;第五句“半潭新涨微澜”,半字仄声;第六、七句“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红字平声,有字仄声;第九句“归心如醉”,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三词。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张元幹

  吴淞初冷 记垂虹南望 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 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 冰轮如许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 古今豪士悲吟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苍髯丹颊仙翁 淮山风露底 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 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 举杯相属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 醉来虚籁千林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叶梦得

  故山渐近 念渊明归意 萧然谁论 归去来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 飘飘风袂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 更欣有酒盈尊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怅萍梗无根 天涯行已遍 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 窗户小 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 晚云遥映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山气欲黄昏 此中真意 故应欲辨忘言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换头句押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六平韵 曹 勋

  半阴未雨 洞房深 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 烟细细 飞起一缕轻云 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笑语惹兰芬 歌筵初罢 最宜斗帐黄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楼上念远佳人 心随沈水 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 争似此 些子香气常存 记得临分 罗巾余赠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尽日把浓熏 一回开看 一回肠断重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历代作品
共81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续上)
管鉴 (4首)
米友仁 (3首)
续雪谷 (1首)
罗椿 (1首)
翁定 (1首)
胡世将 (1首)
胡惠斋 (1首)
芮烨 (1首)
苏仲及 (1首)
范端臣 (1首)
董嗣杲 (1首)
蔡楠 (1首)
褚生 (1首)
谢薖 (1首)
赵佶 (1首)
赵善括 (3首)
赵师律 (2首)
赵必𤩪 (3首)
赵汝恂 (1首)
赵磻老 (1首)
赵鼎臣 (2首)
念奴娇(宋·管鉴)

两鬟娇小,向尊前、未省修蛾攒碧。

唱得主人英妙句,气压三江七泽。

病怯遐征,老添离抱,我是愁堆积。

故园归梦,等闲吹堕南国。

况是耐久交情,经年方幸,接从容辞色。

告别匆匆聊共醉,惜此分阴如璧。

锦瑟华堂,明朝回望,暮霭迷空隙。

相思何处,风林月挂纤魄。


念奴娇(宋·管鉴)

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

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

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

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

惆怅紫菊红萸,年年簪发、应笑人空老。

北阙西江君赐远,难得一枝来到。

莫话升沈,且乘闲暇,赢得清尊倒。

饮酣归暮,浩歌声振林杪。


念奴娇(宋·管鉴)

寒梢冰破,问何人远寄、江南春色。

似是天怜为客久,报我春归消息。

茅舍疏篱,故园开处,两岁关山隔。

天涯重见,向人风味如昔。

谁念月底风前,当时青鬓、渐与花颜白。

不恨一番花阴早,恨把年华虚掷。

嚼蕊含香,攀条觅句,拼醉禁愁得。

酒醒还是,梦魂数遍归驿。


念奴娇(宋·管鉴)

楚山万叠,怅高情、不比当年嵩少。

官况全如秋淡薄,枉却尘侵乌帽。

菊蕊犹青,茱萸未紫,节意凭谁表。

故园何处,暮云低尽残照。

追念往昔佳辰,尊前绝唱,未觉徐娘老。

聚散悲欢回首异,今岁古台谁到。

藉甚声名,难忘风味,何日重倾倒。

交情好在,雁书频寄云杪。


念奴娇(宋·米友仁)

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

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

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

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

留滞。

字学书林,折腰缘为米,无机涉世。

投组归来欣自肆,目仰云霄醒醉。

论少卑之,家声接武,月旦评吾子。

凭高临望,桂轮徒共千里。


念奴娇(宋·米友仁)

阑干倚处。

戏裁成、彭泽当年奇语。

三径荒凉怀旧里,我欲扁舟归去。

鸟倦知还,寓形宇内,今已年如许。

小窗容膝,要寻情话亲侣。

郭外粗有西畴,故园松菊,日涉方成趣。

流水涓涓千涧上,云绕奇峰无数。

窈窕经丘,风清月了,时看烟中雨。

萧然巾岸,引觞寄傲衡宇。


念奴娇(宋·米友仁)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

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

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

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

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

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

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

玉山颓处,要看猗帽如画。


念奴娇(宋·续雪谷)

砌红慵扫,问东风、应念西园廖落。

帘卷垂阳莺啭巧,才见还因飞却。

拈指光阴,关心节序,总在秋千索。

翻翻双蝶,傍人争趁行乐。

曾记步月归来,秦筝弹遍,共倚阑干角。

别后池亭谁斗草,多少芳游担阁。

世事升沈,人生聚散,俯仰空如昨。

余香犹在,绣帏清晓寒薄。


酹江月/念奴娇(宋·罗椿)

郎星锦帐,忽翩然归访,南溪孤鹜。

前日登高谁信道,寿酒重浮茱萸。

风露杯寒,芙蓉帐冷,笑受长生箓。

广寒宫殿,桂华应已新续。

不用翠倚红围,舞裙歌袖,共理称觞曲。

只把文章千古事,留伴平生幽独。

但使明年,鬓青长在,萱草春风绿。

诸郎如许,转头百事都足。


壶中天/念奴娇(宋·翁定)

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

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

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

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好是子舍孙枝,居官领荐,迭复青毡旧。

陶令解龟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

只恐九重,思贤梦觉,未屈调羹手。

周公居左,鲁公还是居右。


酹江月/念奴娇(宋·胡世将)

神州沈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攲,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

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百字令/念奴娇(宋·胡惠斋)

小斋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藉。

几案尘生多少憾,把玉指亲传踪迹。

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

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

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化,岂费东君力。

只欠清香来扑鼻,亦有天然标格。

不上寒窗,不随流水,应不钿宫额。

不愁三弄,祗愁罗袖轻拂。


念奴娇(宋·芮烨)

化工着意,向柳稍梅萼,偷回春色。

蓂叶双飞政天上,一点文星初谪。

发藻儒林,当年荣耀,四海声名白。

谪仙飞貌,澹然物外踪迹。

且与笑傲瀛洲,风流词翰,自是西垣客。

异日功成辞富贵,却与赤松游剧。

一曲清歌,三千珠履,不愧非潘璧。

满斟芳醑,仰称遐寿千百。


念奴娇(宋·苏仲及)

问梅何事,对岩东微笑,暗中轻馥。

韵绝姿高直下视,红紫端如童仆。

绕树千回,临风三嗅,待与论心曲。

何人还解,为伊特地青目。

潇洒些个精神,谁怜孤瘦,正无语幽独。

不许春知应自负,一生风月心足。

傲雪难陪,欺霜无伴,耿耿横修竹。

纷纷桃李,□□□□□□。


念奴娇(宋·范端臣)

玉楼绛气,卷霞绡云浪,飞空蟾魄。

人世江山惊照耀,烟霭鳌峰千尺。

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

有人吟笑,紫河香满晴陌。

况是东府君侯,西清别骑,樽俎开华席。

迤逦飞轮催杖履,入对青黎仙客。

襦裤歌谣,升平风露,拼取金莲侧。

梅花吹动,满城依旧春色。


湘月/念奴娇(宋·董嗣杲)

莲幽竹邃,旧池亭几处,多爱君子。

醉玉吹香还认取,忙里得闲标致。

心逐云帆,情随烟笛,高会知谁继。

宵筵会启,蓦然身外浮世。

因见杜牧疏狂,前缘梦里,谩蹙双眉翠。

香满屏山春满几,炉拥麝焦禽睡。

月落梅空,霜浓窗掩,两耳风声起。

艳歌终散,输他鹤帐清寐。


念奴娇(宋·蔡楠)

碧梧转影,正露冷天高,凉生襟袖。

此夕清辉,谁信道、夜色居然如昼。

玉斧重修,宝奁初启,万里寒光透。

将军高会,翠鬟争劝尊酒。

遥想地近仙丘,碧山高处,引手攀星斗。

醉嘱姮娥,惟但愿、月与佳人长久。

罗覆银鞍,雨抛金甲,赢得诗千首。

掀髯一笑,此怀人解知否。


百字令/念奴娇 德祐乙亥(宋·褚生)

半堤花雨。

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

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

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

绕栏红药,韶华留作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

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

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

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念奴娇 宜雨亭咏千叶海棠(宋·谢薖)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

紫腻红骄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

半怯新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

小亭人静。

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带艳,娇波双秀。

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

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

免叫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念奴娇(宋·赵佶)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

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

跳丸日月,算应局上销得。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

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

桃园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念奴娇(宋·赵善括)

江南到处,被波光云影,留人行色。

昔我来时春正好,舞絮□飞南陌。

今日登临,读书斋上,重作凭栏客。

清溪毂细,夜来微涨新碧。

两岸蘸水浓阴,断虹横障,一带连环璧。

林外青山千万叠,雨歇半空犹湿。

已倩双鳞,更须灵鹊,先报归消息。

归来征袖,尽携千里风月。


念奴娇(宋·赵善括)

晓来膏雨,报一犁丰信,几枝娇色。

岸草河沙明似镜,不到尘埃花陌。

急管繁弦,香车宝勒,正阻寻春客。

东风特起,半空微露晴碧。

何况主意深勤,冰清才藻,玉润真圭璧。

翠丽华堂横枕水,波底斜阳红湿。

莲社风流,桃溪标致,便觉凡心息。

玉尊倾尽,笑中归步钩月。


念奴娇(宋·赵善括)

扬辉璧月,照层台缥缈,篷莱云气。

玉宇清明仙语近,多少怨红愁翠。

问我殷勤,几年尘土,依旧高标致。

广寒别后,与谁曾共幽会。

一日失脚人间,十常八九,底事如人意。

狗苟蝇营真可笑,何乃比余于是。

风月佳时,江山好处,无复怀愁悴。

倚栏舒啸,六经时自心醉。


念奴娇(宋·赵师律)

镜天露洗,荡仁风,满县正开桃李。

无讼堂深睛画永,帘卷鹅山浓翠。

吏散棠阴,鸟啼花散,箫鼓弦歌地。

印封碧藓,笑谈无限清致。

佳会正属悬弧,十分蕉叶,共祝千秋岁。

道骨仙风元自有,功业人间游戏。

名覆金瓯,班联玉笋,行庆风云会。

莲舟容与,此时归继仙裔。


念奴娇(宋·赵师律)

楚天春晚,尽替了,残红点成层碧。

蝴蝶蜂儿娇未足,舞破游丝千尺。

一夜风高,满天清露,冷浸琼楼彻。

遮鸾绕凤,使君不是凡骨。

游荡偶尔人间,铃斋谈笑,好作龚黄匹。

火急功成天上去,却问蓬莱消息。

酒泻鹅儿,十分金盏,染就眉间色。

满城争看,一封鹗荐飞入。


念奴娇(宋·赵必𤩪)

烧灯过也,倩东风、又剪芙蕖千朵。

翠阵珠围依然是,旧日笙歌社火。

一曲乘莺,万钱骑鹤,仙子来蓬岛。

金尊满酌,不妨斜戴花帽。

人生能几欢娱,趁良辰美景,绿娇红小。

洞里桃花应笑道,前度刘郎未老。

眼雨眉云,情香粉态,恨不相逢早。

明年今夕,犀钱玉果分我。


念奴娇(宋·赵必𤩪)

一时四美,对重阳、那更无风无雨。

尘世难逢开口笑,不饮黄花有语。

云谷春生,星岩秋好,引领群仙去。

满襟霁月,山中一洗尘雾。

濂翁旧说犹存,渊明独爱菊,风流千古。

拄杖笑谈卿与我,不减晋人风度。

破帽攲风,空尊眠月,也有悠然趣。

秋容未老,晚香尤有佳处。


念奴娇(宋·赵必𤩪)
  押药韵

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

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

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

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

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

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

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

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念奴娇(宋·赵汝恂)

金塘瑞溢,爱琉璃十顷,风漪摇碧。

玉女三千擎翠盖,簇拥芙蓉仙伯。

鸾鹤回翔,龙蛇飞动,醉墨挥仙笔。

磨崖书寿,分明知是今日。

应为今日生申,银钩照坐,光满图书壁。

竹马儿童传好语,小住湖山开国。

玉玺成文,金莲赐封,剑履登玄石。

丹砂九转,功成依旧头黑。


念奴娇(宋·赵磻老)

冰蟾驾月,荡寒光、不见层波层碧。

几岁中秋争得似,云卷秋声寂寂。

多谢星郎,来陪贤令,快赏鳌峰极。

广寒宫近,素娥不靳余力。

夜久露落琼浆,神京归路,有云翘前迹。

当日仙人曾驭气,只学神交龟息。

今夜清尊,一齐分付,稳是乘槎客。

天津重到,霓裳何似闻笛。


念奴娇(宋·赵鼎臣)

旧游何处,记金汤形胜,蓬瀛佳丽。

渌水芙蓉,元帅与宾僚,风流济济。

万柳庭边,雅歌堂上,醉倒春风里。

十年一梦,觉来烟水千里。

惆怅送子重游,南楼依旧不,朱阑谁倚。

要识当时,惟是有明月,曾陪珠履。

量减杯中,雪添头上,甚矣吾衰矣。

酒徒相问,为言憔悴如此。


念奴娇(宋·赵鼎臣)

嫦娥伴侣,降人世,天与长生仙箓。

五色云开浮瑞霭,中有西真眉目。

贤德家风,艳容天赋,占尽人间福。

长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

开宴香蔼华堂,金杯休诉,好醉蟠桃熟。

子子孙孙同上寿,有个人人同祝。

雨鬓春风,一钗香雾,长与瑶池绿。

更祈眉寿,愿如南山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