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念奴娇词谱
念奴娇 《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曾觌词,名《壶中天慢》;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凡句读参差、大同小异者,谱内各以类列。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 轼

  凭空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平仄


此调仄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幹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闲衾展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闲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处 樯艣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早生华发 人间如寄 一尊还酹江月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 《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艣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是“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伪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 夔

  五湖旧约 问经年底事 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 渐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 画桡不点清镜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谁解唤起湘灵 烟鬟雾鬓 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 叹坐客 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 飞萤冉冉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 旧家乐事谁省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异。 按,此词第四、五句句读,即“大江东去”词体,因姜夔自注《念奴娇》之鬲指声,转入双调,采以备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 夔

  闹红一舸 记来时 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日暮 青盖亭亭 情人不见 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 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 几回沙际归路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东去”词体,及换头句押短韵异。 按,刘克庄“老夫白首”词,后段起句“尝试,铨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 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 数笔横塘秋意 岸嘴冲波 篱根受月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野径通村市 疏风迎面 湿衣原是空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堪叹敲雪门荒 争棋墅冷 苦竹鸣山鬼 纵使如今犹有晋 无复清游如此 落日黄沙 远天云淡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弄影芦花外 几时归去 剪取一半烟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韵异。 按,刘儗词,“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襟烦如洗”;黄机词,“春愁几许,似春云霭霭,连空无数”;方岳词,“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俱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 炎

  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 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 影落潜蛟腾起 莹玉悬秋 绿房迎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楼观光凝洗 紫箫声袅 四檐吹下清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睇 浪击空明 古愁休问 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 知有渔舟闲檥 露已沾衣 沤犹栖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 长翁元自如此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藏短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 辑

  嫩凉生晓 怪得今朝 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 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 苍烟不见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苔径孤吟屐 系船高柳 晚蝉嘶破愁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且约携酒高歌 与鸥相好 分坐渔矶石 算只藕花知我意 犹把红芳留客 楼阁空濛 管弦清润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水盈盈隔 不如休去 月悬良夜千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衬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银蟾光满 弄余辉 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 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 粉涂墨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 别是一般 清瘦踪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今夜翠葆堂深 梦回风定 因月才相识 先自离愁 那更被 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 轻阴移尽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过眼难寻觅 江南图上 画工应为描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二衬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陈允平

  汉江露冷 是谁将瑶瑟 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 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 涂腮粉艳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 佩环犹自丁东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

  回首杜若汀洲 金钿玉镜 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 罗袜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 迢迢良夜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三十六陂风 九嶷何处 断云飞度千峰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叶词之句读参差,又换头句押韵,曹词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陈词、叶词别首可校。按,陈词别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残”,荻字仄声;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声;第九句“风灯渐暗”,渐字仄声,叶词别首,“酒阑歌罢”,酒字仄声;后段第四句“闲踏轻澌来荐菊”,闲字平声;第五句“半潭新涨微澜”,半字仄声;第六、七句“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红字平声,有字仄声;第九句“归心如醉”,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三词。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张元幹

  吴淞初冷 记垂虹南望 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 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 冰轮如许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 古今豪士悲吟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苍髯丹颊仙翁 淮山风露底 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 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 举杯相属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 醉来虚籁千林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叶梦得

  故山渐近 念渊明归意 萧然谁论 归去来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 飘飘风袂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 更欣有酒盈尊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怅萍梗无根 天涯行已遍 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 窗户小 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 晚云遥映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山气欲黄昏 此中真意 故应欲辨忘言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换头句押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六平韵 曹 勋

  半阴未雨 洞房深 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 烟细细 飞起一缕轻云 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笑语惹兰芬 歌筵初罢 最宜斗帐黄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楼上念远佳人 心随沈水 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 争似此 些子香气常存 记得临分 罗巾余赠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尽日把浓熏 一回开看 一回肠断重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历代作品
共81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续上)
仇远 (2首)
何梦桂 (2首)
刘一止 (5首)
刘克庄 (20首)
刘辰翁 (15首)
酹江月/念奴娇(宋·仇远)

探春消息,觉南枝开遍,北枝犹阙。

越女娉婷天下白,堪与冰霜争洁。

孤影棱棱,暗香楚楚,水月成三绝。

行云不动,素波轻浣尘袜。

回首雪里关山,玉龙吹怨,似替人幽咽。

溪上园林应满树,一径莓苔萦折。

金马疏篱,玉堂茅舍,终是风光别。

寻花欲语,对花却又无说。


酹江月/念奴娇(宋·仇远)

片云凝墨,看荷花才湿,依然无雨。

水槛空明人少到,却却幽禽相语。

曲几横陈,长琴高挂,自奏南风谱。

俄闻刀尺,隔窗人剪霜苎。

因念西子湖边,闹红一舸,曾宿鸳鸯浦。

翠羽不传沧岛信,日暮闲情□与。

懒拂鸾笺,懒拈象管,秀句同谁赋。

孤鸿程杳,夕阳低下平楚。


大江东去/念奴娇(宋·何梦桂)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

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

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

一樽自寿,不妨沉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

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

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

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酹江月/念奴娇(宋·何梦桂)
  押药韵

问春何去,乱随风飞坠,杨花篱落。

罗袜香囊无觅处,谁有返魂灵药。

细柳重门,碧桃深巷,回首曾行乐。

玉龙吟断,夜深人在江阁。

因念壁月琼枝,对玉人何处,绣帘珠幕。

一半青铜尘满匣,空抚鸾刀金错。

薇露烟销,莲膏花凝,不寐还孤酌。

一春心事,总将愁里消却。


念奴娇(宋·刘一止)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

远意渊明束带见,乡里儿曹何辱。

世味熏人,折腰从事,俯仰何时足。

可怜菊下,醉吟谁共徵逐。

我爱九日佳名,飘然归思,想当年丘谷。

梦绕篱边犹眷恋,满把清尊余馥。

援笔洪都,如君英妙,满座方倾属。

月台挥袖,叫云声横断玉。


念奴娇(宋·刘一止)
  押陌韵

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

路绕莲塘浑乱眼,千顷朱朱白白。

闻说高情,寻盟鸥鹭,爱此风标客。

掀髯一笑,顿忘身世形迹。

我爱古邑风流,碧峰争秀峙,相持如掖。

制锦才雄应未怕,百里文书堆积。

吏散庭空,举觞遨月,饮兴何妨剧。

却怜宣子,杖头才挂钱百。


念奴娇(宋·刘一止)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羃羃。

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

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

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

我辈情钟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

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

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


念奴娇(宋·刘一止)

水烟收尽,望汀苹千顷,银光如幂。

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

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

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

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

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

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

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


念奴娇(宋·刘一止)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会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念奴娇(宋·刘克庄)
  押纸韵

老夫白首,尚儿嬉、废圃一番料理。

餐饮落英并坠露,重把离骚拈起。

野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

飞来双蝶,绕丛欲去还止。

尝试诠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

佛说诸天金色界,未必庄严如此。

尚友灵均,定交元亮,结好天随子。

篱边坡下,一杯聊泛霜蕊。


念奴娇(宋·刘克庄)

少时独步词场,引弦百发无虚矢。

岁晚却蒙昆体力,世业工修鞋底。

曾裂白麻,曾涂墨敕,谪堕俄徵起。

鼎湖龙去,老臣何以堪此。

回首当日遭逢,譬如春梦,误入华胥里。

推枕黄粱犹未熟,封拜几王侯矣。

似瓮中蛇,似蕉中鹿,又似槐中蚁。

先人书在,尚堪追补遗史。


念奴娇(宋·刘克庄)

老逢初度,小儿女、盘问翁翁年纪。

屈指先贤,彷佛似,当日申公归邸。

跛子形骸,瞎堂顶相,更折当门齿。

麒麟阁上,定无人物如此。

追忆太白知章,自骑鲸去后,酒徒无几。

恶客相寻,道先生、清晓中酲慵起。

不袖青蛇,不骑黄鹤,混迹红尘里。

彭聃安在,吾师淇澳君子。


念奴娇(宋·刘克庄)

戏衫抛了,下棚去、谁笑郭郎长袖。

小小草庵无宝贝,何必神呵鬼守。

黄奶篝灯,青奴拂榻,莫要他桃柳。

客来问字,此翁高卧摇首。

彷佛曾子当年,商歌满屋,衣不完衿肘。

混沌若教休凿窍,巧历安知其寿。

文叔故人,仲华几个,输与羊裘叟。

浮生如寄,切身之物惟酒。


念奴娇(宋·刘克庄)

天风浩动,扫残暑、推上一轮圆魄。

爱举眉山公旧话,与客泛舟赤壁。

一自奎星,去朝帝所,叹洞箫声息。

空余二赋,至今凄动金石。

长记诗境平生,诗豪酒圣,亦自仙中谪。

畴昔停桡追欢处,忍听邻人吹笛。

董相林荒,贺公湖在,俯仰成陈迹。

两翁已矣,年年孤负今夕。


念奴娇(宋·刘克庄)

禁中张宴,苦留公、未许归寻初服。

千载君臣鱼有水,不比严光文叔。

火德中天,客星一夕,草草聊同宿。

重来凝碧,依然赓载相属。

过眼夸夺纷纷,浮云野马,几度棋翻局。

客话凤池三入事,洗耳湖光一曲。

伯始泉荒,稚圭圃冷,占断西风菊。

年年岁岁,金英常泛芳醁。


念奴娇(宋·刘克庄)

比如去岁前年,今朝差觉门庭静。

玉轴锦标无一首,知道先生远佞。

假使文殊,携诸菩萨,来问维摩病。

无花堪散,亦无香积斋衬。

回首雪浪惊心,黄茅过顶,瘴毒如炊甑。

山鬼海神俱长者,饶得书生穷命。

不慕飞仙,不贪成佛,不要钻天令。

年年今日,白头母子家庆。


念奴娇(宋·刘克庄)

素馨茉莉,向炎天、别有一般标致。

淡妆绰约堪□□,导引海山大士。

从者谁欤,青藜阁下,汉卯金之子。

云阶月地,夜深凉意如水。

客又疑这仙翁,唐玄都观里,咏桃花底。

且赌樽前身见在,休管汉唐时事。

坡颍归迟,机云发早,得似侬兄弟。

屦来户外,但言二叟犹醉。


念奴娇(宋·刘克庄)

此翁双手,顿闲处、且把香篝笼袖。

西掖北门辞不要,肯要南柯太守。

小小亭台,些些竹木,何必灵和柳。

地行仙里,合推侬做班首。

取次著绝交书,续归田录,谁掣先生肘。

莫遣朝衣梅醭了,留祝南山之寿。

苍妓上厅,老僧封院,得似樗庵叟。

虚名身后,生前且一杯酒。


念奴娇(宋·刘克庄)

并游英俊,从头数、富贵消磨谁纪。

道眼看来,叹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课奴种韭,聊诳残牙齿。

草堂绵蕝,百年栖托于此。

岁晚笔秃无花,探怀中残锦,剪裁余几。

腰脚顽麻,赐他灵寿杖,也难扶起。

离绝交游,变更名姓,日暮空山里。

老儋复出,不知谁氏之子。


念奴娇(宋·刘克庄)

太丘晚节,把家事、一切传他谌纪。

业已休休,又谁解露绶,会稽郡邸。

张丈殷兄,阮生朱老,相与为唇齿。

酒楼犹记,谪仙尝醉于此。

一二耆旧贻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

谢傅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

对局含嚬,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

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


念奴娇(宋·刘克庄)

轮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殚纪。

只履携归消许急,日暮行人问邸。

麝以脐灾,绒为尾累,焚象都因齿。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此。

检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

一觉齁齁,笑仆家越石,闻鸡而起。

颜发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

俗间俚耳,未曾闻这腔子。


念奴娇(宋·刘克庄)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

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搏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念奴娇(宋·刘克庄)

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

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

且置零头,举将成数,算起君须识。

从今十倍,恰当彭祖八百。

更把百倍添来,庄椿身世,又十头添撇。

况迈非熊年纪在,管取方来勋业。

子既生孙,孙还又子,堆几床牙笏。

瑶池会宴,饱看几度桃实。


念奴娇(宋·刘克庄)

卯君来处,与眉州仙子,依稀同日。

一自前朝龚蔡后,颇觉壶山岑寂。

谁料端平,继居遗补,复有斯人出。

幅巾林下,姓名玉座长忆。

须信谄语尤甘,忠言最苦,橄榄何如蜜。

诸老萧疏星欲晓,留取南都铁壁。

洛社自佳,镜湖虽好,莫问君王乞。

年年岁岁,大家同做真率。


念奴娇(宋·刘克庄)

隆乾间事,两翁有、手泽遗编曾纪。

余掌兰台修纂到,景定初开忠邸。

抔起复麻,奋涂归笔,嚼碎张巡齿。

德音犹在,非卿何足语此。

老来兹事都休,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达汝空函,投伊大瓮内,谁曾提起。

丹汞灰飞,黄粱炊熟,跳出槐宫里。

儿童不识,秃翁定是谁子。


念奴娇(宋·刘克庄)

四朝遗老,须眉白、巧历不知其纪。

真唤九重为座主,肯谒侯门王邸。

晚会耆英,未论爵德,乡曲无如齿。

酒酣度曲,妙音久不闻此。

堪叹化鹤重来,但累累华表,旧人存几。

散尽黄金,留箧中团扇,怕秋风起。

结绮歌阑,披香宴悄,放出深宫里。

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念奴娇(宋·刘克庄)

绕篱寻菊,菊犹迟、舍北芙蓉浑未。

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约束奴兵,丁宁稚子,莫扫青苔砌。

风高露冷,倚栏疑匪人世。

客有载酒过余,朗吟招隐,洗尽悲秋意。

白发长官穷似虱,刚被天公调戏。

遍地堆金,满空雨粟,不济渊明事。

残英剩馥,明朝犹可同醉。


念奴娇(宋·刘克庄)

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矢。

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

常日谈玄,余龄守黑,赤眚从何起。

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

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

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

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

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


念奴娇(宋·刘克庄)

梦中忘却,已闲退、谏草犹藏怀袖。

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

秃似葫芦,辣于姜桂,衰飒同蒲柳。

没安顿处,不如归去丘首。

岁晚筋力都非,任空花眩眼,枯杨生肘。

客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

或号憨郎,或称钝汉,或自呼聱叟。

一篇齐物,读时咽以卮酒。


百字令/念奴娇(宋·刘辰翁)

少微星小。

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

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

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

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

堪叹亡国余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

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

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

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百字令/念奴娇(宋·刘辰翁)

洞房停烛,似新岁,数到上元时节。

一盏屠苏千岁酒,添得新人罗列。

昨日迎长,今朝献寿,尝团团佳月。

永和春好,用之不竭嘉客。

见说海上归来,有如瓜大枣,无人分得。

六十二三刘梦得,输与香山乐色。

菱谷二绡,杨枝春草,歌舞琵琶笛。

只愁元日,玉龙催上金驿。


念奴娇(宋·刘辰翁)

先生自寿,拥衾寒,重赋凌云游意。

我有大儿孔文举,弱冠骎骎暮齿。

桃已三偷,树犹如此,前度花开几。

蓬莱可塞,还童却老无计。

为此授笔翩翩,大江东去,好似歌头起。

寄与两家孙又子,长看以文为戏。

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谁剪招魂纸。

前三例好,不须举后三例。


念奴娇(宋·刘辰翁)

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

千首新诗千斛酒,管甚侯何侯齿。

员峤波翻,瀛洲尘败,吾屐能销几。

经丘寻壑,是他早计迟计。

犹记辰巳嗟嗟,故人贺我,且勉呼君起。

五十不来来过二,方悟人言都戏。

以我情怀,借公篇韵,恨不天为纸。

余生一笑,不须邴曼容例。


念奴娇(宋·刘辰翁)

两丸日月,细看来、也是樊笼中物。

点点山河经过了,拔帜几番残壁。

白是沙堤,苍然吴楚,一片成毡雪。

此时把酒,旧词还是坡杰。

歌罢公瑾当年,天长地久,柳与梅都发。

几许闲愁斜照里,掌上沤生沤灭。

沧海桑枯,东陵瓜远,总不关渠发。

簪花起舞,可怜今夕无月。


念奴娇(宋·刘辰翁)

枯寒生晚,复何似、张绪少年时意。

薄命不逢何至此,满眼啼妆龋齿。

城是城非,年来年去,万八千能几。

半痴半了,更痴儿计孙计。

回首仕已半生,仕何如已,已矣羞拈起。

幸有橘丸丸日大,且复从公围戏。

若论弹文,更书谤箧,吾历无余纸。

多年致仕,大都有甚恩例。


念奴娇(宋·刘辰翁)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乡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

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团团桂影,怕人道、大地山河里许。

旧日影娥池未缺,惊断霓裳歌舞。

雪白长城,金明古驿,尽是乘槎路。

少年白发,自无八骏能去。

犹记流落荒滨,故人相过,共吹箫前度。

无酒无鱼空此客,昨夜留之不住。

睡起披衣,行吟坐对,又有重圆处。

不知今夕,那人有甚佳句。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四无谁语,待推窗、初见江南风物。

索笑巡檐无奈处,悄隔东邻一壁。

有酒如船,招呼满载,只欠枝头雪。

疏花冷眼,坐中都是词杰。

堪恨几日西郊,寻消问息,肯向吟边发。

著意相看,又恐是、六出幻成还灭。

恼恨儿童,攀翻顶戴,不到先生发。

明朝重省,初三知属谁月。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西风处士,例一枝团月,咸平印印。

千古诗宗传不绝,至竟被渠道尽。

雪返香魂,霜吹晓怨,肯受东君聘。

罗浮梦转,兔环知是谁孕。

未说烟雨江南,垂垂青子,须要调金鼎。

愁绝西山明秀处,依旧鹤南飞影。

我白君元,君词我和,各自为长庆。

后来桃李,遥遥别是花信。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五朝寿俊,算生平占得、淳熙四四。

三万六千三万了,剩有一千饶底。

三百年间,和风丽日,几个能销此。

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

今岁甲子重阳,待重数,五百十三甲子。

吟万首诗更自和,岁岁寿诗自喜。

若比潞公,如今年纪,犹是平章事。

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城中十万,有何人、和我乌乌鸣瑟。

对影姮娥成三处,谁料尊中无月。

剪纸吹成,长梯摘取,儿戏那堪惜。

洞庭夜白,一声聊破空阔。

休说二十四桥,便一分无赖,有谁谁识。

一枕秋衾南北梦,好好娟娟成雪。

旧日少游,锦袍玉笛,醉卧藤阴石。

萧然今夕,无鱼无酒无客。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

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

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

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

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

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世悠悠许。

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恨无铁笛,一声吹裂山石。

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圆缺不销青冢恨,漠漠风沙如雪。

西母长生,素娥好在,何皓当时发。

山河如此,月中定是何物。


酹江月/念奴娇(宋·刘辰翁)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沉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