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念奴娇词谱
念奴娇 《碧鸡漫志》云: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姜夔词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大石调,又大吕调。苏轼“赤壁怀古”词,有“大江东去,一樽还酹江月”句,因名《大江东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词》,又名《酹月》;曾觌词,名《壶中天慢》;戴复古词,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尧词,有“太平无事,欢娱时节”句,名《太平欢》;韩淲词,有“年年眉寿,坐对南枝”句,名《寿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词,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娇》鬲指声;张辑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词,名《白雪词》;张翥词,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谣》;丘长春词,名《无俗念》;游文仲词,名《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此调有平韵、仄韵二体,凡句读参差、大同小异者,谱内各以类列。

念奴娇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苏 轼

  凭空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平仄


此调仄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苏词别首“大江东去”词、姜夔“五湖旧约”词,句读参差;姜夔“闹红一舸”词、张炎“行行且止”词,多押一韵;张炎“长流万里”词,多押两韵;及张辑、赵长卿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弃疾词,前段第二、三句“问阿谁堪比,太真颜色”,阿字、太字俱仄声;张元幹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声;赵师侠词,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样远”,回字平声;第五句“独拥闲衾展转”,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仄韵诸词。若沈公述词,前段第五句“难托春心脉脉”,上脉字入声;黄庭坚词,第八句“驾此一轮玉”,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九句“蜂闲蝶怨”,蝶字入声;赵长卿词,后段起句“竹外孤袅一枝”,一字入声;赵师侠词,第五句“只管声声历历”,上历字入声;第九句“愁遮不断”,不字入声;张词,第十句“翠楼空锁十二”,十字入声;及谱内所采张炎词,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声;姜词,前结“画桡不点清镜”,后结“旧家乐事谁省”,不字、乐字俱入声。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词前结中上历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声字。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苏 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处 樯艣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早生华发 人间如寄 一尊还酹江月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词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与前词异。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词作谱。 《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沈、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艣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他本是“浪声沈”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字属下句乃合。按,《容斋》洪迈,南渡词家,去苏轼不远,又本黄鲁直手书,必非伪托。《词综》所论,最为谛当,但此词传诵已久,采之以备一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姜 夔

  五湖旧约 问经年底事 长负清景 暝入西山 渐唤我 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 归禽时度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与 画桡不点清镜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谁解唤起湘灵 烟鬟雾鬓 理哀弦鸿阵 玉麈谈玄 叹坐客 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 飞萤冉冉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夜久知秋信 鲈鱼应好 旧家乐事谁省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异。 按,此词第四、五句句读,即“大江东去”词体,因姜夔自注《念奴娇》之鬲指声,转入双调,采以备体。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姜 夔

  闹红一舸 记来时 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日暮 青盖亭亭 情人不见 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 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 老鱼吹浪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 几回沙际归路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东去”词体,及换头句押短韵异。 按,刘克庄“老夫白首”词,后段起句“尝试,铨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间耳”,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张 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鸥三四点 数笔横塘秋意 岸嘴冲波 篱根受月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野径通村市 疏风迎面 湿衣原是空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堪叹敲雪门荒 争棋墅冷 苦竹鸣山鬼 纵使如今犹有晋 无复清游如此 落日黄沙 远天云淡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弄影芦花外 几时归去 剪取一半烟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韵异。 按,刘儗词,“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襟烦如洗”;黄机词,“春愁几许,似春云霭霭,连空无数”;方岳词,“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柳”,俱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张 炎

  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 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 影落潜蛟腾起 莹玉悬秋 绿房迎晓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楼观光凝洗 紫箫声袅 四檐吹下清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睇 浪击空明 古愁休问 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 知有渔舟闲檥 露已沾衣 沤犹栖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 长翁元自如此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藏短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张 辑

  嫩凉生晓 怪得今朝 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 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 苍烟不见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苔径孤吟屐 系船高柳 晚蝉嘶破愁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且约携酒高歌 与鸥相好 分坐渔矶石 算只藕花知我意 犹把红芳留客 楼阁空濛 管弦清润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水盈盈隔 不如休去 月悬良夜千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衬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 赵长卿

  银蟾光满 弄余辉 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 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 粉涂墨晕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 别是一般 清瘦踪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今夜翠葆堂深 梦回风定 因月才相识 先自离愁 那更被 晓角残更催逼 曙色将分 轻阴移尽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过眼难寻觅 江南图上 画工应为描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与“凭空眺远”词同,惟前段结句添二衬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陈允平

  汉江露冷 是谁将瑶瑟 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 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 涂腮粉艳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 佩环犹自丁东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

  回首杜若汀洲 金钿玉镜 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 罗袜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 迢迢良夜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三十六陂风 九嶷何处 断云飞度千峰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词,以此词为正体。若张词、叶词之句读参差,又换头句押韵,曹词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韵,皆变体也。 此词有陈词、叶词别首可校。按,陈词别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残”,荻字仄声;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声;第九句“风灯渐暗”,渐字仄声,叶词别首,“酒阑歌罢”,酒字仄声;后段第四句“闲踏轻澌来荐菊”,闲字平声;第五句“半潭新涨微澜”,半字仄声;第六、七句“红叶无情,黄花有恨”,红字平声,有字仄声;第九句“归心如醉”,归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三词。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张元幹

  吴淞初冷 记垂虹南望 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 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 冰轮如许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 古今豪士悲吟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苍髯丹颊仙翁 淮山风露底 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 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 举杯相属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 醉来虚籁千林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 叶梦得

  故山渐近 念渊明归意 萧然谁论 归去来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 飘飘风袂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 更欣有酒盈尊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怅萍梗无根 天涯行已遍 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 窗户小 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 晚云遥映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山气欲黄昏 此中真意 故应欲辨忘言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换头句押韵异。

又一体 双调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六平韵 曹 勋

  半阴未雨 洞房深 门掩清润芳晨 古鼎金炉 烟细细 飞起一缕轻云 罗绮娇春 争拢翠袖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笑语惹兰芬 歌筵初罢 最宜斗帐黄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楼上念远佳人 心随沈水 学兰灺俱焚 事与人非 争似此 些子香气常存 记得临分 罗巾余赠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尽日把浓熏 一回开看 一回肠断重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与陈词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换头句,俱押韵异。
历代作品
共81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向滈 (1首)
吴儆 (4首)
吴季子 (1首)
吴渊 (1首)
吴琚 (2首)
周文谟 (1首)
周申 (1首)
奚{氵吴戈} (1首)
姚勉 (1首)
姚孝宁 (1首)
姚述尧2 (7首)
姜特立 (1首)
宋江 (1首)
家铉翁 (1首)
崔敦礼 (1首)
张倅 (1首)
张元干 (6首)
念奴娇(宋·向滈)

霜威凄紧,政悲风摇落,千山群木。

十里清香方盛赏,岩桂娇黄姹绿。

九畹衰丛,东篱落蕊,到此成粗俗。

孤标高远,淡然还媚幽独。

憔悴诗老多情,问佳人底事,幽居空谷。

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萧萧修竹。

林下神情,月边风露,不向雕栏曲。

殷勤惟有,篆烟留得余馥。


念奴娇(宋·吴儆)

东风着意,正群芳未放,蟠桃初缀。

王母当年亲手种,来作人间上瑞。

婺女星躔,金华福地,聊驻千千岁。

恰才八十,百分未及一二。

况是间生英贤,名高日月,未说文昌贵。

今日凝香称寿斝,来岁衮衣当发。

黄贴天香,太白珍膳,押赐传中旨。

戏拈金果,宫娥应是争取。


念奴娇(宋·吴儆)

相逢恨晚,人谁道、早有轻离轻折。

不是无情,都只为、离合因缘难测。

秋去云鸿,春深花絮,风雨随南北。

絮飞鸿散,问谁解舀得得。

君自举远高飞,知他此去、萍梗何时息。

雅阁幽窗欢笑处,回首翻成陈迹。

小楷缄题,细行针线,一一重收拾。

风花雪月,此生长是思忆。


念奴娇(宋·吴儆)

延州积庆,到如今千载,芳传遗绪。

世袭簪缨来旧治,依约棠阴如故。

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

邑人尽道,郎君福过渠父。

州县岂久徒劳,汉家密令,须作三公去。

今入花城称寿处,他日荣归禁路。

黄贴天有,上尊名酒,押赐传天语。

朱颜绿鬓,腰黄绸蹙金缕。


念奴娇(宋·吴儆)

凉生秋早,正梧桐院落,风清月白。

帘卷香凝人笑喜,应是瀛洲仙谪。

云绕画梁,花明彩服,中有人华发。

恩袍蓝绿,高年况已逾百。

最是有子宜家,兰阶方竞,珠履延佳客。

好唤凌波来洛浦,醉促霓裳仙拍。

玉井开莲,金茎承露,莫惜金尊侧。

试占弧兆,祥光已映南极。


念奴娇(宋·吴季子)

雪罗初试,过赐衣时节,才三四日。

记得延陵公子宅,麟角当年新绂。

半刺名家,一经奥学,是青云人物。

如何华发,蒲轮未聘遗逸。

问讯怨鹤惊猿,不妨俱隐,且逍遥丈室。

有子传家经可教,况有东皋种秫。

醉里乾坤,闲中日月,便是长生术。

瑶池宴后,剩看几度桃实。


念奴娇(宋·吴渊)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

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

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

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

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

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

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念奴娇(宋·吴琚)

我来浮玉,似凭陵沧海,蹑金鳌背。

又若骑鲸游汗漫,飞入八荒之外。

钟鼓传声,楼台倒影,不类人间世。

徘徊吟眺,恨无陶谢酬对。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与江俱逝。

直欲乘风归阆苑,疑是三生习气。

未辨鱼蓑,先盟鸥鹭,奈卜邻无地。

从今清夜,梦魂应绕空翠。


酹江月/念奴娇 观潮应制(宋·吴琚)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

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

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

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

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

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

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念奴娇(宋·周文谟)

棋声特地,把十年心事,恍然惊觉。

杨柳楼头歌舞地,长记一枝纤弱。

破镜重圆,玉环犹在,鹦鹉言如昨。

秦筝别后,知他几换弦索。

谁念顾曲周郎,樽前重见,千种愁难著。

犹胜玄都人去后,空怨残红零落。

绿叶成阴,桃花结子,枉恨东风恶。

盈盈泪眼,见人欲下还阁。


壶中天/念奴娇(宋·周申)

秋来两日,因个甚、乌鹊侵晨传喜。

却是常娥亲姊妹,降作人间佳丽。

黛柳长青,官梅稳衬,镜里春明媚。

花颜难老,寿杯频劝浮蚁。

闻道潇洒才郎,天庭试罢,名挂登科记。

昨夜凉风新过雁,还有音书来寄。

千万楼台,三千粉黛,今在谁家醉。

归来欢笑,一床真个双美。


念奴娇(宋·奚{氵吴戈})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

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

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

游龙别后,两山依旧南北。

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

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

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

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念奴娇(宋·姚勉)

雕裘夜冷,怪地炉煨酒,经时难热。

晓起盘风天舞絮,拍手儿童欢悦。

客里新吟,天葩剪巧,思与梅争发。

使君属和,雪花同是三绝。

未说赋就梁园,阳春拍调,压倒唐元白。

早晚联镳花底去,共看朝霞银阙。

朝退归来,清虚堂里,醉洒淋漓墨。

而今且对,聚星堂上宾客。


念奴娇(宋·姚孝宁)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

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

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

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竹。

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

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

只恐蝉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

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太平欢/念奴娇(宋·姚述尧2)

蕤宾奏律,正太平无事,欢娱时节,翘首箫台南望处,两两寿星明彻。

和满乾坤,春回草木,瑞霭凝金阙。

钧天齐奏,嵩呼隐隐三发。

遥想帝里繁华,庆父尧子舜,赓歌胥悦。

黼座传觞仙仗里,拜舞两阶英杰。

酝解薰风,恩覃湛露,玉陛笙镛咽。

溥天同庆,年年沈醉花月。


念奴娇(宋·姚述尧2)

早春时候,占百花头上,天香芳馥。

寥廓寒分和气到,知是花神全毓。

独步前林,挽回春色,素节辉冰玉。

悠然一笑,便应扫尽粗俗。

最爱潇洒溪头,孤标凛凛,不与凡华逐。

自是玉堂深处客,聊寄疏篱茅屋。

已报君王,为调金鼎,直与人间足。

更看难老,岁寒长友松竹。


念奴娇(宋·姚述尧2)

山城秋早,听画角吟风,晓来声咽。

梦断华胥人乍起,冷浸一天霜月。

灏气参横,尘埃洗尽,玉管濡冰雪。

兴来吟咏,灵均谁谓今绝。

闻道潇洒王孙,对黄花清赏,喜延佳客。

一坐簪缨谭笑处,全胜东篱山色。

酒兴云浓,诗肠雷隐,饮罢须臾设。

醉归凝伫,此怀还与谁说。


念奴娇(宋·姚述尧2)

霜风初过,正仙吏微吟,诗喉清咽。

静对南山真赏处,秋后一亭花月。

翠簇香裀,光摇今胜,玉女肌凝雪。

寒城无伴,灿然还自奇绝。

况有凫舄朋来,拼金钱都罄,晚酣留客。

应笑陶潜孤负了,多少傲霜余色。

鲸饮方豪,龙饮未已,更著雕胡设。

清欢无限,醉归犹记前说。


念奴娇(宋·姚述尧2)

芸堂春早,正芳苞紫萼,笼烟调雨。

隐隐朝阳歌宴罢,拥出三千宫女。

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

庐山佳致,依然都在庭宇。

因念一种天香,当年岩谷下,想难俦侣。

一旦呈祥都占断,阆苑琼林歌舞。

瑞彩扶疏,锦笼绰约,兰蕙应羞妒。

明朝胜赏,有谁同唱金缕。


念奴娇(宋·姚述尧2)
  押宥韵

江山清绝,正箫台花县,霜秋时候。

寻胜登高环望处,碧瓦参差铺绣。

五岫藏云,两溪吞月,古市渔盐凑。

青帘斜扬,家家香泛丹溜。

况是东鲁风流,看儒冠济济,垂天赋就。

陶令从容官事了,把菊高吟闲昼。

草鞠圜扉,香凝燕寝,豪饮挥金斗。

公庭无事,珍祥休问驯兽。


念奴娇(宋·姚述尧2)
  押宥韵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

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

云绕禾场,熢沈戎马,田野欢声凑。

琴堂无事,何妨同泛香溜。

况有庭下黄花,遍河阳、尽把金钱铺就。

一座簪缨谭笑里,尘脱风生清昼。

饮罢龙山,诗成彭泽,灏气森星斗。

醉归凝伫,美人时炷金兽。


念奴娇(宋·姜特立)

宦途巇险,问急流勇退,几人闻早。

自别修门今正是,一纪生朝还到。

绿野风光,平泉草木,争似梅山好。

园林如画,芰荷香泛芳沼。

早晚玉节来临,君恩踵至,金印应如斗。

好是华堂开宴处,歌舞管弦声奏。

海上蟠桃,山中仙杏,共劝长生酒。

莫辞沈醉,年年此会依旧。


念奴娇(宋·宋江)

天南地北。

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念奴娇 送陈正言(宋·家铉翁)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

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

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

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

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余乐。

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念奴娇(宋·崔敦礼)

吴松江畔,对烟波浩渺,相忘鸥鸟。

日日篮舆湖上路,十里珠帘惊笑。

高下楼台,浅深溪坞,著此香山老。

辋川图上,好风吹梦曾到。

不用金谷繁华,碧城修竹,自比封君号。

万壑千岩天付与,一洗寒酸郊岛。

霖雨方思,烟尘未扫,合挽三江倒。

功成名遂,却来依旧华表。


百字谣/念奴娇(宋·张倅)

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蓂九叶。

欣会谪仙初度日,凤穴产真鸑鷟。

心肠琅琅,文章锦绣,看镜期勋业。

暂居马帐,后知有赖先觉。

可想大器晚成,功名有志,未逊苏秦学。

奈不在身先在子,果向秋风抟鹗。

诗酒琴棋,风花雪月,养浩全真乐。

寿觞五福,太公须遇文猎。


念奴娇(宋·张元干)

蕊香深处,逢上巳、生怕花飞红雨。

万点胭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伫。

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

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

修禊当日兰亭,群贤弦管里,英姿如许。

宝靥罗衣,应未有、许多阳台神女。

气涌三山,醉听五鼓,休更分今古。

壶中天地,大家著意留住。


念奴娇(宋·张元干)

江天雨霁,正露荷擎翠,风槐摇绿。

试问秦楼今夜里,愁到阑干几曲。

笑拈黄花,重题红叶,无奈归期促。

暮云千里,桂花初绽寒玉。

有谁伴我凄凉,除非分付与,杯中醽醁。

水本无情山又远,回首烟波云木。

梦绕西园,魂飞南浦,自古情难足。

旧游何处,落霞空映孤鹜。


念奴娇(宋·张元干)

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

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

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

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攲坐,自引壶觞醉。

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

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

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


念奴娇(宋·张元干)
  押侵韵

吴松初冷,记垂虹南望,残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万顷,蟾影吞尽湖阴。

玉斧为谁,冰轮如许,宫阙想寒深。

人间奇观,古今豪士悲吟。

苍弁丹颊仙翁,淮山风露底,曾赋幽寻。

老去专城仍好客,时拥歌吹登临。

坐揖龙江,举杯相属,桂子落波心。

一声猿啸,醉来虚籁千林。


念奴娇(宋·张元干)

垂虹望极,扫太虚纤翳,明河翻雪。

一碧天光波万顷,涌出广寒宫阙。

好事浮家,不辞百里,俱载如花颊。

琴高双鲤,鼎来同醉孤绝。

浩荡今夕风烟,人间天上,别似寻常月。

陶冶三高千古恨,赏我中秋清节。

八十仙翁,雅宜图画,写取横江楫。

平生奇观,梦回犹竦毛发。


念奴娇(宋·张元干)

秋风万里,湛银潢清影,冰轮寒色。

八月灵槎乘兴去,织女机边为客。

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

醉来横吹,数声悲愤谁测。

飘荡贝阙珠宫,群龙惊睡起,冯夷波激。

云气苍茫吟啸处,龟吼鲸奔天黑。

回首当时,蓬莱方丈,好个归消息。

而今图画,谩教千古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