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水调歌头词谱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 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 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 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历代作品
共93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续上)
毛滂 (3首)
汪莘 (9首)
王之道 (6首)
王千秋 (4首)
王灼 (1首)
石孝友 (6首)
程大昌 (2首)
水调歌头(宋·毛滂)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轨,万点共连珠。

垂衣本神圣,补衮妙工夫。

朝元去,锵环佩,冷云衢。

芝房雅奏,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春早红鸾扇暖,迟日上金铺。

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


水调歌头(宋·毛滂)
  押阳韵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

庭下一杯土,须避赤帷裳。

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

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屦合彷徉。

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水调歌头(宋·毛滂)

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

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

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咳唾,拂袖且东还。

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

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

雒阳年少,高轮难与绛侯谈。

富贵暂饶先手,晞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

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水调歌头(宋·汪莘)
  押尤韵

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

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

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

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

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

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


水调歌头(宋·汪莘)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

这番酒,□□□,未及宾。

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水调歌头(宋·汪莘)
  押灰韵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我同性,日月与我同命,何事有余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水调歌头(宋·汪莘)

谁与玩芳草,公子未西归。

天然脱去雕饰,秋水落芙蕖。

发轫朝兮东壁,弭节夕兮西极,故国入踌躇。

梦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

鸩不好,凤不利,忆三闾。

算来何事,苦道岁晏孰华余。

首拜东皇太乙,复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

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水调歌头(宋·汪莘)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

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

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

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立处孤峰万仞,袖里青蛇三尺,用舍付河图。

晞汝阳阿上,濯汝洞庭河。


水调歌头(宋·汪莘)
  押支韵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

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

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

明月不在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

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

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

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水调歌头(宋·汪莘)
  押阳韵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

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

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

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水调歌头(宋·汪莘)
  押庚韵

草木自成岁,禽鸟已春声。

仰观俯察,多少宇宙古今情。

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

巢许有真意,无责自身轻。

富与贵,贫与贱,死还生。

方壶岁晚,深感梅蕊向人倾。

造物元来无物,有物还应自造,人意几曾平。

天际识归路,野鹤忽长鸣。


水调歌头(宋·汪莘)

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

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

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

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

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

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


水调歌头(宋·王之道)
  押盐韵

暑雨湿修竹,凉吹入高檐。

鹭洲钟阜如画,霁色为秾纤。

槛外藕花无数,妆点休祥嘉应,不觉有秋炎。

谪仙堕人世,香雾郁重帘。

富才艺,强记览,三万签。

须信公侯有种,道义自相渐。

此去腰金佩玉,回视依莲泛水,岁月亦何淹。

称觞还戏彩,无惜醉厌厌。


水调歌头(宋·王之道)
  押阳韵

琼树挂初日,珠箔卷清霜。

夜来溪上微雨,佳节过重阳。

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

人作鲁侯祝,俾尔寿而臧。

保疲瘵,旌德善,致吉祥。

会看报政,朝夕芝检趣徵黄。

不藉灵丹九转,不用蟠桃三窃,源远自流长。

愿借沧溟富,斟酌荐瑶觞。


水调歌头(宋·王之道)
  押尤韵

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杰,倾动庾公楼。

渡银汉,漙玉露,势欲流。

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

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


水调歌头(宋·王之道)
  押尤韵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水调歌头(宋·王之道)
  押尤韵

败屋拥破衲,惊飙漫飕飗。

不离当处人见,操慧上蓝游。

弹指九州四海,浪说其来云聚,其去等风休。

莫作袈裟看,吾道惯聃丘。

齐死生,同宠辱,泯春秋。

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

闲举前人公案,试问把锄空手,何似步骑牛。

会得个中语,净土在阎浮。


水调歌头(宋·王之道)
  押尤韵

湖上有佳色,黄菊傲霜秋。

一尊相属,谈咏彼此得无愁。

何处鲈鱼初荐,错俎金齑点脍,令我忆东州。

双鹭带斜日,飞下白蘋洲。

晚风劲,吹残酒,袭破裘。

故人俱在,江左底事独淹留。

归去草堂侵夜,一点青荧灯火,得句可忘忧。

欲识无穷意,终日倚城楼。


水调歌头(宋·王千秋)

披锦泛江客,横槊赋诗人。

气吞宇宙,当拥千骑静胡尘。

何事折腰执版,久在泛莲幕府,深觉负平生。

踉跄众人底,欲语复吞声。

庆垂弧,期赐杖,酒深倾。

愿君大耐,碧眸丹颊百千龄。

用即经纶天下,不用归谋三径,一笑友渊明。

出处两俱得,鴳亦鹍鹏。


水调歌头(宋·王千秋)
  押灰韵

笔力卷鲸海,人物冠麟台。

向来朱邸千字,不省有惊雷。

人似曲江风韵,刚要重来持节,不道玉堂开。

草诏坐扛鼎,琐屑扫尊罍。

金错落,貂掩映,玉崔嵬。

看公谈笑,长河千里静氛埃。

散马昼闲榆塞,辫发春趋瑶陛,都出济川才。

老子尚顽健,东阁亦时来。


水调歌头(宋·王千秋)
  押尤韵

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

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

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

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

钓松鲈,斟郢酒,听吴讴。

壮心铄尽,今夕重见紫茱羞。

月落笳鸣沙碛,烽静人耕榆塞,此志恐悠悠。

拟欲堕清泪,生怕菊花愁。


水调歌头(宋·王千秋)
  押尤韵

迟日江山好,老去倦遨游。

好天良夜,自恨无地可销忧。

岂意绮窗朱户,深锁双双玉树,桃扇避风流。

未暇泛沧海,直欲老温柔。

解檀槽,敲玉钏,泛清讴。

画楼十二,梁尘惊坠彩云留。

座上骑鲸仙友,笑我胸中磊磈,取酒为浇愁。

一举千觞尽,来日判扶头。


水调歌头(宋·王灼)

长江飞鸟外,明月众星中。

今来古往如此,人事几秋风。

又对团团红树,独跨蹇驴归去,山水澹丰容。

远色动愁思,不见两诗翁。

酒如渑,谈如绮,气如虹。

当时痛饮狂醉,只许赏心同。

响绝光沈休问,俯仰之间陈迹,我亦老飘蓬。

望久碧云晚,一雁度寒空。


水调歌头(宋·石孝友)
  押尤韵

高情邈云汉,长揖谢君侯。

脱遗轩冕,簸弄泉石下清幽。

心契匡庐猿鹤,泪染固陵松柏,一衲且蒙头。

风月感平发,魂梦绕神州。

漾一叶,横孤管,去来休。

琵琶亭畔,正是风叶荻花秋。

点检诗囊酒碗,抬贴舞裀歌扇,收尽两眉愁。

回望碧云合,相伴赤松游。


水调歌头(宋·石孝友)
  押庚韵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

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

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

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

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

举棹却寻归路,挥麈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

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水调歌头(宋·石孝友)
  押灰韵

清霜洗空阔,黍管吹秋灰。

七蓂余翠,半月流素影徘徊。

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积庆到云来。

风骨峭冰玉,谈辩屑琼瑰。

黄阁老,金闺彦,谪仙才。

小分铜竹,遍洒雨露楚江隈。

好把萧滩玉笥,变作嘉肴芳酒,为寿莫停杯。

飞诏下霄汉,调鼎待盐梅。


水调歌头(宋·石孝友)
  押尤韵

美人在何许,相望正悠悠。

云窗雾阖,遥想宛在海中洲。

空对残云冷雨,何限重山叠水,一梦到无由。

遗怨写红叶,薄幸记青楼。

金乌掷,玉蟾缺,物华休。

凤梧眢井,一夜风露各惊秋。

唯有远山无赖,淡扫一眉晴绿,特地向人愁。

敛袂且归去,回首谩迟留。


水调歌头(宋·石孝友)
  押麻韵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

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

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

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

友猿鹤,宅丘壑,乐生涯。

几时雷雨,轰磕平地起龙蛇。

尺箠可鞭夷狄,寸舌可盂社稷,无路踏云车。

今古万千事,洒泪向黄花。


水调歌头(宋·石孝友)

萧滩韵环佩,玉笥灿玲珑。

仙原积庆,当日占梦兆维熊。

学业肯先歆向,文焰已高白贺,飞步更蟾宫。

秀色溢眉宇,雄辩倒心胸。

作儿戏,为亲寿,捧霞钟。

彩衣摇曳,光映怀橘堕双红。

正好平分风月,且伴能言桃李,鲸吸海涛洪。

行赴紫泥诏,归拜黑头公。


水调歌头(宋·程大昌)
  押灰韵

绿净贯阛阓,夹岸是楼台。

楼台分影倒卧,千丈郁崔嵬。

此是化人奇变,能使山巅水底,对出两蓬莱。

溪浒有仙观,苕霅信佳哉。

水晶宫,谁著语,半嘲诙。

世间那有,如许磊砢栋梁材。

每遇天容全碧,仍更苹风不动,相与夜深来。

饮子以明月,净洗旧尘埃。


水调歌头(宋·程大昌)
  押先韵

坐上羽觞釂,水际洧衣褰。

适兹胜赏,风轻云薄有情天。

不用船舷悲唱,真俯阑干小海,乐事可忘年。

莫向歌珠里,却叹鬓霜鲜。

送朝潮,迎夕汐,思茫然。

知他禊饮,此地过了几千千。

既有相催春夏,自解转成今古,谁后更谁前。

堪笑兴怀客,不似咏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