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水调歌头词谱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 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 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 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历代作品
共93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续上)
周紫芝 (3首)
姜夔 (1首)
廖行之 (7首)
张孝祥 (15首)
张矩 (1首)
张炎 (1首)
戴复古 (2首)
方岳 (8首)
水调歌头(宋·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袜步承莲。

桃叶山前鹭,无语下寒滩。

潮寂寞,浸孤垒,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空绕乌衣门巷,斜日草连天。

只有台城月,千古照婵娟。


水调歌头(宋·周紫芝)
  押尤韵

濯锦桥边月,几度照中秋。

年年此夜清景,伴我与君游。

万里相随何处,看尽吴波越嶂,更向古徐州。

应为霜髯老,西望倚黄楼。

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

不知今夕何夕,相对语羁愁。

故国归来何事,记易南枝惊鹊,还对玉蟾羞。

踏尽疏桐影,更复为君留。


水调歌头(宋·周紫芝)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濛。

澹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

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

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

问明月,应解笑,白头翁。

不堪老去,依旧临水照衰容。

良夜几横烟棹,独倚危墙西望,目断远山重。

但恨故人远,此乐与谁同。


水调歌头(宋·姜夔)
  押灰韵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

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

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

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

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

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

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水调歌头(宋·廖行之)

韩国武中令,公望乃云孙。

平生壮志,凛凛长剑倚天门。

郁积胸中谋虑,慷慨尊前谈笑,袖手看风云。

唾手功名事,诗句自朝昏。

况高怀,吾所敬,果难能。

千金生产,一笑推尽与诸昆。

所至才成辄去,不为区区芥蒂,此意有谁论。

且举杯中酒,今日是生辰。


水调歌头(宋·廖行之)
  押阳韵

黄色起犀表,紫绶照金章。

两朝耆德,应是南国旧龚黄。

曾上方壶蓬岛,万里鲸波不作,炎海赖清凉。

缓造鹓鸿地,高卧水云乡。

近新来,春色好,遍潇湘。

不知今日何日,佳气拥高堂。

竞把芳尊为寿,细祝遐龄难老,福禄未渠央。

国栋欠元老,仙桂看诸郎。


水调歌头(宋·廖行之)

凉吹起空阔,疏雨敛轻阴。

潇湘江上秋色,佳处不胜清。

拄笏西山一望,气与千崖高爽,天意属奇英。

威凤下瑶阙,丹桂矗云根。

汉元侯,流德厚,在云孙。

金昆玉季,曾共接武上青云。

堂上瑶池仙姥,庭下芝兰玉树,好事萃于门。

剩讲经纶事,早晚自公卿。


水调歌头(宋·廖行之)

苍立箨龙秀,青压雨梅肥。

清和天气,无限佳景属斯时。

试听虞弦初理,便有熏兮入奏,风物正熙熙。

此日定何日,香篆袅金猊。

记当年,蓂两荚,应熊罴。

男儿壮志,端在伊傅与皋夔。

况是从容书史,养就经纶功业,早晚帝王师。

但了公家事,方与赤松期。


水调歌头(宋·廖行之)

林梢挂弦月,江路粲寒梅。

一年清绝,好是造物巧安排。

今日不知何日,佳气更随喜气,满室已春回。

欢事一时足,黄色两眉开。

紫髯公,平日事,亦高哉。

都将功业,分付兰玉满庭阶。

慈爱浑嗤张傅,信义更高吴李,别是一襟怀。

岁岁长生酒,剩□紫霞杯。


水调歌头(宋·廖行之)
  押尤韵

天下伟人物,荆楚号名流。

幅员千里,英气磅礴岳南州。

雁峤高参翼轸,石鼓下盘朱府,衮衮应公侯。

常记生申旦,明日是中秋。

挈明月,翳翔凤,驷飞虬。

东南一尉,何事三载漫淹留。

谈笑洞庭青草,从此阆风阊阖,高处看鳌头。

更种阶庭玉,慈母念方稠。


水调歌头(宋·廖行之)

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

奎文得岁,佳气磅礴斗牛间。

天意方扶兴运,贤业更看奕世,衮衮照英躔。

四海具瞻久,膏泽满湘川。

岁六月,苏大旱,作丰年。

喁喁百万生齿,何处不沾恩。

此是鸿钧事业,那更青毡步武,早晚即调元。

混一车书了,还领赤松仙。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押尤韵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押阳韵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脱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押尤韵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

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玉界拥银阕,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

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

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

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

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

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

英雄当日感会,余事了寰区。

千载神交二子,一笑眇然兹世,却愿驾柴车。

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忽扁舟,凌骇浪,到三吴。

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不为莼鲈笠泽,便卦衣冠神武,此兴渺江湖。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押尤韵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

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

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

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

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紫橐论思旧,碧落拜除新。

内家敕使,传诏亲付玉麒麟。

千里江山增丽,是处旌旗改色,佳气郁轮囷。

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建崇牙,开盛府,是生辰。

十州老稚,都向今日祝松椿。

多少活人阴德,合享无边长算,唯有我知君。

来岁更今日,一气转洪钧。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阕,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水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风更骖鸾。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宵龙。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垒,汹汹欲崩空。

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

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押阳韵

螯禁辍颇牧,熊拭赖龙黄。

一时林莽千险,蜂午要驱攘。

金版六韬初拭,烟敛山空野回,低草见牛羊。

旒纩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玉书下,褒懿绩,促曹装。

帝宸天近,红旆东去带朝阳。

归辅五云丹陛,回首楚楼千里,遗爱满潇湘。

应记依刘客,曾此奉离觞。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猩鬼啸篁竹,玉帐夜分弓。

少年荆楚剑客,突骑锦襜红。

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慧扫,萧斧锉春葱。

谈笑青油幕,日奏捷书同。

诗书帅,黄阁老,黑头公。

家传鸿宝秘略,小试不言功。

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君王自神武,一举朔庭空。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押灰韵

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襦绔见歌咏,桃李藉栽培。

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

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入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客里送行客,常苦不胜情。

见公秣马东去,底事却欣欣。

不为青毡俯拾,自是公家旧物,何必更关心。

且喜谢安石,重起为苍生。

圣天子,方侧席,选豪英。

日边仍有知己,应剡荐章间。

好把文经武略,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

勋业在此举,莫厌短长亭。


水调歌头(宋·张孝祥)
  押先韵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

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

身在水晶阕,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

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

不用知余事,莼鲙正芳鲜。


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宋·张孝祥)
  押尤韵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胜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凯歌(宋·张矩)
  押尤韵

双阁护仙境,万壑渺清秋。

台躔光动银汉,神秀孕公侯。

胸次千崖灏气,笔底三江流水,姓字桂香浮。

十载洞庭月,今喜照扬州。

捧丹诏,升紫殿,建碧油。

胡儿深避沙漠,铃阁扬轻裘。

点检召棠遗爱,酝酿潘舆喜色,英裔蔚文彪。

整顿乾坤定,千岁侍宸旒。


水调歌头(宋·张炎)
  押侵韵

白发已如此,岁序更骎骎。

化机消息,壮生天籁雍门琴。

颇笑论文说剑,休问高车驷马,衮衮□黄金。

蚁在元无梦,水竞不流心。

绝交书,招隐操,恶圆箴。

世尘空扰,脱巾挂壁且松阴。

谁对紫微阁下,我对白萍洲畔,朝市与山林。

不用一钱买,风月短长吟。


水调歌头(宋·戴复古)

雕鹗上云汉,虎豹守天关。

一官游戏,笑向古郢试朱轓。

天下封疆几郡,尽得公为太守,奉诏仰天宽。

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

雪楼高,三百尺,玉栏干。

政成无事,时复把酒对江山。

问讯莫愁安在,见说风流宋玉,犹有屋三间。

请和阳春曲,留与世人看。


水调歌头 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宋·戴复古)
  押尤韵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

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

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

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

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

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水调歌头(宋·方岳)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餐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水调歌头(宋·方岳)

剡曲一篷月,乘兴到人间。

蓬莱山在何处,鹤骨不禁寒。

胸有云门禹穴,笔有禊亭晋帖,风露洗脾肝。

秋入紫宸殿,磨玉写琅玕。

问何如,趋琐闼,系狨鞍。

江涛今已如此,可奈寸心丹。

我宋与天无极,公寿如春难老,王气自龙蟠。

勋业付浯石,留与世人看。


水调歌头(宋·方岳)
  押微韵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

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

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

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

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于飞。

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

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


水调歌头(宋·方岳)
  押阳韵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

劝金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

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

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

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

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

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水调歌头(宋·方岳)
  押尤韵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

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

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

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

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

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

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

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水调歌头(宋·方岳)

世不乏季子,藉甚有休声。

芝兰挺秀庭砌,广厦万间新。

胸次金天爽豁,风骨玉堂清彻,才器更轮囷。

劲节九秋斡,和气万家春。

过中元,才两日,是生辰。

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颂殷勤。

自有阴功天佑,合享人间长寿,不独我知君。

从此见今日,丹桂伴灵椿。


水调歌头(宋·方岳)
  押灰韵

左手紫螯蟹,右手绿螺杯。

古今多少遗恨,俯仰已尘埃。

不共青山一笑,不与黄花一醉,怀抱向谁开。

举酒属吾子,此兴正崔嵬。

夜何其,秋老矣,盍归来。

试问先生归否,茅屋欲生苔。

穷则箪瓢陋巷,达则鼎彝清庙,吾意两悠哉。

寄语雪溪外,鸥鹭莫惊猜。


水调歌头 平山堂用东坡韵(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