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水调歌头词谱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 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 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 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历代作品
共93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续上)
易祓 (1首)
晁端礼 (1首)
曹冠 (3首)
曹勋 (1首)
曾觌 (3首)
朱敦儒 (6首)
李刘 (2首)
李弥逊 (6首)
李泳 (1首)
杨无咎 (3首)
林正大 (9首)
水调歌头(宋·易祓)
  押覃韵

自古清胜地,江带与山篸。

夸娥擘此石鐪,不独岭之南。

初见仙岩第一,再见砻岩第二,今见淡岩三。

邱壑皆有分,品第不须谈。

望前驱,陪后乘,破晴岚。

出城一舍而近,峭壁与天参。

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

杖屦从归去,此乐湘潭。


水调歌头(宋·晁端礼)
  押麻韵

忆昔红颜日,金玉等泥沙。

青楼紫陌,惟解惜月与贪花。

谁信如今憔悴,尘暗金徽玉轸,藓污匣中蛇。

一事都无就,双鬓只堪嗟。

恨无情,乌与兔,送年华。

不如归去,无限云水好生涯。

未用轻蓑短棹,犹有青鞋黄帽,行处即吾家。

回首人间世,幽意在青霞。


水调歌头(宋·曹冠)

我本方壶客,飘逸离凡尘。

胸中万卷,谈笑挥翰墨通神。

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出处两无心。

坦荡灵台净,廛隐胜云林。

念生平,喜旷达,事幽寻。

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

雅爱金华仙洞,一派苍崖飞瀑,四序景常新。

遐想赤松子,来为醒冲襟。


水调歌头(宋·曹冠)

游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

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

前度刘郎诗句,祗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

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

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

因思往古游者,清兴与今同。

泉石因人轻重,岘首名传千古,登览赖羊公。

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


水调歌头(宋·曹冠)
  押支韵

造物巧钟赋,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秾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

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

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倚韵偏宜。

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


水调歌头(宋·曹勋)
  押尤韵

江影浮空阔,江水拍天流。

山藏地秘,伟观须是伟人收。

闻道烟斜雨暗,还留月底风边,墨客一凝眸。

阑槛随指顾,江海还生秋。

绣帘卷,开绮宴,翠香浮。

邹枚宾从俱咏,韵闲出嘉谋。

点点群山吴楚,历历三州灯火,潮落没沙鸥。

老子会心处,应已付南楼。


水调歌头(宋·曾觌)
  押尤韵

图画上鳞阁,莫使鬓先秋。

壮年豪气,无奈黯黯阵云浮。

常记青油幕下,一矢聊城飞去,谈笑静边头。

勋业出无意,非为快恩雠。

卷龙韬,随凤诏,与时谋。

朱幡皂盖南下,聊试海山州。

邂逅故人相见,俯仰浮生今古,蝼蚁共王侯。

万事偶然耳,风月恣嬉游。


水调歌头(宋·曾觌)
  押尤韵

长乐富山水,杖屡足追游。

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

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何必羡封侯。

暮雨疏帘卷,爽气飒如秋。

送征鸿,浮大白,倚危楼。

参横月落,耿耿河汉近人流。

堪叹人生离合,后日征鞍西去,别语却从头。

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


水调歌头(宋·曾觌)
  押尤韵

溪山多胜事,诗酒辨清游。

主人为我,增茸台榭足凝眸。

仿佛玉壶天地,隐见瀛洲风月,千首傲王侯。

谁与共登眺,公子气横秋。

记当年,曾共醉,庾公楼。

一杯此际,重话前事逐东流。

多谢兼金清唱,更拟重阳佳节,挼菊任扶头。

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


水调歌头(宋·朱敦儒)

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

都缘人意,须道今夕别般明。

是处登临开宴,争看吴歌楚舞,沈醉倒金尊。

各自心中事,悲乐几般情。

烛摧花,鹤警露,忽三更。

舞茵未卷,玉绳低转便西倾。

认取眼前流景,试看月归何处,因甚有亏盈。

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


水调歌头(宋·朱敦儒)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

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

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

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

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

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

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水调歌头(宋·朱敦儒)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

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

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

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消忧。

长揖飞鸿旧月。

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

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水调歌头(宋·朱敦儒)
  押尤韵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蘋洲。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齑鲈脍,交错献还酬。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水调歌头(宋·朱敦儒)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

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

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

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水调歌头(宋·朱敦儒)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幸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井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水调歌头(宋·李刘)

万里碧鸡使,叱驭问邛崃。

枪旗有烨,川秦奔走送龙媒。

好在灵均初度,唤起长庚佳梦,霜月照金罍。

寿似武侯柏,香在草堂梅。

舞娉婷,斟凿落,沃崔嵬。

神尧孙子,向来八九上三台。

挂了桑弧蓬矢,便恐彤弓秬瓒,分宝下天阶。

归赋梁园雪,试唤长卿来。


水调歌头(宋·李刘)

端正九秋月,今夜始生明。

扬辉毓秀,飘然海上跨长鲸。

认得灵均初度,直用望舒为御,重耀紫枢庭。

何事乘槎使,尚藉执圭卿。

合东西,瞻使节,镜中行。

腾腾渐渐,绕枝乌鹊不须惊。

太白擒胡了未,即墨降城安否,玉斧仗修成。

圆却山河影,捣药兔长生。


水调歌头(宋·李弥逊)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

昂霄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

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

有意谢轩冕,无计避嫌猜。

静中乐,山照座,月浮杯。

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

只恐天催玉斧,为破烟尘昏翳,人自日边来。

东阁动诗兴,莫待北枝开。


水调歌头(宋·李弥逊)

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

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

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

径欲乘之去,高兴送青冥。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余龄。

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

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


水调歌头(宋·李弥逊)
  押尤韵

不上长安道,霜鬓几惊秋。

故人何在,时序欺我去如流。

赏对洛滨仙伯,共说芗林佳致,魂梦与追游。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东楼。

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十年笑傲,真是骑鹤上扬州。

却忆金门联辔,晓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

明月今千里,何计缓离忧。


水调歌头(宋·李弥逊)
  押尤韵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

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

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

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

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

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水调歌头(宋·李弥逊)
  押尤韵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

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

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

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

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

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水调歌头(宋·李弥逊)

松柏渐成趣,红紫勿齐开。

花神靳惜芳事,日日待公来。

遥想金葵侧处,素月华灯相照,妆影满歌台。

余韵写宫徵,飞落远山隈。

逃禅客,尊中尽,厌长斋。

且愁风絮,断送春色揽离怀。

命驾何妨千里,只恐行云碍辙,直磴插崔嵬。

手拍阳春唱,隔岸借残杯。


水调歌头(宋·李泳)
  押先韵

危楼云雨上,其下水扶天。

群山四合,飞动寒翠落檐前。

尽是秋清栏槛,一笑波翻涛怒,雪阵卷苍烟。

炎暑去无迹,清驶久翩翩。

夜将阑,人欲静,月初圆。

素娥弄影,光射空际绿婵娟。

不用濯缨垂钓,唤取龙宫仙驾,耕此万琼田。

横笛望中起,吾意已超然。


水调歌头(宋·杨无咎)
  押先韵

帝里记当日,赐第富相联。

惟君家最称著,桐木老参天。

三相勋庸才业,一代风流人物,继世赖君贤。

自合跻清要,小屈佐平川。

下车初,逢庆旦,听欢传。

冰清玉润,仁爱终始被江堧。

满泛黄花称寿,细看红萸枝健,和气霭芳筵。

隔日醉重九,千岁似今年。


水调歌头(宋·杨无咎)

芗林有何好,花蕊不惊秋。

千章云木,长见密叶翠光流。

中有三朝勋旧,早岁辞荣轩冕,归伴赤松游。

不羡鸳鸯侣,钟听景阳楼。

问向来。

麟阁上,凤池头。

有谁能继,向来解印似苏州。

自是英姿绝俗,非我与时违异,何用衣羊裘。

况得长生趣,千岁有怀忧。


水调歌头(宋·杨无咎)

寥亮度弦管,笑语集簪缨。

又逢华旦争庆,豪杰为时生。

犹对中秋月影,渐放重阳菊蕊,万宝正西成。

爽气知多少,天赋满襟灵。

擅词华,追鲍谢,踵斯冰。

入趋禁近,出镇藩辅早辞荣。

休恋平湖佳致,好为苍生重起,归去侍宸庭。

一德及元□,千载致升平。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人笑杜陵客,短褐鬓如丝。

得钱沽酒,时赴郑老同襟期。

清夜沈沈春酌,歌语灯前细雨,相觅不相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问先生,今去也,早归来。

先生去后,石田茅屋恐苍苔。

休怪相如涤器,莫学子云投阁,儒术亦佳哉。

谁道官独冷,衮衮上兰台。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押阳韵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

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

海内知名士,久矣望余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

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

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

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

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

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卫,北里与南陵。

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

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

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

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

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押阳韵

听说竹楼好,佳地占黄冈。

月波相接,俯临江濑挹山光。

急雨檐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阒兴尤长。

琴调更虚畅,诗韵转清扬。

公退暇,披鹤氅,戴华阳。

手披周易,消磨世虑坐焚香。

缥缈烟云竹树,迎送夕阳素月,胜概总难量。

欲辨骚人事,瀹茗漱清觞。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

事幽寻,遗世俗,绝纷。

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

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

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押灰韵

落日岘山下,倒著接回。

傍人笑问山翁,日日醉归来。

三万六千长日,一日杯倾三百,罍曲筑糟抬。

汉水鸭头绿,变酒入金罍。

白铜鞮,鸬鹚杓,鹦鹉杯。

轻车快马,凤笙龙管更相催。

自身清风明月,刚道不须钱买,对此玉山颓。

水自东流去,猿自夜声哀。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押阳韵

太行有盘谷,隐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则声名利泽,不遇采山钓水,何似两俱忘。

谁解盘中趣,与酒为歌章。

问何如,盘之乐,乐无央。

远驱虎豹,蛟龙于此亦潜藏。

盘土可耕可稼,盘水可沿可濯,饮食寿而康。

膏车秣吾马,从子以徜徉。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华裾织翡翠,金辔闹珑璁。

宝蹄轻稳,香尘满地骤隆隆。

云是东京才子,名擅文章钜伯,一世独推雄。

高盖拥宾从,下马气如虹。

运元精,钟神秀,贯当中。

磊磊落落,二十八宿列心胸。

前殿当年奏赋,笔补天工造化,声价欲摩空。

却笑庞眉客,垂翅附冥鸿。


水调歌头(宋·林正大)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

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

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望极潇湘。

骚人与迁客,览物兴尤长。

锦鳞游,汀兰郁,水鸥翔。

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

皓月浮金千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

忧乐有谁会,宠辱两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