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青玉案词谱
青玉案 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中原音韵》注:双调;《太和正音谱》注:高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韩淲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句,名《西湖路》。

青玉案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惟有春知处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此调以贺词、苏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若张炎词之叠韵,李弥逊、吴潜、胡铨词之添字,李清照词之句法小异,曹组词之句法小异、又添字,毛词别首之摊破句法,赵长卿词之减字,赵词别首之句读参差,皆变体也。但诸词中,有前段第二句六字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六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六字不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亦有前段第二句五字者;又有前后段第五句或押韵,或不押韵者。各以类列,庶不混淆。 此调后段第二句,例作拗句,如欧阳修词“争似家山见桃李”,程垓词“别后谁吟倚楼句”,高观国词“入画遥山翠分黛”,吴文英词“不忍轻飞送残照”,南北宋人皆然。 又,此调后段起句,宋词俱仄平仄仄平平仄,惟黄庭坚“烟中一线”词,“别恨朝朝连暮暮”,恨字、上暮字俱仄声,朝朝二字俱平声;第二句,宋词俱仄仄平平仄平仄,惟曹冠“烟村茂樾”词,“枝上莺歌如解劝”,如字平声,解字仄声;前后段第三句,宋词俱仄仄平平平仄仄,惟石孝友词,“翦翦霜风落平野”、“别后知他为何也”,落字、为字俱仄声,平字、何字俱平声。此等句法,宋人间一为之,非定格也,若汇参入图,恐失此调本体,故但详注以备考证,谱内可平可仄,悉校所采诸词。

又一体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苏 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 谴黄耳 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 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 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不押韵,宋、元词如此填者甚多。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李弥逊

  杨花尽教难拘管 也解趁 飞红伴 骢马无情人渐远 沙平浅渡 雨湿孤村 何处长亭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欲凭桃叶传春怨 莫不似 斜风倩双燕 纵得书来春又换 只将心事 分付眉尖 寂寞梨花院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即苏词体,惟后段第二句八字异。《松隐集》曹勋词二首,正与此同,但曹词前后段第三句“趁得梅花先春到”、“正怕和风都开了”,俱作拗句。 按,此词前后段第五句第四字,俱用平声,又与诸家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毛 滂

  芙蕖花上濛濛雨 又冷落 池塘暮 何处风来摇碧户 卷帘凝望 淡烟疏柳 翡翠穿花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玉京人去无由驻 忍独在 凭阑处 试问绿窗秋到否 可人今夜 新凉一枕 无计相分付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五句,俱不用韵,与苏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宋有吕渭老、王炎、沈端节诸词可校。 元顾德辉词,亦填此体,惟换头句“红入花腮青入萼”,两入字俱仄声,腮字平声。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史达祖

  蕙花老尽离骚句 绿染遍 江头树 日午酒消听骤雨 青榆钱小 碧苔钱古 难买东君住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官河不碍遗鞭路 被芳草 将愁去 多定红楼帘影暮 兰灯初上 夜香初炷 犹自听鹦鹉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五句用韵,与贺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宋有黄公绍词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一叠韵 张 炎

  万红梅里幽深处 甚杖屦 来何暮 草带湘香穿水树 尘留不住 云留却住 壶内藏今古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独清懒入终南去 有忙事 修花谱 骑省不须重作赋 园中成趣 琴中得趣 酒醒听风雨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与史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多押一韵,第五句用叠韵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吴 潜

  人生南北如歧路 惆怅方回断肠句 四野碧云秋日暮 苇汀芦岸 落霞残照 时有鸥来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一杯渺渺怀今古 万事悠悠付寒暑 青箬绿蓑便野处 有山堪采 有溪堪钓 归计聊如许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即苏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亦作七字异。按,张榘词,前段第二句“秋在黄花羞涩处”,正与此同,但羞字平声,涩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六十九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胡 铨

  宜霜开尽秋光老 感动节物愁多少 尘世难逢开口笑 满林风雨 一江烟水 飒爽惊吹帽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玉堂金马何须到 且斗取 尊前玉山倒 燕寝香清官事了 紫萸黄菊 皂罗红袂 花与人俱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亦苏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八字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李清照

  征鞍不见邯郸路 莫便匆匆归去 秋风萧条何以度 明窗小酌 暗灯清话 最好流连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相蓬各自伤迟暮 犹把新诗诵奇句 盐絮家风人所许 如今憔悴 但余双泪 一似黄梅雨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即苏词体,惟前段第二句六字不折腰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 酒旗沙岸 一簇渔樵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 回头漫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 一声征雁 半窗残月 总是离人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与李清照词同,惟后段第二句八字异。按,曹词别首,前段第二句“在家纵贫亦好”,后段第二句“正思乡、惊时梦初觉”,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毛 滂

  今宵月好来同看 月未落 人还散 把手留连帘儿畔 含羞和恨转娇盼 任花映 春风面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相思不用宽金钏 也不用 多情似玉燕 问取婵娟学长远 不必清光夜夜见 但莫负 团圆愿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前段第二句六字,后段第二句八字,与李弥逊词同,惟前后段第四、五句减一字,作七字一句,两结添一字,俱作六字句异。 又按,前后段第三句第六字用平声,俱作拗体。所谓宋人间一为之,原非定格也,至第四句前后平仄亦不同,惜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赵长卿

  恍如辽鹤归华表 阅尽人间巧 天乞一堂山对绕 微波不动 岸巾时照 照见星星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舞风荷盖从敧倒 碧树生凉自天杪 谁识元龙胸次浩 骑鲸欲去 引杯独啸 醉眼青天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即贺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五字异。按,赵词别首,前段第一、二句“结堂雄占云烟表,万象争呈巧”,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段五句四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 赵长卿

  梅黄又见纤纤雨 客里情怀两眉聚 何处烟村啼杜宇 劝人归去早思家 转听得 声声苦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利名萦绊何时住 恼乱愁肠成万缕 满眼兴亡知几许 不如寻个 老松石畔 作个柴门户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三句,与吴潜词同,前结两句,与毛滂“今宵月好”词同,但少押一韵;后结三句,仍照苏词体填,句读参差,亦变调也,采以备体。 按,后段第二句,不作拗体,亦与诸家异。
历代作品
共172,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续上)
长筌子 (1首)
顾阿瑛 (1首)
元好问 (4首)
张可久 (1首)
无名氏 (1首)
王恽 (1首)
马钰 (1首)
文征明 (1首)
朱彝尊 (1首)
近现代
王国维 (2首)
青玉案(元·长筌子)

瞥然悟得长生路。

平坦无来去。

万法圆融超六度。

威音那畔,几人曾到,别有逍遥处。

灵明国内绝朝暮。

谁荐当头这一句。

木马嘶风泥牛许。

慈云广布,法雷高震,密洒禅天雨。


青玉案(元·顾阿瑛)

彦成以他故去,作此怀之

春寒侧侧春阴薄。

整半月,春萧索。

旭日朝来升屋角。

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红入花腮青入萼。

尽不爽花期约。

可恨狂风空做恶。

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青玉案(元·元好问)

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春将去。

花落花开春几度。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

欲写幽怀恨无句。

九十花期能几许。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青玉案(元·元好问)

熙春台下花无数。

红紫映桃溪路。

蝶往蜂来知几许。

翠筠亭外,绿杨堤畔,时听娇莺语。

绮筵罗列开尊俎。

总是神仙侣。

竟举笙歌驰玉醑。

介公眉寿,年年此日,长与花为主。


青玉案(元·元好问)

虾须帘上铜钩小。

玳瑁□,轻寒绕。

红叶微香侵语笑。

金钗珠履,凤箫鼓,疑是蓬莱岛。

萱堂日日春生貌。

嫩绿依然鬓边好。

赋□修龄应不少。

年年长见,画堂□宴,楼外青袍草。


青玉案 代赠钦叔所亲乐府郓生(元·元好问)

苎萝坊里青骢驻。

爱鹦鹉、垂帘语。

一捻娇春能几许。

寒梅欲动,小桃初放,恰是关心处。

西城流水东城雨。

绿叶成阴惯相误。

只恐韶华容易去。

一声金缕,一卮芳酒,且为花枝住。


青玉案 春思(元·张可久)

柳眠花困春如醉。

人比年时更憔悴。

珊枕香寒风半被。

夜长无眠,日高未起。

深掩屏山翠。

鬟儿只道忺春睡。

才说相思那人讳。

暖玉松松珠约臂。

卦钱摇遍,帕罗揉碎。

几点桃花泪。


青玉案(元·无名氏)

无为大道人难晓。

只为工夫少。

猛悟回光常返照。

三田之内,六府之中,尘垢频频扫。

诸缘断处清怀抱。

一点虚灵自耀。

认得玄元清静道。

百关调畅,一性圆明,得出游仙岛。


青玉案 赋紫金沙(元·王恽)

绿阴暗尽西城树。

人总道、春归去,袅袅柔条高几许。

绛灯闪烁,翠云萦护。

元有留春处。

金尊未厌倾芳醑。

醉墨题诗要香露。

蝴蝶飞来何栩栩。

向人有意,绕阑翻舞。

似约花闲住。


青玉案 赠染何先生(元·马钰)

无涯火院常笼罩。

似醉梦,难分晓。

卖弄惺惺非耍俏。

争财竞气,恋妻男,算到底,终须掉。

譬似无常坑窖了。

便急急,搜玄妙。

固养灵根真火燎。

澄澄湛湛,证元初,大药就,天书诏。


青玉案(明·文征明)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

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殢,悄无人至还凝伫。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

不受些儿暑。


青玉案(清·朱彝尊)

湾头分手盈盈步,潜约到西湖住。

苏小门前芳草渡。

依稀曾记,小楼深巷,尽是销魂处。

到来忽下前溪路,月黑频催送柔橹。

及到前溪人又去。

游丝落絮,春来无定,总被东风误。


青玉案(近现代·王国维)

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

醉后不堪仍吊古。

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

算是人生赢得处。

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螀语。


青玉案(近现代·王国维)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

日日沧浪亭畔路。

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

可怜愁与闲俱赴。

待把尘劳截愁住。

灯影幢幢天欲曙。

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