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青玉案词谱
青玉案 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中原音韵》注:双调;《太和正音谱》注:高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韩淲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句,名《西湖路》。

青玉案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楼花院 绮窗朱户 惟有春知处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知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


此调以贺词、苏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若张炎词之叠韵,李弥逊、吴潜、胡铨词之添字,李清照词之句法小异,曹组词之句法小异、又添字,毛词别首之摊破句法,赵长卿词之减字,赵词别首之句读参差,皆变体也。但诸词中,有前段第二句六字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六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六字不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亦有前段第二句五字者;又有前后段第五句或押韵,或不押韵者。各以类列,庶不混淆。 此调后段第二句,例作拗句,如欧阳修词“争似家山见桃李”,程垓词“别后谁吟倚楼句”,高观国词“入画遥山翠分黛”,吴文英词“不忍轻飞送残照”,南北宋人皆然。 又,此调后段起句,宋词俱仄平仄仄平平仄,惟黄庭坚“烟中一线”词,“别恨朝朝连暮暮”,恨字、上暮字俱仄声,朝朝二字俱平声;第二句,宋词俱仄仄平平仄平仄,惟曹冠“烟村茂樾”词,“枝上莺歌如解劝”,如字平声,解字仄声;前后段第三句,宋词俱仄仄平平平仄仄,惟石孝友词,“翦翦霜风落平野”、“别后知他为何也”,落字、为字俱仄声,平字、何字俱平声。此等句法,宋人间一为之,非定格也,若汇参入图,恐失此调本体,故但详注以备考证,谱内可平可仄,悉校所采诸词。

又一体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苏 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 谴黄耳 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 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 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不押韵,宋、元词如此填者甚多。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李弥逊

  杨花尽教难拘管 也解趁 飞红伴 骢马无情人渐远 沙平浅渡 雨湿孤村 何处长亭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欲凭桃叶传春怨 莫不似 斜风倩双燕 纵得书来春又换 只将心事 分付眉尖 寂寞梨花院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即苏词体,惟后段第二句八字异。《松隐集》曹勋词二首,正与此同,但曹词前后段第三句“趁得梅花先春到”、“正怕和风都开了”,俱作拗句。 按,此词前后段第五句第四字,俱用平声,又与诸家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毛 滂

  芙蕖花上濛濛雨 又冷落 池塘暮 何处风来摇碧户 卷帘凝望 淡烟疏柳 翡翠穿花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玉京人去无由驻 忍独在 凭阑处 试问绿窗秋到否 可人今夜 新凉一枕 无计相分付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五句,俱不用韵,与苏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宋有吕渭老、王炎、沈端节诸词可校。 元顾德辉词,亦填此体,惟换头句“红入花腮青入萼”,两入字俱仄声,腮字平声。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史达祖

  蕙花老尽离骚句 绿染遍 江头树 日午酒消听骤雨 青榆钱小 碧苔钱古 难买东君住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官河不碍遗鞭路 被芳草 将愁去 多定红楼帘影暮 兰灯初上 夜香初炷 犹自听鹦鹉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五句用韵,与贺词同,惟后段第二句作六字折腰句法异。宋有黄公绍词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一叠韵 张 炎

  万红梅里幽深处 甚杖屦 来何暮 草带湘香穿水树 尘留不住 云留却住 壶内藏今古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独清懒入终南去 有忙事 修花谱 骑省不须重作赋 园中成趣 琴中得趣 酒醒听风雨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与史词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多押一韵,第五句用叠韵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吴 潜

  人生南北如歧路 惆怅方回断肠句 四野碧云秋日暮 苇汀芦岸 落霞残照 时有鸥来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一杯渺渺怀今古 万事悠悠付寒暑 青箬绿蓑便野处 有山堪采 有溪堪钓 归计聊如许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即苏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亦作七字异。按,张榘词,前段第二句“秋在黄花羞涩处”,正与此同,但羞字平声,涩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六十九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胡 铨

  宜霜开尽秋光老 感动节物愁多少 尘世难逢开口笑 满林风雨 一江烟水 飒爽惊吹帽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玉堂金马何须到 且斗取 尊前玉山倒 燕寝香清官事了 紫萸黄菊 皂罗红袂 花与人俱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亦苏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八字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李清照

  征鞍不见邯郸路 莫便匆匆归去 秋风萧条何以度 明窗小酌 暗灯清话 最好流连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相蓬各自伤迟暮 犹把新诗诵奇句 盐絮家风人所许 如今憔悴 但余双泪 一似黄梅雨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即苏词体,惟前段第二句六字不折腰异。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 酒旗沙岸 一簇渔樵市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 回头漫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 一声征雁 半窗残月 总是离人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与李清照词同,惟后段第二句八字异。按,曹词别首,前段第二句“在家纵贫亦好”,后段第二句“正思乡、惊时梦初觉”,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毛 滂

  今宵月好来同看 月未落 人还散 把手留连帘儿畔 含羞和恨转娇盼 任花映 春风面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相思不用宽金钏 也不用 多情似玉燕 问取婵娟学长远 不必清光夜夜见 但莫负 团圆愿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前段第二句六字,后段第二句八字,与李弥逊词同,惟前后段第四、五句减一字,作七字一句,两结添一字,俱作六字句异。 又按,前后段第三句第六字用平声,俱作拗体。所谓宋人间一为之,原非定格也,至第四句前后平仄亦不同,惜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赵长卿

  恍如辽鹤归华表 阅尽人间巧 天乞一堂山对绕 微波不动 岸巾时照 照见星星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舞风荷盖从敧倒 碧树生凉自天杪 谁识元龙胸次浩 骑鲸欲去 引杯独啸 醉眼青天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即贺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五字异。按,赵词别首,前段第一、二句“结堂雄占云烟表,万象争呈巧”,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八字,前段五句四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 赵长卿

  梅黄又见纤纤雨 客里情怀两眉聚 何处烟村啼杜宇 劝人归去早思家 转听得 声声苦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利名萦绊何时住 恼乱愁肠成万缕 满眼兴亡知几许 不如寻个 老松石畔 作个柴门户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三句,与吴潜词同,前结两句,与毛滂“今宵月好”词同,但少押一韵;后结三句,仍照苏词体填,句读参差,亦变调也,采以备体。 按,后段第二句,不作拗体,亦与诸家异。
历代作品
共172,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辛弃疾 (1首)
陆游 (1首)
陈亮 (1首)
陈允平 (1首)
韩淲 (1首)
高观国 (1首)
黄公度 (1首)
黄公绍 (1首)
黄庭坚 (1首)
党怀英 (1首)
党怀英 (1首)
刘诜 (1首)
完颜璹 (1首)
尹志平 (4首)
张弘范 (1首)
张野 (1首)
李孝光 (1首)
王丹桂 (1首)
王哲 (2首)
王处一 (3首)
王沂 (1首)
程文海 (2首)
袁士元 (1首)
谭处端 (1首)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宋·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

老惯人间齐得丧。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

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青玉案(宋·陈亮)

武陵溪上桃花路。

见征骑、匆匆去。

嘶入斜阳芳草渡。

读书窗下,弹琴石上,留得销魂处。

落花冉冉春将暮。

空写池塘梦中句。

黄犬书来何日许。

辋川轻舸,杜陵尊酒,半夜灯前雨。


青玉案(宋·陈允平)

凉亭背倚斜阳树。

过几阵、菰蒲雨。

自棹轻舟穿柳去。

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

妾家住在鸳鸯浦。

妾貌如花被花妒。

折得花归娇厮觑。

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


青玉案(宋·韩淲)

苏公堤上西湖路。

柳外跃、青骢去。

多少韶华惊暗度。

南山游遍,北山归后,总是题诗处。

如今老矣伤春暮。

泽畔行吟漫寻句。

落拓情怀空自许。

小园芳草,短篱修竹,点点飞花雨。


青玉案(宋·高观国)

平生似欠西湖债。

每拼了、金貂解。

妩媚烟云多变态。

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

玉京相接蓬壶界。

入画遥山翠分黛。

苏小不来时节改。

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青玉案(宋·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

回首高城音信阻。

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

欲倩归鸿分付与。

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青玉案(宋·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青玉案(宋·黄庭坚)

烟中一线来时路。

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

山胡新啭,子规言语。

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

忆我当年醉时句。

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

同卷西山雨。


青玉案(金·党怀英)

红莎绿蒻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

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

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

痛饮休辞今夕永。

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青玉案(元·党怀英)

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红纱绿蒻春风饼。

趁梅驿、来云岭。

紫桂岩空琼窦冷。

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

一瓯月露心魂醒。

更送清歌助清兴。

痛饮休辞今夕永。

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青玉案 和友人寿席(元·刘诜)

春来十日春多少。

扶路金钗试灯早。

旋剪寿幡飞蝶小。

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

种桃三千今余九,谁道桃花笑人老。

万事浮云如过鸟。

浣溪佳句,柴桑新酒,天地何时了。


青玉案(元·完颜璹)

冻云封却驼冈路。

有谁访、溪梅去。

梦里疏香风似度。

觉来惟见,一窗凉月,瘦影无寻处。

明朝画笔江天暮。

定向渔蓑得奇句。

试问帘前深几许。

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帘纤雨。


青玉案(元·尹志平)

群魔散尽真何乱。

万事无萦绊。

一点光同青玉案。

纤尘不挂,永无障碍,得见虚空面。

劝君早把尘情拚。

下手速修转头晚。

前有风波深不浅。

神舟稳驾,云朋相伴,笑指芦花岸。


青玉案(元·尹志平)

心头远恶常修善。

自得真方便。

至道夷然容易见。

目前端正,是非休论,堪作长生伴。

玄言悟彻无分辩。

默默颐真内光现。

保养神丹成九转。

化身空外,六铢天赐,换了如今面。


青玉案(元·尹志平)

浮华莫恋心归道。

渐得通玄妙。

清静功圆心地了。

高登彼岸,清凉永占,更没闲烦恼。

长春真境仙无老。

咫尺洞天谁能到。

心上尘清都一扫。

琳宫仙院,乘风清兴,游宴蓬莱岛。


青玉案 自遣(元·尹志平)

扬眉瞬目分明露。

认得元来处。

清静无为香满炷。

十方通彻,遍闻三界,一任年将暮。

些儿妙处堪人顾。

关外栖真忘来去。

更有云霞三四侣。

清吟野兴,固穷乐道,此外非他取。


青玉案 寄仲泽(元·张弘范)

西风天际征鸿去。

问曾过、燕山路。

叶落虚庭空绿树。

一川秋意,满怀愁绪。

楼外潇潇雨。

天涯望断行云暮。

好著蛮笺寄情句。

底是相思断肠处。

吟风赋月,论文说剑,无个知音侣。


青玉案 戊戌元宵客京师赋(元·张野)

千门夜色霏香雾。

又春满、朝天路。

回首旧游谁与语。

金波影里,水晶帘下,总是关心处。

征衫着破愁成缕。

留滞京尘甚时去。

旅馆萧条情最苦。

灯无人点,酒无人举。

睡也无人觑。


青玉案(元·李孝光)

儿童齐唱民安作,问底事、来何暮。

酷似当年廉叔度。

春风千里,□□□□,绿到棠阴处。

玉壶清贮金茎露。

翻向人间作霖雨。

今日东瓯成乐土。

清都虎豹,借恂无计,衮职须君补。


青莲池上客 本名青玉案赠乌林答德润(元·王丹桂)

而今既悟尘劳苦。

已是身遭遇。

屏弃浮华宜朴素。

常怀柔弱,莫生贪妒。

言行须相副。

闲中不起闲思虑。

自得玄中妙玄趣。

营养三田无旦暮。

阴消阳长,气凝丹结,方称全真侣。


青玉案(元·王哲)

既要修持心不晓。

这火院须先跳。

猛把家缘都不要。

元初一点,认来真所,做个惺惺了。

欲要妻男固处妙。

且只在红尘罩。

节色微财应事俏。

慈悲广施作均乎也,决定分分晓。


青玉案 缘化子弟(元·王哲)

锁户真成了。

百朝甚惺洒。

冰餐非苟且,玄妙就中超,亸马眸粘惹。

恩爱俱齐舍。

闲游冶。

教余同幽雅。

仙子共成修,写马明星下。


青玉案 初宣作(元·王处一)

奉宣请住天长观。

圣语何曾断。

特赐恩童为管伴。

随机赏宴。

百端严备,举上云霞唤。

玉楼金殿空中满。

万象相交贯。

一颗明珠光灿烂。

瑶池仙会,万神都聚,永永居霄汉。


青玉案 诏赴太清宫普天醮作(元·王处一)

上天容许清贫汉。

随处香风散。

万祸千灾真不乱。

宁心行教,普开心月,了悟回光看。

太清宫下重游玩。

万事俱无绊。

仰答皇恩酬本愿。

逍遥回步,密州安化,复隐元居观。


青玉案 第三宣作(元·王处一)

自从得遇真空伴。

独把顽心锻。

现出天如青玉案。

神宫起火,内丹光满。

了性真无乱。

三宣赐紫天长观。

一阐清风岸。

扫荡妖灵无打算。

十方三界,化生清净,天外无拘管。


青玉案 送温叔刚之解州军司幕官(元·王沂)

东风扑面飘红雨。

正杜宇,催春去。

马首西山青半缕。

汾阴箫鼓。

晋阳烟树。

总是消魂处。

芙蓉绿水佳宾主。

赌酒金钱□更数。

若见东皋烦寄语。

山林真味,醉乡天趣。

待我平分取。


青玉案 寿赵方塘学士五月五日(元·程文海)

昌阳初荐长生醑。

又好日、逢重五。

绿鬓神仙家玉署。

每年今日,彩鸾齐驾,排日欢初度。

今年天上恩荣异。

道寿也、还他富。

细葛香罗难比数。

醺醺醉了,卿卿一笑,巧结同心缕。


青玉案 寿赵定宇(元·程文海)

梅花杯酒年年早。

有个诗人未老。

恰则蛾眉新月巧。

人间春信,水边仙影,共约今宵到。

少年回首却休道。

算只有、红泉快幽抱。

赢得池塘闲梦草。

堂开二乐,客添一笑。

长似梅花好。


青玉案 饯李州判为鄞县监病假摄政归(元·袁士元)

江城十月春犹小。

问解印、何须早。

鄞水长官清健了。

争如归去,长汀风月,依旧平分好。

谪仙襟度人间少。

留借无缘意频悄。

近种棠阴犹草草。

会看他日,腰金衣紫,五马来蓬岛。


青玉案 喝马(元·谭处端)

师真引入修行路。

默默无言句。

慢慢持修归真素。

般般返照尽成空,马儿悟。

证内外无尘虑。

真清真净投真处。

细细搜寻妙玄趣。

勘破浮华清虚做。

降魔剑断孽缘休,马儿度。

步步入长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