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清平乐词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句《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 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赵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 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历代作品
共54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续上)
王安中 (3首)
王安石 (1首)
王灼 (2首)
王观 (2首)
石孝友 (6首)
程垓 (4首)
胡铨 (1首)
苏庠 (1首)
苏轼 (1首)
范成大 (2首)
葛立方 (1首)
蔡伸 (3首)
袁去华 (6首)
破子清平乐/清平乐(宋·王安中)

烟云千里。一抹西山翠。

碧瓦红楼山对起。楼下飞花流水。

锦堂风月依然。后池莲叶田田。

缥缈贯珠歌里,从容倒玉尊前。


清平乐(宋·王安中)

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

占取帘疏花密处。把酒听歌金缕。

斜风轻度浓香。闲情正与春长。

向晚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催觞。


清平乐(宋·王安中)

花枝攲晚。过雨红珠转。

欲共东君论缱绻。繁艳休将风卷。

归来凝思闲窗。寒花莫□微觞。

解慢不成幽梦,燕泥惊落雕梁。


清平乐(宋·王安石)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

阒寂幽居实潇洒。是处绿娇红冶。

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

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


清平乐(宋·王灼)

坠红飘絮。收拾春归去。

长恨春归无觅处。心事顾谁分付。

卢家小苑回塘。于飞多少鸳鸯。

纵使东墙隔断,莫愁应念王昌。


清平乐(宋·王灼)

东风归早。已绿瀛洲草。

紫殿红楼春正好。杨柳半和烟袅。

玉舆遍绕花行。初闻百啭新莺。

历历因风传去,千门万户春声。


清平乐(宋·王观)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

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

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清平乐(宋·王观)

宜春小苑。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清平乐(宋·石孝友)

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

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

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

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清平乐(宋·石孝友)

见时怜惜。不见时思忆。

花柳光阴都瞬息。□把光阴虚掷。

才郎妾貌相当。有些似欠商量。

看你忔憎模样,更须著我心肠。


清平乐(宋·石孝友)

醉红宿翠。髻亸乌云坠。

管是夜来不得睡。那更今朝早起。

春风满搦腰枝。阶前小立多时。

恰恨一番雨过,想应湿透鞋儿。


清平乐(宋·石孝友)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

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

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

借使严陵知道,祗应笑问东风。


清平乐(宋·石孝友)

霁光摇目。春入郊原绿。

残雪压枝堆烂玉。时闻枝间蔌蔌。

瘦藤细履平沙。醉中一任攲斜。

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


清平乐(宋·石孝友)

恼花风雨。断送春将暮。

底死留春春不住。那更送春归去。

今朝且赋归与。明年春满皇都。

共泛桃花锦浪,与君同醉西湖。


清平乐(宋·程垓)

绿深红少。柳外横桥小。

双燕不知幽梦好。惊起碧窗春晓。

起来瞢多时。玉台金镜慵移。

多少春愁未说,却来闲数花枝。


清平乐(宋·程垓)

秋香谁买。散入琉璃界。

点缀小红全不碍。还却铅华余债。

夜来月底相期。一枝未觉香迟。

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清平乐(宋·程垓)

山城桃李。催促春无几。

日日为花须早起。犹□惜花无计。

阿谁留得春风。长教绕绿围红。

莫遣十分芳意,输他万点愁容。


清平乐(宋·程垓)

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

红烛照筵寒欲凝。时见筛帘玉影。

夜深明月笼纱。醉归凉面香料。

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清平乐(宋·胡铨)

深深花院。雨虐风饕遍。

只欠画屏并羽扇。谁领略春风面。

愁须诗酒相禁。少陵底事慵吟。

不是为梅牵兴,怕渠恼乱春心。


清平乐(宋·苏庠)

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

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

淮南丛桂小山。诗翁合得攀翻。

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清平乐(宋·苏轼)

清淮蜀汴。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平乐(宋·范成大)

何须轻举,上界多官府。

身似灵光长镇鲁。俯仰人间今古。

雨余帘卷江流,朱颜流映琼舟。

不假岗陵□寿,西山低似西楼。


清平乐(宋·范成大)

降嵩储昂,仙驭来尘表。

身佩安危人不老。化国风光长好。

功名南北天涯,欢声蛮峤胡沙。

草木何□□露,小春桃李都花。


清平乐(宋·葛立方)

文章惊世。半挹南宫第。

蟾窟澄辉天似洗。折得窅窊丹桂。

当年蓬矢生贤。流霞满祝长年。

更愿巨鳌连钓,枫宸第一胪传。


清平乐(宋·蔡伸)

南窗月满。绣被堆香暖。

苦恨春宵更漏短。应讶郎归又晚。

征帆初落桥边。迎门一笑嫣然。

今夜流霞共酌,何妨金盏垂莲。


清平乐(宋·蔡伸)

彩舟双橹。六月临平路。

小雨轻风消晚暑。绕岸荷花无数。

玉人璨枕方床。遥知待月西厢。

昨夜有情风月,今宵特地凄凉。


清平乐(宋·蔡伸)

明眸秀色。肌理凝香雪。

罗绮丛中标韵别。捧酒歌声清越。

不辞醉脸潮红。却愁归骑匆匆。

回首绿窗朱户,断肠明月清风。


清平乐(宋·袁去华)

春愁错莫。风定花犹落。

斗草踏青闲过却。乳燕鸣鸠自乐。

行人江北江南。满庭萱草毵毵。

且恁亡忧可矣,只他怎解宜男。


清平乐(宋·袁去华)

长条依旧。不似章台柳。

见客入来和笑走。腻脸羞红欲透。

桃花流水茫茫。归来愁杀刘郎。

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清平乐(宋·袁去华)

春衫袖窄。烛底横波溢。

困倚屏风无气力。故故停歌驻拍。

夜深满劝金杯。曲中偷送情来。

归去十分准拟,今宵梦里阳台。


清平乐(宋·袁去华)

移商换羽。花底流莺语。

唱彻秦娥君且住。肠断能消几许。

劝觥斜注微波。真情著在谁那。

只怕如今归去,酒醒无奈愁何。


清平乐(宋·袁去华)

嫩凉新霁。明月光如洗。

长笛一声烟际起。人在危楼独倚。

夜深风露娟娟。抱琴谁和流泉。

只有乘鸾仙子,见人愁绝无眠。


清平乐(宋·袁去华)

争妍占早。只有梅同调。

紫晕丁香青盖小。比似横枝更好。

日烘锦被熏香。老夫恼得颠狂。

把酒花前一笑,醉乡别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