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清平乐词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句《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 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赵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 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历代作品
共54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续上)
华幼武 (1首)
卫德嘉 (1首)
卫德辰 (1首)
叶衡 (1首)
周权 (2首)
张弘范 (4首)
张野 (2首)
徐再思 (1首)
施可道 (1首)
曹伯启 (2首)
曹方父 (1首)
李俊明 (4首)
段成己 (2首)
沈禧 (4首)
洪希文 (1首)
王庭筠 (2首)
王沂 (1首)
清平乐 又和元翚春梦(元·华幼武)

晓莺声里。睡思酣犹美。

旖旎红娘冰雪体。洛女巫娥浮靡。

紫骝踏月嘶风。华裾织翠青葱。

归去一场春梦,空吟旧绿新红。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元·卫德嘉)

彩云飞断。愁思茫无岸。

落日平芜烟水漫。又见去年归雁。

琵琶旧曲难成。风流谁复如卿。

满耳碧梧秋雨,浔阳江上哀声。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元·卫德辰)

紫箫音断。睡起乌纱岸。

梦峡飞云空汗漫。又负一番秋雁。

捻沙尚拟圆成。风流不减耆卿。

怕听苍梧夜雨,等闲写入无声。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元·叶衡)

翠屏香断。梦绕潇湘岸。

旧曲不禁愁汗漫。分付秦筝斜雁。

吴笺赋恨难成。丹青恼杀苏卿。

一片碧梧苍石,谁教写出秋声。


清平乐(元·周权)

南楼剧饮,梦到清虚府。

曲听霓裳难记谱。缥缈白鸾飞舞。

桂花枝上秋光。翠云影里疏黄。

殿冷姮娥不闭,人间散与清香。


清平乐 怀古(元·周权)

残山剩水,陌上多尘土。

此地当时分汉楚。俯仰几番今古。

暮云野树苍茫。秋风荒草沙场。

极目寒鸦归外,数家篱落斜阳。


清平乐(元·张弘范)

天南地北。何日兵尘息。

四海升平归老忆。凤远岐山空碧。

衣冠滚滚争春。谁能卧辙攀轮。

一剑风云未遂,几回怒发冲巾。


清平乐(元·张弘范)

穷冬冷落。客思添萧索。

浊酒沽来须强酌。要把闲愁推却。

时间荣辱何惊。胸中气象休更。

且匣风云长剑,天容两鬓青青。


清平乐(元·张弘范)

高眠窗北。偃卧喧雷息。

依约关山归路忆。梦绕池塘春碧。

功名负我青春。匆匆日月奔轮。

且把琴书归去,山林道发儒巾。


清平乐(元·张弘范)

关河南北。有雁无消息。

落日楼头人正忆。啼鸟一声山碧。

莺莺燕燕争春。红尘马足车轮。

惟有新丰豪客,东风老泪沾巾。


清平乐 到洪寄新斋和前韵(元·张野)

别离心软。争似交情浅。

去路愁肠千百转。回首高城天远。

断云零雨西楼。落霞孤鹜南州。

应把归期约定,忍教划损搔头。


清平乐 和李御史春寒(元·张野)

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

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东风未软。

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犹掯霜痕。

天意因怜病起,故教迟吐清芬。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元·徐再思)

西风吹断。帆迥浔阳岸。

水影碧涵天影漫。倒印片云孤雁。

琵琶旧谱新成。舟中应有苏卿。

愁耳不堪重听,声声又复声声。


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元·施可道)

峡云飞断。锦石秋花岸。

犹记尊前情烂漫。脉脉慵移筝雁。

碧梧图子谁成。主人以墨为卿。

莫道凤枝栖老,西风长寄新声。


清平乐(元·曹伯启)

寄复初省郎,兼简希孟文友

情怀渺渺。客舍天将晓。

百虑攻心浑未了。不似漫郎多少。

人生傀儡棚中。此行那计西东。

指日云泥超异,重占口角春风。


清平乐 寄徐都司(元·曹伯启)

昨朝□诺。世事真难托。

旅舍淙淙冬雨恶。怎地觥筹交错。

东篱尚有花丛。他时不避悭风。

传语徐卿二子,佳怀足慰衰翁。


清平乐 碧梧苍石图(元·曹方父)

断肠肠断。愁满斜阳岸。

远水遥山情浩漫。春燕参差秋雁。

夜长闲梦空成。离魂不遇君卿。

月转梧桐有影,天高河汉无声。


清平乐 壬申岁六月十四日(元·李俊明)

满斟绿醑,劝我千金寿。

不住光阴催老丑。三十七年回首。

镜中白发无多。缺壶安用歌。

有志封侯万里,列仙不奈臞何。


清平乐 戏赠(元·李俊明)

城南归路,信马随车去。

家在白云楼下住。帘幕沈庭户。

不论天上人间。到头此债须还。

一枕行云梦觉。小楼却似巫山。


清平乐 闺重九宋翔卿席(元·李俊明)

黄花今后,才是秋光暮。

依旧满城风又雨。句引锦囊诗句。

东篱尚可重游。羡君来往风流。

莫惜尊前健倒,这回节去蜂愁。


清平乐 锦堂寿(元·李俊明)

青云得路,休叹功名误。

好在辋川堪画处。闻早抽身归去。

任他千丈风波。光阴酒消磨。

识破落花浮世,笑看金狄摩挲。


清平乐 送张君美经历之任安西幕(元·段成己)

鸡声戒晓。催上长安道。

宾幕雍容年正妙。人物风流温峤。

政成海泳江涵,门兰剩有余闲。

公事不妨行乐,春风韦杜城南。


清平乐 薛子余弄璋(元·段成己)

东君调度。错怨春迟暮。

一叶兰芽今始露。香满君家庭户。

抱看玉骨亭亭。精神秋水分明。

自是人间英物,不须更试啼声。


清平乐 上苑清芬(元·沈禧)

芳滋上苑。此际光风转。

刻玉攒金花宛宛。肯共蒿莱相溷。

甘于深谷潜藏。无言独抱幽香。

江海久无骚客,为谁犹待新霜。


清平乐 太湖月波(元·沈禧)

秋蟾澄皎。影落波心小。

三万六千何渺渺。倒浸玉京瑶岛。

姮娥笑倚栏干。素鸾飞处光寒。

唤起谪仙同玩,浩歌激碎狂澜。


清平乐 题扇小景(元·沈禧)

平湖渺渺。一叶扁舟小。

荡漾不须频举棹。观尽云山多少。

问渠乐意如何。平生惯识烟波。

载却月明归去,数声欸乃清歌。


清平乐 题渔父图(元·沈禧)

烟波深处。占断溪山趣。

逢着忘机闲伴侣。旋斫锦鳞烹煮。

隔船相唤相呼。瓮头酒尽须沽。

醉后都忘尔汝,生来不识荣枯。


清平乐 风车(元·洪希文)

风随车走。唤做天公否。

试运州犁高下手。砂砾糠秕前后。

谁言天籁难移。即今神柄谁持。

若问红炉点雪,从来理欲分歧。


清平乐 应制(元·王庭筠)

琼枝瑶月。帘卷黄金阙。

宫鬓蛾儿双翠叶。点缀离南闹雪。

东风扇影低还。红云不隔天颜。

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清平乐 赋杏花(元·王庭筠)

今年春早。到处花开了。

只有此枝春恰到。月底轻颦浅笑。

风流全似梅花。承当疏影横斜。

梦想双溪南北,竹篱茅舍人家。


清平乐 春去(元·王沂)

宿酲初醒。袅袅吟鞭影。

蜀道秦川行路永。罗袖残香消尽。

清明寒食匆匆。能消几日东风。

蝴蝶不知春去,画桥贪趁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