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清平乐词谱
清平乐 《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云: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句《醉东风》。

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 白

  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 时落银灯香灺 
  中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女伴莫话孤眠  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 宸游教在谁边 
  中仄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赵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赵长卿

  鸿来燕去  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 还无据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平平仄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 为予笑下愁城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结六字折腰。 柳永词前段结句“那特地柔肠断”,特字仄声。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李 白

  画堂晨起 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 皓色远迷庭砌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盛气光引炉烟 素影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 乱把白云揉碎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全用仄韵,与前词前仄后平者不同。
历代作品
共548,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续上)
晏殊 (7首)
曹勋 (6首)
曾觌 (2首)
朱敦儒 (6首)
朱淑真 (2首)
朱雍 (1首)
李之仪 (5首)
李弥逊 (5首)
清平乐(宋·晏殊)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

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

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宋·晏殊)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

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

暮去朝来节老,人生不饮何为。


清平乐(宋·晏殊)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清平乐(宋·晏殊)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

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

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宋·晏殊)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清平乐(宋·曹勋)

赵家燕燕。宜在昭阳殿。

春入馆娃深宫宴。秀色从来未见。

浅颦轻笑都宜。临风好是腰肢。

今夜松江归路,月明愁满清辉。


清平乐(宋·曹勋)

一春老病。空过春光永。

药鼎煎炉朝暮景。只是医方药性。

经旬日色云遮。山高寒透窗纱。

常恨檐头倾雨,犹能枕上看花。


清平乐(宋·曹勋)

风休雨罢。三五春寒夜。

翠额重帘何妨下。一炷非兰非麝。

红莲开遍吴宫。华灯小试房栊。

客里愁须强遣,从来我辈情钟。


清平乐(宋·曹勋)

秋凉破暑。暑气迟迟去。

最喜连日风和雨。断送凉生庭户。

晚来灯火回廊。有人新酒初尝。

且喜薄衾围暖,却愁秋月如霜。


清平乐(宋·曹勋)

春前别后。常是双眉皱。

生怕莺声催残漏。梦破闲衾堆绣。

又还玉露金风。秋声先到房栊。

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


清平乐(宋·曹勋)

去年春破。强半途中过。

日日篷窗眠了坐。饱听吴音楚些。

今年犹在天涯。客情触处思家。

柳密何人深院,竹疏特地桃花。


清平乐(宋·曾觌)

松姿不老。独立蓬莱杪。

风卷流苏香雾晓。又是江梅开了。

丹青早画麒麟。貂蝉自属王门。

闻道碧桃花绽,一枝枝祝千春。


清平乐(宋·曾觌)

艳苞初拆。偏借东君力。

上苑梨花风露湿。新染胭脂颜色。

玉人小立帘栊。轻匀媚脸妆红。

斜插一枝云鬓,看谁剩□春风。


清平乐(宋·朱敦儒)

春寒雨妥。花萼红难破。

绣线金针慵不作。要见秋千无那。

西邻姊妹丁宁。寻芳更约清明。

画个丙丁帖子,前阶后院求晴。


清平乐(宋·朱敦儒)

当初相见。君恨相逢晚。

一曲秦筝弹未遍。无奈昭阳人怨。

便教恩浅情疏。隔花空望金舆。

春晚不拈红粉,碧窗自录仙书。


清平乐(宋·朱敦儒)

乱红深翠。楼阁春风外。

胡蝶成团飞照水。睡鸭无人惊起。

身闲更觉身轻。酒壶歌扇随行。

芳草绿杨堤畔,一声初听啼莺。


清平乐(宋·朱敦儒)

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

冷澹仙人偏得道。买定西风一笑。

前身原是疏梅。黄姑点碎冰肌。

惟有暗香长在,饱参清露霏微。


清平乐(宋·朱敦儒)

多寒易雨。春事都相误。

愁过黄昏无著处。宝篆烧残香缕。

低鬟暗摘明珰。罗巾挹损残妆。

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


清平乐(宋·朱敦儒)

相留不住。又趁东风去。

楼外夕阳芳草路。今夜短亭何处。

杏花斜压阑干。朱帘不卷春寒。

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清平乐(宋·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宋·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清平乐(宋·朱雍)

雪开瑶径。素蕊迎春影。

楼上玉声三弄定。无奈幽香翻阵。

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流水残阳江上,清随月色低斜。


清平乐(宋·李之仪)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

旧曲不知何处奏。梦断空思纤手。

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

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清平乐(宋·李之仪)

西江霜后,万点暄晴昼。

璀璨寄来光欲溜。正值文君病酒。

画屏斜倚窗纱。睡痕犹带朝霞。

为问清香绝韵,何如解语梅花。


清平乐(宋·李之仪)

仙家庭院。红日看看晚。

一朵梅花挨枕畔。玉指几回拈看。

拥衾不比寻常。天涯无限思量。

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清平乐(宋·李之仪)

殷勤仙友。劝我千年酒。

一曲履霜谁与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来休叹尘劳。相逢难似今朝。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清平乐(宋·李之仪)

萧萧风叶。似与更声接。

欲寄明珰非为怯。梦断兰舟桂楫。

学书只写鸳鸯。却应无奈愁肠。

安得一双飞去,春风芳草池塘。


清平乐(宋·李弥逊)

烛花催晓。醉玉颓春酒。

一骑东风消息到。占得鳖头龙首。

长安去路骎骎。明朝跃马芳阴。

应是花繁莺巧,东君著意琼林。


清平乐(宋·李弥逊)

推愁何计。车下忘乘坠。

日上南枝春有意。已讶红酥如缀。

儿童缓整余杯。芒鞋午夜重来。

素面应憎月冷,真香不逐风回。


清平乐(宋·李弥逊)

长红小白。何处寻梅格。

日日南山云满额。暗老一分春色。

广平赋罢瑶香。细□花蕊商量。

留得笔端雨露,后来收拾群芳。


清平乐(宋·李弥逊)

断桥缺月。点点枝头雪。

画角吹残声未歇。早是一年春别。

寿阳弄粉成妆。柔肠结结丁香。

可怕真梅轻妒,游蜂说与何妨。


清平乐(宋·李弥逊)

一帘红雨。飘荡谁家去。

门外垂杨千万缕。不把东风留住。

旧巢燕子来迟。故园绿暗残枝。

肠断画桥烟水,此情不许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