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水调歌头词谱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 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 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 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历代作品
共93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续上)
李流谦 (1首)
李纲 (6首)
李訦 (1首)
杨万里 (1首)
杨冠卿 (4首)
杨炎正 (7首)
林淳 (4首)
梁大年 (1首)
梅坡 (1首)
毛并 (5首)
水调歌头(宋·李流谦)

江涨解网雨,衣润熟梅天。

高人何事,乘兴来寄五湖船。

才听咚咚叠奏,呕轧撸声声齐发,几别故州山。

转盼青楼杪,已在碧云端。

渡头月,临晚霁,泊清湾。

水空天静,高下相应总团圞。

遥想吾家更好,尽唤儿曹泛扫,欣赏共婵娟。

应念思归客,对此不成眠。


水调歌头(宋·李纲)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

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

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

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

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

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

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

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水调歌头(宋·李纲)

秋杪暑方退,清若玉壶冰。

高楼对月,天上宫殿不曾扃。

散下凄然风露,影照江山如昼,浑觉俗缘轻。

弋者欲何慕,鸿羽正冥冥。

世间法,唯此事,最堪凭。

太虚心量,聊假梨枣制颓龄。

但使心安身健,静看草根泉际,吟蚓与飞萤。

一坐小千劫,无念契无生。


水调歌头(宋·李纲)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

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

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

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

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

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

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水调歌头(宋·李纲)

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

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

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吐试龙巾。

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

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

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

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

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


水调歌头(宋·李纲)

律吕自相召,韶頀不难谐。

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

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

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

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

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

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


水调歌头(宋·李纲)

花径不曾扫,蓬户为君开。

元戎小队,清晓佳客与同来。

我为衰迟多病,且恁浇花艺药,随分葺池台。

多谢故人意,迂访白云隈。

暮春月,修禊事,会兰斋。

一觞一咏,何愧当日畅幽怀。

况是茂林修竹,映带清流湍激,山色碧崔嵬。

勿复叹陈迹,且为醉金杯。


水调歌头(宋·李訦)

足迹半天下,家说在琼州。

往来无定,蓬头垢面任憎嫌。

挥扫笔头万字,贯穿胸中千古,不记受生年。

海角一相遇,缘契似从前。

钟离歌,吕公篆,醉张颠。

恍如赤城龙凤,来过我鲸仙。

笑我未离世网,不染个中尘土,饥食困来眠。

拟问君家祖,兜率乐天天。


水调歌头(宋·杨万里)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水调歌头(宋·杨冠卿)

曳杖罗浮去,辽鹤正南翔。

青鸾为报消息,岩壑久相望。

无奈渔溪欸乃,唤起苹洲昨梦,风雨趁归航。

万里家何许,天阔水云长。

历五湖,转湘楚,下三江。

兴亡千古余恨,收拾付诗囊。

重到然犀矶渚,不见骑鲸仙子,客意转凄凉。

举酒酹江月,襟袖泪淋浪。


水调歌头(宋·杨冠卿)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

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

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水调歌头(宋·杨冠卿)
  押尤韵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

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

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

功名年少余事,雕鹗几横秋。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

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水调歌头(宋·杨冠卿)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

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

醉倚舵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

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

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

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

桂棹桃溪归后,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

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水调歌头(宋·杨炎正)

把酒对斜阳,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情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渔翁。

故园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水调歌头(宋·杨炎正)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

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

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

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

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

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

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此尘寰。

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


水调歌头(宋·杨炎正)
  押尤韵

一笛起城角,吹破小梅愁。

东风犹未,谁遣春信到吾州。

闻得东来千骑,鼓舞儿童竹马,和气与空浮。

桃李未阴处,准拟种千头。

今太守,宋人物,晋风流。

政成谈笑,不妨高兴在南楼。

只恐蓬莱仙伯,合侍玉皇香案,难作寇恂留。

约住紫泥诏,凭轼且优游。


水调歌头(宋·杨炎正)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华。

半生湖海,谁念今日老还家。

独把瓦盆盛酒,自与渔樵分席,说伊政声佳。

竹马望尘去,倦客亦随车。

听熏风,清晓月,韵梅花。

人家十万,说尽炎热与咨嗟。

只恐棠阴未满,已有枫宸趣召,归路不容遮。

回首江边柳,空著旧栖鸦。


水调歌头(宋·杨炎正)
  押尤韵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

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

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

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

问君侯,今几日,到东州。

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

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

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水调歌头(宋·杨炎正)
  押尤韵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都把平生意气,只作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

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水调歌头(宋·杨炎正)

杖屦觅春色,行遍大江西。

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

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

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

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

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

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待公归。

回首腾王阁,空对落霞飞。


水调歌头(宋·林淳)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斋清昼余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鉴倒晴澜。

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

隘游人,喧鼓吹,杂歌欢。

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

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


水调歌头(宋·林淳)
  押尤韵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

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冷翠光浮。

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

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

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遇景且遨游。

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


水调歌头(宋·林淳)

疏水绕城郭,农利遍三山。

使君重本,雅志初不在游观。

化出玉壶境界,挥洒锦囊词翰,笔下涌波澜。

天巧无余蕴,意匠自舒闲。

拥鳌头,民同乐,颂声欢。

养花天气,云柔烟腻护朝寒。

桃李满城阴合,杨柳绕堤绿暗,幽鸟语间关。

似诉风光好,留与后人看。


水调歌头(宋·林淳)

螺水亘千古,鳌顶冠三山。

年丰帅阃尘静,栏槛纵遐观。

四望潮登浦溆,万顷绿浮原野,堤岸溢波澜。

畎浍皆沾足,日永桔槔闲。

肆华筵,鱼鸟乐,众宾欢。

良辰好景,年年莫放此盟寒。

且念新湖遗爱,莫作故园遐想,到处是乡关。

勋业知非晚,聊把镜频看。


水调歌头(宋·梁大年)

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

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

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

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

傲松筠,抚龟鹤,乐蓬壶。

斑衣戏舞,春满兰玉正森如。

却忆杜陵老子,因羡碧山学士,茅屋换银鱼。

何似温柔地,丝竹伴琴书。


水调歌头(宋·梅坡)

五月进农黍,三叶换阶蓂。

不知今夕何夕,嵩岳庆生申。

莲幕泮宫小试,花悬二车遍历,所至蔼芳声。

一札颁明诏,千里寄专城。

席方温,边报警,塞飞尘。

腹中数万兵甲,笑却狄人兵。

金印明年如斗,黄阁有人引类,阔步到公卿。

遥拜祝椿算,长愿侍枫宸。


水调歌头(宋·毛并)
  押尤韵

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

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

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

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

艳神仙,轰鼓吹,引遨头。

文章太守,此时宾从敌应刘。

回首生平旧事,未减当年风月,一醉为君酬。

明日朝天去,空复想风流。


水调歌头(宋·毛并)
  押庚韵

十载刘夫子,名过庾兰成。

人人争看,角犀今喜试丰盈。

倾耳新诗千首,妙处端须击节,金石破虫声。

此士难复得,黄口闹如羹。

忆年少,游侠窟,戏荆卿。

结交投分,驰心千里剧摇旌。

我老公方豪健,傥许相从晚岁,慷慨激中情。

洗眼功名会,一箭取辽城。


水调歌头(宋·毛并)

小筑百年计,雅志几人成。

乱山深处,烟雨面面对萦青。

巾屦方安吾土,花木仍供真赏,邻有阮嵇生。

岁月抛身外,尘事更无营。

鸟知归,云出岫,两忘情。

从渠华屋,回首烟草吊颓倾。

何似生涯才足,攲枕南窗北牖,醉梦落樵声。

更喜濯缨处,门外一江清。


水调歌头(宋·毛并)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

礧磈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

更学鸱夷子,一舸下东吴。

送公别,杯酒尽,少踌躇。

旧棠阴下,几人临路拥行车。

归近云天尺五,梦想经纶贤业,谈笑取单于。

为问苕溪水,留得此翁无。


水调歌头(宋·毛并)
  押尤韵

襟带大江左,平望见三州。

凿空遗迹,千古奇胜米公楼。

太守中朝耆旧,别乘当今豪逸,人物眇应刘。

此地一尊酒,歌吹拥貔貅。

楚山晓,淮月夜,海门秋。

登临无尽,须信诗眼不供愁。

恨我相望千里,空想一时高唱,零落几人收。

妙赏频回首,谁复继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