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水调歌头词谱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 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 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 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历代作品
共93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续上)
戴翼 (2首)
曾中思 (1首)
曾协 (2首)
曾宏正 (1首)
曾布 (7首)
朱熹 (3首)
李光 (4首)
李吕 (1首)
李处全 (8首)
李好古 (1首)
李廷忠 (1首)
水调歌头(宋·戴翼)

渤海卖刀剑,河汉洗戎兵。

千金六月一雨,万陇稼云横。

时节可人如许,天意开祥有在,申月岳生申。

五百岁初度,千万户欢声。

栋梁材,霖雨手,庙堂身。

日边褒玺已到,岂久试鱼城。

快上承明步武,展尽玉堂事业,再使旧毡青。

公寿更天远,鼻祖等长生。


水调歌头(宋·戴翼)

嵩岳周王佐,昴宿汉宗臣。

从来间世英杰,出则致升平。

况我皇华直指,元是福星出现,来此活生灵。

五百岁初度,十一郡欢忻。

挽西江,苏涸辙,洗尘埃。

笑谈顷刻间宜,宇宙变为春。

泽满赣川无限,福与崆峒齐耸,颂咏几多人。

潋滟一卮寿,愿早秉洪钧。


水调歌头(宋·曾中思)

有客泛轻舸,迤逦到桐庐。

山湾水曲,个中依约是仙区。

试唤清江渔父,为问来今往古,兴废事如何。

笑指寒烟里,此是子陵居。

汉光武,兴皇运,握乾符。

客星侵座,方见不与故人疏。

自是先生高尚,无限经纶才略,飘泛寄江湖。

凛凛亘千载,风月属樵渔。


水调歌头(宋·曾协)
  押真韵

今日复何日,欢动楚江滨。

紫泥来自天上,优诏起元臣。

想见傅岩梦断,记得金瓯名在,却念佩兰人。

永昼通明殿,曾听话经纶。

促归装,趋北阙,觐严宸。

玉阶陈迹如故,天笑一番新。

好借食间前箸,尽吐胸中奇计,指顾静烟尘。

九万云霄路,飞走趁新春。


水调歌头(宋·曾协)

日永向槐夏,绕屋树扶疏。

麦秋天气清润,设帨记生初。

新拜小君佳号,更过诸郎官舍,仍玩掌中珠。

乐事似今少,一笑倒双壶。

列山肴,烹野蔌,且欢娱。

鹿门远引,平生此志与君俱。

终向苕溪烟水,携手云庄风月,不践利名区。

功业看儿辈,相对老江湖。


水调歌头(宋·曾宏正)
  押阳韵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

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

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镇相望。

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惊龙卧,攀栖鹘,翳鸾凰。

秋爽一天凉露,桂子更飘香。

坐我水精宫阙,呼彼神仙伴侣,大杓挹琼浆。

主醉客起舞,今夕是何乡。


水调歌头(宋·曾布)

说良人滑将张婴。

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

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

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

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

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

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水调歌头(宋·曾布)

义城元靖贤相国,喜慕英雄士,赐金缯。

闻斯事,频叹赏,封章归印。

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

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

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

至今乐府歌咏。

流入管弦声。


水调歌头(宋·曾布)

袖笼鞭敲镫。

无语独闲行。

绿杨下、人初静。

烟澹夕阳明。

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盻,不胜娇软倚银屏。

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咿哑声里,细说深情。

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水调歌头(宋·曾布)

魏豪有冯燕,年少客幽并。

击球斗鸡为戏,游侠久知名。

因避仇、来东郡。

元戎留属中军。

直气凌貔虎,须臾叱咤风云。

凛凛坐中生。

偶乘佳兴。

轻裘锦带,东风跃马,往来寻访幽胜。

游冶出东城。

堤上莺花撩乱,香车宝马纵横。

草软平沙稳。

高楼两岸春风,语笑隔帘声。


水调歌头(宋·曾布)

凤凰钗、宝玉凋零。

惨然怅,娇魂怨,饮泣吞声。

还被凌波呼唤,相将金谷同游,想见逢迎处,揶揄羞面,妆脸泪盈盈。

醉眠人、醒来晨起,血凝螓首,但惊喧,白邻里、骇我卒难明。

思败幽囚推究,覆盆无计哀鸣。

丹笔终诬服,圜门驱拥,衔冤垂首欲临刑。


水调歌头(宋·曾布)

一夕还家醉,开户起相迎。

为郎引裾相庇,低首略潜形。

情深无隐。

欲郎乘间起佳兵。

授青萍。

茫然抚叹,不忍欺心。

尔能负心于彼,于我必无情。

熟视花钿不足,刚肠终不能平。

假手迎天意,一挥霜刃。

窗间粉颈断瑶琼。


水调歌头(宋·曾布)
  押庚韵

向红尘里,有喧呼攘臂,转声辟众,莫遣人冤滥、杀张室,忍偷生。

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仿佛缧绁,自疑梦中,闻者皆惊叹,为不平。

割爱无心,泣对虞姬,手戮倾城宠,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负冤声。


水调歌头(宋·朱熹)
  押庚韵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水调歌头(宋·朱熹)
  押尤韵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画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宋·朱熹)
  押微韵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水调歌头(宋·李光)
  押尤韵

独步长桥上,今夕是中秋。

群黎怪我何事,流转古儋州。

风定潮平如练,云散月明如昼,孤兴在扁舟。

笑尽一杯酒,水调杂蛮讴。

少年场,金兰契,尽白头。

相望万里,悲我已是十年流。

晚遇玉霄仙子,授我王屋奇书,归路指蓬邱。

不用乘风御,八极可神游。


水调歌头(宋·李光)

元亮赋归去,富贵比浮云。

常于闹里,端的认得主和宾。

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

园圃日成趣,桃李几番春。

挹清风,追往躅,事如新。

遗编讽咏,敛衽千载友斯人。

君爱谪仙风调,我恨楼船迫胁,终污永王璘。

何似北窗下,寂寞可栖神。


水调歌头(宋·李光)
  押阳韵

兵器暗吴楚,江汉久凄凉。

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

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

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

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

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

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水调歌头(宋·李光)
  押阳韵

晚渡呼舟急,寒日正苍茫。

西兴浦口云树,真个是吾乡。

闻□蜗庐好在,小圃犹存松菊,三径未全荒。

收拾桑榆景,蓑笠换金章。

珥金貂,拥珠履,在岩廊。

回头万事何有,一枕梦黄粮。

十载人间忧患,赢得萧萧华发,清镜照星霜。

醉倒休扶我,身世永相忘。


水调歌头(宋·李吕)
  押侵韵

山雨喜开霁,爽气涤烦襟。

晚秋丹叶飘坠,篱菊散黄金。

徙倚关河凝望,回首光阴轻驶,倏忽二毛侵。

须信人间世,莫放酒杯深。

一星子,名与利,漫浮沈。

塞翁祸福无定,此理古犹今。

妙处只应亲到,外物从渠舒卷,出处我无心。

袖手无新语,洗耳听清音。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押尤韵

楼观数南国,烟雨压东州。

溪山雄胜,天开图画肖瀛洲。

我破瀛洲客梦,来剖仙洲符竹,乐岁又云秋。

聊作幻师戏,肯遗后人愁。

趁佳时,招我辈,共凝眸。

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

刻日落成华栋,对月难并清景,千丈素光流。

老子兴何极,小子趣觥筹。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押尤韵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

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

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

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飕。

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

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

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鴳已同游。

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

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

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

清梦绕瀍洢。

扶杖欲行乐,还使我心悲。

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

昔曾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

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

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

严谯古角霜晓,雄胜压全吴。

葱倩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

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

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

黄堂富暇,宾幕谈笑足欢娱。

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

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押歌韵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

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

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

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

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

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押支韵

微雨眼明处,春信著南枝。

百花头上消息,为我赴襟期。

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横窗疏影,同是翠寒姿。

唤取我曹赏,莫使俗流知。

对风前,看雪后,总相宜。

碧天如洗,何许羌笛月边吹。

一段出群标格,合得水仙兄事,千古豫章诗。

鼎鼐付佳实,终待梦秋时。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上马趣携酒,送客古朱方。

秋风斜日山际,低草见牛羊。

酩酊不知更漏,但见横江白露,清映月如霜。

平睨广寒殿,谁说路歧长。

醉还醒,时起舞,念吾乡。

江山尔尔,回首千载几兴亡。

一笑书生事业,谁信管城居士,不换碧油幢。

好在中冷水,击楫奏伊凉。


水调歌头(宋·李处全)
  押支韵

飞雪已传信,端叶未分枝。

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

谁道梳风洗雨,不许调脂弄粉,容易涴天姿。

眼界未多见,鼻观已先知。

昔西湖,今北客,各从宜。

要渠烂熳,趣得暖律为渠吹。

犹记石亭攀折,浑似扬州观赏,清兴欲寻诗。

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


水调歌头(宋·李好古)

历历江南树,半在水云间。

不须回首,且来著眼向淮山。

过尽金山晕碧,望断焦山空翠,杨柳绕江边。

此意无人会,独自久凭阑。

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

只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

水调翻成新唱,高压风流前辈,使我百忧宽。

有酒更如海,容我醉时眠。


水调歌头(宋·李廷忠)

抚景几今古,遗恨此江山。

百年形胜,但见幽草杂枯菅。

多少名流登览,赖有神扶坏栋,诗墨尚斑斑。

风月要磨洗,顾我已衰颜。

擎天手,携玉斧,到江干。

一新奇观,领客觞咏有余闲。

烟草半川开霁,城郭两州相望,都在画屏间。

便拟骑黄鹄,直上扣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