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浪淘沙令词谱
浪淘沙令 《乐章集》注:歇指调。蒋氏《九宫谱目》:越调。按,《唐书·礼乐志》:歇指调,乃林钟律之商声;越调,乃无射律之商声也。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李煜,始制两段令词,虽每段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词,于前段起句减一字;柳永词,于前后段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词也。至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浪淘沙令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杜词之或减字、或添字,柳词之减字,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两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词别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声;晏几道词,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携手处”,惟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曳雨牵云留客醉”,牵字平声;欧阳修词,后段结句“特地魂消”,特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余参杜词、柳词。 又按,石孝友词“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前后段叠用四“儿”字韵,此乃独木桥体,用韵游戏,非别是一体也。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后约无凭 往事堪惊 秋蛩永夜绕床鸣 展转寻思求好梦 还又难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愁思若浮云 消尽重生 佳人何处独盈盈 可惜一天无用月 空为谁明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段起句减一字异。此词汲古阁本,后段结句多一“照”字。按,李之仪“霞卷云舒”词,正与此同。后段结句“略借工夫”,原只四字,因为校正。《词律》论李词,前段起句,疑脱一字。按杜词二首,前段起句皆四字,后段起句皆五字可证。盖词中换头句,或多一字,或多二、三字,谓之“过变”,原不拘定前后如一也。

又一体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帘外微风 云雨回踪 银釭烬冷锦帏中 枕上深盟 年少心事 陡顿成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岭外白头翁 到没由逢 一床鸳被叠香红 明月满庭花似绣 闷不见虫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年少心事”句,后段“闷不见虫虫”句,疑有脱误。但按安世仄韵词,句读与此如一,自应采入以备一体,旧谱删之者误。

又一体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柳 永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 风柳腰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四肢娇困也 眉黛双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汲古阁本,首句误刻“有一个人人”,第四句“促拍”,脱一“拍”字,今从《花草粹编》改定。又,《高丽史·乐志》载宋所赐大晟乐,有此词,与《花草粹编》同。 按,此即李煜词体,不过前后段两起句,各减去一字耳。《词律》因《乐章集》调名加以令字,另收在后,不知宋词字数少者为令,字数多者为慢。即李煜词,在本集原名《浪淘沙令》,《词律》自未考索耳。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宋 祁

  少年不管 流光如箭 因循不觉韶华换 到如今 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 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 望水远天远人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押仄韵者,只有宋、杜二词,句读各异,俱无宋、元词可校。 此词前结三满字,后结三远字,皆上声,不可用去声字替。按,何籕“宴清都”词,前段结句“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叠用四远字,其源盖出于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杜安世

  又是春暮 落花飞絮 子规啼尽断肠声 秋千庭院 红旗彩索 淡烟疏雨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长聚 碧池惊散睡鸳鸯 当初容易分飞去 恨孤负欢侣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此与押平韵“帘外微风”词,句读悉同。
历代作品
共26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9 
(续上)
蒋春霖 (1首)
黄景仁 (1首)
近现代
林伯渠 (1首)
毛泽东 (1首)
汪玢 (4首)
温倩华 (1首)
田遨 (1首)
当代
梁羽生 (1首)
陈振家 (1首)
浪淘沙令(清·蒋春霖)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

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华发已无端,何况花残?

飞来蝴蝶又成团。

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卖花声·立春(清·黄景仁)
  押删韵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浪淘沙令 庐山即景(近现代·林伯渠)

牯岭雨声喧,气象万千。

爱听东谷水潺。日照香炉知何处?

雾里云端。智慧何人先?

卡尔开山。重峦叠嶂更新鲜。

一二三四大手笔,宝藏兴焉。


浪淘沙令(近现代·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令(近现代·汪玢)

一片月华开,天宇无涯。

清波似水掩空来。

葵扇桃笙初换了,凉到铜街。

金缕踏青鞋,秋爽尤谐。

中元旧俗有沉哀。

今夜盂兰盆寂寞,谁吊宫槐。


浪淘沙令(近现代·汪玢)

一片草茸茸。

花树葱茏。

人家青绕绿扶中。

不是迷楼高百尺,小筑玲珑。

大道指南东。

车泄车溶。

了无尘土有柔风。

独立斜阳人似佛,心事谁同。


浪淘沙令(近现代·汪玢)
  押尤韵

序:辛未重阳后二日,作古歙之游,夜色初来,徜徉于深渡桥上。

一水碧悠悠。

媚断徽州。

青山四面锁妆楼。

不许天风吹海雨,来玷琼幽。

我作九秋游。

又豁吟眸。

萧萧白发几时休。

今夜河桥留后约,素月当头。


浪淘沙令(近现代·汪玢)

车上碧云端,花雨生寒。

再从仙境走人间。

一路苍岩随瀑转,龙隐三潭。

相伴此名山,曾有名媛。

妙高台上舞衣鲜。

战马乍嘶人去也,月缺风残。


卖花声 春去(近现代·温倩华)
  押麻韵

春已去天涯。

绿上窗纱。

昼长闲煞玉丫叉。

捲起虾须帘半幅,细数飞花。

庭院乱红赊。

燕蹴莺拏。

春愁一片没拦遮。

尽日颦眉缘底事,惆怅年华。


卖花声(近现代·田遨)
  押庚韵

序:咏侯朝宗赠杨龙友砚。砚微紫,砚底有铭:“衔日吐月,排云冲斗,宣德岩石贻龙友。朝宗。”砚现藏博山张志中氏家,西野邀同赋。

顽石与痴情,一例坚贞。

是谁凿出紫云坑?

一自侯生持赠友,红泪纵横。

扇上染桃英,扇底卿卿。

兴亡有恨付寒泓。

历劫不磨磨不尽,心事分明。


浪淘沙令(当代·梁羽生)

家国两茫茫,诗酒佯狂。

长安西望路漫漫,吟到恩仇心事涌。

愁上眉端。

何处觅红颜?

金楼歌残。

伤心剑底起波澜,自是情天长有恨。

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当代·陈振家)

微觉臂支寒,人在峰端。

雾涛烟海泻千山。

秋近暑残新雨后,景物堪看。

莫管着衣单,心眼衔欢。

诗情欲诉比摩难。

我本天涯无赖客,志寄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