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浪淘沙令词谱
浪淘沙令 《乐章集》注:歇指调。蒋氏《九宫谱目》:越调。按,《唐书·礼乐志》:歇指调,乃林钟律之商声;越调,乃无射律之商声也。贺铸词,名《曲入冥》;李清照词,名《卖花声》;史达祖词,名《过龙门》;马钰词,名《炼丹砂》。 按,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南唐李煜,始制两段令词,虽每段尚存七言诗两句,其实因旧曲名,另创新声也。杜安世词,于前段起句减一字;柳永词,于前后段起句各减一字。均为令词,句读悉同。即宋祁、杜安石仄韵词,稍变音节,然前后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七字,其源亦出于李煜词也。至柳永、周邦彦别作慢词,与此截然不同,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词律》于令词强为分体,于慢词或为类列者误。

浪淘沙令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独自莫凭阑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调平韵者,以此词为正体,若杜词之或减字、或添字,柳词之减字,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两起句俱五字,宋、元人俱本此填。 按,李词别首,前段第一句“往事只堪哀”,往字仄声;晏几道词,前段第四句“惟恨花前携手处”,惟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曳雨牵云留客醉”,牵字平声;欧阳修词,后段结句“特地魂消”,特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余参杜词、柳词。 又按,石孝友词“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前后段叠用四“儿”字韵,此乃独木桥体,用韵游戏,非别是一体也。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三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后约无凭 往事堪惊 秋蛩永夜绕床鸣 展转寻思求好梦 还又难成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愁思若浮云 消尽重生 佳人何处独盈盈 可惜一天无用月 空为谁明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即李词体,惟前段起句减一字异。此词汲古阁本,后段结句多一“照”字。按,李之仪“霞卷云舒”词,正与此同。后段结句“略借工夫”,原只四字,因为校正。《词律》论李词,前段起句,疑脱一字。按杜词二首,前段起句皆四字,后段起句皆五字可证。盖词中换头句,或多一字,或多二、三字,谓之“过变”,原不拘定前后如一也。

又一体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杜安世

  帘外微风 云雨回踪 银釭烬冷锦帏中 枕上深盟 年少心事 陡顿成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岭外白头翁 到没由逢 一床鸳被叠香红 明月满庭花似绣 闷不见虫虫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年少心事”句,后段“闷不见虫虫”句,疑有脱误。但按安世仄韵词,句读与此如一,自应采入以备一体,旧谱删之者误。

又一体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柳 永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 风柳腰身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四肢娇困也 眉黛双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词汲古阁本,首句误刻“有一个人人”,第四句“促拍”,脱一“拍”字,今从《花草粹编》改定。又,《高丽史·乐志》载宋所赐大晟乐,有此词,与《花草粹编》同。 按,此即李煜词体,不过前后段两起句,各减去一字耳。《词律》因《乐章集》调名加以令字,另收在后,不知宋词字数少者为令,字数多者为慢。即李煜词,在本集原名《浪淘沙令》,《词律》自未考索耳。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宋 祁

  少年不管 流光如箭 因循不觉韶华换 到如今 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扁舟欲解垂杨岸 尚同欢宴 日斜歌阕将分散 倚兰桡 望水远天远人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押仄韵者,只有宋、杜二词,句读各异,俱无宋、元词可校。 此词前结三满字,后结三远字,皆上声,不可用去声字替。按,何籕“宴清都”词,前段结句“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叠用四远字,其源盖出于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杜安世

  又是春暮 落花飞絮 子规啼尽断肠声 秋千庭院 红旗彩索 淡烟疏雨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念相思苦 黛眉长聚 碧池惊散睡鸳鸯 当初容易分飞去 恨孤负欢侣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此与押平韵“帘外微风”词,句读悉同。
历代作品
共26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蔡伸 (1首)
谢懋 (1首)
谢逸 (1首)
贺铸 (5首)
赵师侠 (3首)
赵长卿 (3首)
赵鼎 (3首)
辛弃疾 (3首)
陆游 (1首)
陈亮 (2首)
韩元吉 (3首)
高观国 (1首)
黄庭坚 (1首)
侯善渊 (1首)
凌云翰 (1首)
刘志渊 (1首)
浪淘沙令(宋·蔡伸)

楼下水潺湲。

楼外屏山。

淡烟笼月晚凉天。

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

云散梦难圆。

幽恨绵绵。

旧游重到忍重看。

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


浪淘沙令(宋·谢懋)

黄道雨初乾。

霁霭空蟠。

东风杨柳碧毵毵。

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

倦客亦何堪。

尘满征衫。

明朝野水几重山。

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浪淘沙令(宋·谢逸)

料峭小桃风。

凝淡春容。

宝灯山列半天中。

丽服靓妆携手处,笑语匆匆。

酒滴小槽红。

一饮千钟。

铜荷擎烛绛纱笼。

归去笙歌暄院落,月照帘栊。


浪淘沙令(宋·贺铸)
  押尤韵

雨过碧云秋。

烟草汀洲。

远山相对一眉愁。

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

为问木兰舟。

何处淹留。

相思今夜忍登楼。

楼下谁家歌水调,明月扬州。


浪淘沙令(宋·贺铸)

一十二都门。

梦想能频。

无言桃李几经春。

艳粉鲜香开自落,还为何人。

白纻别时新。

苒苒征尘。

镜中消瘦老于真。

赖有天涯风月在,依旧相亲。


浪淘沙令(宋·贺铸)

潮涨湛芳桥。

难渡兰桡。

卷帘红袖莫相招。

十二阑干今夜月,谁伴吹箫。

烟草接亭皋。

归思迢迢。

兰成老去转无憀。

偏恨秋风添鬓雪,不共魂销。


浪淘沙令(宋·贺铸)

把酒欲歌骊。

浓醉何辞。

玉京烟柳欲黄时。

明日景阳门外路,相背春归。

敛泪复牵衣。

私语迟迟。

可怜谁会两心期。

惟有画帘斜月见,应共人知。


浪淘沙令(宋·贺铸)
  押尤韵

一叶忽惊秋。

分付东流。

殷勤为过白蘋洲。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

迹去心留。

歌尘萧散梦云收。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浪淘沙令(宋·赵师侠)

桃萼正芳菲。

初占春时。

蒸霞灿锦望中迷。

斜出繁枝临曲沼,鸾鉴妆迟。

蜂蝶镇相依。

天气融怡。

空教追忆武陵溪。

片片漫随流水去,风暖烟霏。


浪淘沙令(宋·赵师侠)

摇曳万丝风。

轻染烟浓。

鹅黄初褪绿茸茸。

雨洗云娇春向晚,雪絮空濛。

车马灞桥中。

别绪匆匆。

只知攀折怨西东。

不道晓风残月岸,离恨无穷。


浪淘沙令(宋·赵师侠)

绛萼衬轻红。

缀簇玲珑。

夭桃繁李一时同。

独向枝头春意闹,娇倚东风。

飞片入帘栊。

粉淡香浓。

凤箫声断月明中。

只恐明朝风雨恶,燕嘴泥融。


浪淘沙令(宋·赵长卿)
  押侵韵

绿树转鸣禽。

已是春深。

杨花庭院日阴阴。

帘外飞来双语燕,不寄归音。

旧事懒追寻。

空惹芳心。

天涯消息远沈沈。

记得年时中酒后,直至而今。


浪淘沙令(宋·赵长卿)

窈窕绣帏深。

窈窕娉婷。

梅花初试晚妆新。

那更娇痴年纪小,冰雪精神。

举措忒轻盈。

歌彻新声。

柔肠魂断不堪听。

但恐巫山留不住,飞作行云。


浪淘沙令(宋·赵长卿)

帘卷露花容。

几度相逢。

他知我意欲相通。

偏奈天教多阻间,积恨何穷。

云雨杳无踪。

愁怕东风。

时闻语笑恣欢浓。

惟有俺咱真分浅,往事成空。


浪淘沙令(宋·赵鼎)
  押尤韵

归计信悠悠。

归去谁留。

梦随江水绕沙洲。

沙上孤鸿犹笑我,萍梗飘流。

与世且沈浮。

要便归休。

一杯消尽一生愁。

傥有人来闲论事,我会摇头。


浪淘沙令(宋·赵鼎)
  押阳韵

霜露日凄凉。

北雁南翔。

惊风吹起不成行。

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

为尔惜流光。

还是重阳。

故人何处舣危墙。

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


浪淘沙令(宋·赵鼎)

玉宇洗秋晴。

凉月亭亭。

梦回孤枕琐窗明。

何处飞来三弄笛,风露凄清。

曾看玉纤横。

苦爱新声。

由来百虑为愁生。

此夜曲中闻折柳,都是离情。


浪淘沙令(宋·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浪淘沙令(宋·辛弃疾)

金玉旧情怀。

风月追陪。

扁舟千里兴佳哉。

不似子猷行半路,却棹船回。

来岁菊花开。

记我清杯。

西风雁过瑱山台。

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浪淘沙令(宋·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

玉帐匆匆。

至今草木忆英雄。

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

往事朦胧。

湘娥竹上泪痕浓。

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浪淘沙令(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

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浪淘沙令(宋·陈亮)

霞尾卷轻绡。

柳外风摇。

断虹低系碧山腰。

古往今来离别地,烟水迢迢。

归雁下平桥。

目断魂销。

夕阳无限满江皋。

杨柳杏花相对晚,各自无聊。


浪淘沙令(宋·陈亮)

院落晓风酸。

春如西园。

芳英吹破玉阑干。

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

清浅小堤湾。

瘦竹团栾。

水光疏影有无间。

仿佛浣沙溪上见,波面云鬟。


浪淘沙令(宋·韩元吉)

席地赏残红。

少驻孤蓬。

一春不奈风和雨。

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

云澹远峰浓。

绿遍高桐。

神仙知在此山中。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浪淘沙令(宋·韩元吉)
  押歌韵

倦客怕离歌。

春已无多。

闲愁须倩酒消磨。

风雨才晴今夜月,不醉如何。

玉笋滟金荷。

情在双蛾。

二年能得几经过。

花满碧蹊归棹远,回首烟波。


浪淘沙令(宋·韩元吉)

鶗鴂怨花残。

谁道春阑。

多情红药待君看。

浓澹晓妆新意态,独占西园。

风叶万枝繁。

犹记平山。

五云楼映玉成盘。

二十四桥明月下,谁凭朱阑。


浪淘沙令(宋·高观国)
  押麻韵

啼魄一天涯。

怨入芳华。

可怜零血染烟霞。

记得西风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满窗纱。

倦客思家。

故宫春事与愁赊。

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


浪淘沙令(宋·黄庭坚)

忆昔谪巴蛮。

荔子亲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

日擘轻红三百颗,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

也似人间。

一双和叶插云鬟。

赖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阑干。


浪淘沙令(元·侯善渊)

访道与参师。

设誓投词。

慎终如始谨修持。

退己进人常忍辱,诸事宽慈。

该破上仙机。

守正无疑。

持行元始玉清微。

慧日当空凭谁照,星眼芝眉。


浪淘沙令(元·凌云翰)
  押蒸韵

雨打上元灯。

无处邀朋。

何如窗下且瞢腾。

漫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

歌舞有人曾。

倦与争能。

越罗裁服换吴绫。

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


浪淘沙令(元·刘志渊)
  押东韵

休执相皆空。

徒滞顽空。

劳劳不见有中空。

空里混成神妙体,空乃不空。

此理是真空。

物物明空。

念无念念不争空。

照见缘空成深智,方了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