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临江仙词谱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词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 按,《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故不类列。 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原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

临江仙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和 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榖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苹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中仄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句,俱七字,见《花间集》和词二首,唐、宋、元人无照此填者。 按,和词别首,前段起句“披袍窣地红宫锦”,披字平声,窣字仄声;第二句“莺语时啭轻音”,莺字、时字俱平声,语字仄声;后段起句“肌骨细匀红玉软”,肌字平声,细字仄声;第三句“娇羞不肯入罗衾”,不字仄声;结句“兰膏光里两情深”,兰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张 泌

  烟消湘渚秋江静 蕉花露泣愁红 五云双鹤去无踪 几回魂断 凝望向长空 
  中中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翠竹暗流珠泪怨 闲调宝瑟波中 花鬟月鬓绿云重 古祠深处 香冷雨和风 
  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两结,俱四字一句、五字一句。按,《花间集》顾夐、尹鹗、毛熙震词,与此同,惟孙光宪词,前段起句“暮雨凄凄深院闭”,与鹿虔扆词“金锁重门荒苑静”同。宋欧阳修、蔡伸、赵彦端、张抡诸词本之。又,李煜词,后段起句“春光镇在人空老”,宋柳永词本之。皆与此词平仄全异,至平仄小异者,李煜词,前后段第二句“蝶翻轻粉双飞”、“望残烟草低迷”,蝶字、望字俱仄声,轻字、烟字俱平声;欧阳修词,前段第三句“如今薄宦老天涯”,如字平声,薄字仄声;孙光宪词,后段第三句“不堪心绪正多端”,不字仄声,心字平声;尹鹗词,两结“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逡字、梧字俱平声,觉字、叶字、特字、点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牛希济

  柳带摇风汉水滨 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 微笑自含春 
  仄中平中仄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轻步暗移蝉鬓动 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 解佩赠情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即张词体,但前段起句用韵。按,《花间集》牛词七首皆然,惟一首前段起句,或作“谢家仙观寄云岑”,又一首,或作“洞庭波浪飐晴天”,与毛文锡词“暮蝉声里落斜阳”、阎选词“两停荷芰逗浓香”句同,俱与此词平仄全异,其余可平可仄,已见张词,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南唐 李煜

  庭空客散人归后 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 回首自纤纤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春光镇在人空老 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 惊起醉怡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后段换韵异。此词字句悉同张词、牛词,其可平可仄亦同,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顾 夐

  碧染长空池似镜 倚楼闲望凝情 满衣红藕细香清 象床珍簟 山障掩 玉琴横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暗想昔时欢笑事 如今赢得愁生 博山炉暖淡烟轻 蝉吟人静 残日傍 小窗明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两结句各添一字,作三字两句异。在《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 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 轻浪五更风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一、二句,俱六字两句,校张词减一字;两结俱五字两句,校张词添一字。宋晏几道、陈师道、陆游、史达祖、高观国、赵长卿、元詹正诸词,俱本此填。但前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旖旎仙花解语”、陈词之“曲巷闲街信马”、赵词之“春事犹余十日”、史词之“草脚轻回细腻”,后段第一句,如晏词之“沈水浓熏绣被”、赵词之“香淡无心浸酒”、陆词之“只道真情易写”、高词之“前度诗留醉袖”,第五字皆用仄声,与此小异。又,晏几道词,后段第四、五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字仄声,又与诸家小异。谱内据之,其余即参向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新月低垂帘额 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开宴静无哗 麟孙凤女 学语正咿哑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宝鼎胜熏沈水 琼浆烂醉流霞 芗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风露 总道是仙家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起二句,与徐昌图词同,第二句以下仍与张词同。按,《惜香乐府》“破靥盈盈”词、“夜久笙箫”词,正与此同。

又一体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贺 铸

  巧剪合欢罗胜子 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 行乐驻华年 
  中中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未至文园多病客 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


此词前后段第四句,校张词各添一字,宋、元词俱照此填,惟秦观词,前段起句“千里潇湘接蓝浦”,蓝字平声;葛胜仲词,后段起句“今夜那愁煞风景”,今字平声,那字仄声,风字平声,间作拗句。又,黄机词,前后两结“驿程那复记,魂梦已先飞”、“绿阴幽邃处,不管尽情啼”,那字仄声,幽字平声,谱内据此。若赵长卿词,后段第四句“仙源正闲散”,闲字或用平声,此偶误,不必从。其余字句,与诸家同者,可平可仄悉可参校,故不复注。

又一体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东野亡来无丽句 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在 犹见咏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学道深山空自老 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 占取一年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二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异。宋词仅见此体,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 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 酒馀人散后 独自凭阑干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夕阳千里连芳草 萋萋愁杀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 凤笙何处 圆月照黄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张词体,惟前结五字两句,又前后段换韵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王 观

  别浦相逢何草草 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 愁入翠眉长 
  仄中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燕子归来人去也 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似我愁肠 不禁微雨 流泪湿红妆 
  仄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冯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 按,冯延巳“秣陵江上”词,前结“青帘斜挂里,新柳万枝金”,后结“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又,秦观“髻子偎人”词,前结“断肠携手处,何事太匆匆”,后结“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正与此同。但妆词前后段两起句,“秣陵江上多离别”、“隔江何处吹横笛”,平仄与此异。
历代作品
共73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近现代(续上)
萧劳 (3首)
谭献 (1首)
顾随 (11首)
当代
梁羽生 (1首)
陈振家 (1首)
临江仙 其一(近现代·萧劳)
  押麻韵

姚黄魏紫倾城色,年年绚烂如霞。

今来篱畔足风沙,可怜憔悴洛阳花。

柳絮未醒飘泊梦,飞寻漠漠天涯。

落红犹似石崇家,葬身同付玉钩斜。


临江仙 其二(近现代·萧劳)
  押支韵

探看青鸟无消息,眼穿芳讯迟迟。

猩红著色上花枝,花前旧事惹相思。

游絮落英同逐水,水流岁序潜移。

风光犹记别离时,系情杨柳万千丝。


临江仙 其三(近现代·萧劳)
  押东韵

年年容易韶光老,共伊别后重逢。

又听莺语柳帘中,吹醒宿醉晚来风。

云淡烟消春日暖,而今景物还同。

当时人立画桥东,桃花一树可怜红。


临江仙 和子珍(近现代·谭献)
  押覃韵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

罗衣花下倚娇憨。

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

树犹如此我何堪?

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临江仙(近现代·顾随)
  押灰韵

凉雨声中草树,夕阳影里楼台。

此时怀抱向谁开。

屠龙中底用,说鬼要奇才。

多谢凋零红叶,殷勤铺遍苍苔。

杖藜着意自徘徊。

南归双燕子,明岁可重来。


临江仙(近现代·顾随)

可惜九城落照,被遮一带遥山。

凉波澹澹欲生烟。

悲风来野外,秋气满尘寰。

早识身如传舍,未知心遣谁安。

紫薇朱槿已开残。

今宵明月好,休去倚阑干。


临江仙(近现代·顾随)

廊下风吹败叶,绕阶故故悲鸣。

愁人已是不禁听。

那堪灯烬后,寒柝报更声。

处处追求寂寞,时时厌恶聪明。

人生原是苦修行。

今宵无好梦,攲枕数秋星。


临江仙(近现代·顾随)

幻梦连环不断,空花与蝶翩翻。

忽然开眼落尘寰。

今吾非故我,明日是新年。

见说小梅依旧,灯前转盼嫣然。

争知人正倚屏山。

一双金屈戍,十二玉阑干。


临江仙(近现代·顾随)

石佛、樗园对神仙对。石佛出海上一孤鸿,樗园得天边无伴月。余甚爱之,因赋此阕。

无赖渐成颓废,衔杯且自从容。

霜枫犹似日前红。

争知林下叶,不怨夜来风。

病酒重重新恨,布袍看看深冬。

石阑干畔与谁同。

天边无伴月,海上一孤鸿。


临江仙(近现代·顾随)

万事都输白发,千秋不改红尘。

相思两地漫平分。

半生浑似梦,一念不饶人。

眉月可怜细细,眼波依旧粼粼。

心花开落已缤纷。

隔墙桃与李,各作一番春。


临江仙(近现代·顾随)
  押阳韵

皓月光同水泄,银河澹与天长。

眼前非复旧林塘。

千陂荷叶露,四野藕花香。

恍惚春宵幻梦,依稀翠羽明珰。

见骑青鸟上穹苍。

长眉山样碧,跣足白于霜。


临江仙 君培书来,劝慰殷勤,以词答之。(近现代·顾随)
  押侵韵

拄杖掉头径去,新来常爱登临。

小红楼上六弦琴。

四围山隐隐,万古海沉沉。

眼下千秋事业,生前几寸光阴。

三千里外故人心。

倚阑良久立,北望一沾襟。


临江仙 继韶屡有书来却寄(近现代·顾随)

脑海时时翻滚,心苗日日干枯。

昔年故我变今吾。

莫言今已老,不老更何如。

少岁没曾挣扎,中年落得空虚。

斜阳冉冉下平芜。

故人千里外,羞寄数行书。


临江仙 游圆明园(近现代·顾随)
  押阳韵

散步闲扶短杖,正襟危坐高冈。

一回眺望一牵肠。

数间新草舍,几段旧宫墙。

何处鸡声断续,无边夕照辉煌。

乱山衰草下牛羊。

教人争不恨,故国太荒凉。


临江仙 游圆明园(近现代·顾随)
  押歌韵

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

晚蝉声咽抱凉柯。

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

登临还见旧山河。

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临江仙(当代·梁羽生)
  押东韵

忆诗酒琴棋消永日,流年似水匆匆。

春花争似舞裙红,繁华如梦幻,惆怅怨东风。

人近中年愁鬓白,却嗟壮志成空。

倚栏看剑剑如虹,豪情难自谴,高唱大江东。


临江仙(当代·陈振家)

世事有涯君自省,若须细说期期。

无多闲暇发微辞。

眼光非我有,心事不人知。

换位思维人鲜矣!

总为名利奔疲。

一心只想自家肥。

但听灵鹊唱,忘了鹧鸪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