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不然灰 

同源典故寒灰 寒灰复然 寒灰灭 寒灰见溺 待溺余 复燃灰 未然灰 死灰 死灰不然 死灰余烟 死灰复燃 沉灰不然 溺复然灰 溺死灰 灰不然 灰土已寒 灰死 灰然 然灰被溺 田甲当时气 起死灰 长孺然灰

相关人物韩安国


《史记》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2857~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欢。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名由此显,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汉书》卷五十二〈窦田灌韩列传·韩安国〉~2395~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甲曰:「然即溺之。」居无几,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肉袒谢,安国笑曰:「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典故简释
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唐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作者诗题诗句
刘言史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
刘长川将赴东都上李相公谁知大炉火,还有不然灰。
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皇恩若再造,为忆不然灰。
张说石门别杨六钦望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方干谢王大夫奏表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李白赠别郑判官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
杨汝士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毛明素与琳法师(贞观十一年。法师幽系。故致诗焉。)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
沈佺期同狱者叹狱中无燕食蕊嫌丛棘,衔泥怯死灰。
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
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讵知韩长孺,无复重然灰。
顾况送韦秀才赴举芳桂君应折,沉灰我不然。
骆宾王帝京篇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莫言韩长孺,长作不然灰。
骆宾王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将期重交态,时慰不然灰。
骆宾王畴昔篇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小人胡不仁,谗我成死灰。
词语解释:寒灰  拼音:hán huī
(1).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问 《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齐己 《答无愿上人书》诗:“ 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 宋 陆游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明 唐顺之 《与尚仰山巡按书》:“况今縗絰纔终,哀魂未返,兼之年过五十,老丑尽见,寒灰槁木,久甘不齿於人羣;束带整冠,岂宜再尘於仕路。”
(3).指尸体或棺椁年久朽烂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八:“昔时 闽 越 王,宫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谦辞。谓己无用。 唐中宗 陆景初 等《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帝歌难续仰昭回,微臣捧日变寒灰。” 唐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赏今为忝,临欢敢诉杯。”
(5).指葭灰。古人烧苇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节候。某一节候至,相应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飞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词语解释:死灰  拼音:sǐ huī
(1).火灭后的冷灰。形容消沉、失望的心情。《庄子·知北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 元 吴氏 《寄外》诗:“千思万想不成诗,心如死灰自得知。”
(2).形容颜色惨白。《史记·滑稽列传》:“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舞阳 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明 宋濂 《太白丈人传》:“ 文中子 面如死灰。”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七根火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
(3).比喻败亡的人或事。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 武侯 独愤激不顾,收死灰於 蜀 ,欲嘘而再然之,艰乎为力哉!”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吴入郢於越入吴》:“死灰燃于 会稽 ,而太子毙于 姑蔑 。”
词语解释:死灰复燃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见“ 死灰復然 ”。
词语解释:死灰复然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史记·韩长孺列传》:“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 安国 曰:‘死灰独不復然乎?’”亦作“ 死灰復燃 ”。 宋 陈亮 《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尔。” 孙中山 《北上宣言》:“对内政策果得实现,则军阀不致死灰復燃,民治之基础莫能摇动。”
词语解释:灰死  拼音:huī sǐ
(1).火灰熄灭。《史记·韩长孺列传》:“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 安国 曰:‘死灰独不復然乎?’”后因用以为典。 唐 骆宾王 《帝京篇》:“灰死 韩安国 ,罗伤 翟廷尉 。”
(2).火灰熄灭。《庄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谓心境枯寂不动。后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唐 白居易 《送兄弟回雪夜》诗:“对雪画残灰,残灯明復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髮。”
(3).烧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北兵遇之,火起,亦数人灰死。”
(4).谓灰白无人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妇﹞徒跣而归,面色灰死。”
词语解释:灰然  拼音:huī rán
(1).死灰复燃。喻死而复生。《列子·黄帝》:“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灰然有生矣,吾见杜权矣。”
(2).死灰复燃。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梁书·何敬容传》:“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门,醉尉将不敢呵,灰然不无其渐。”参见“ 死灰復然 ”。
词语解释:死灰复然  拼音:sǐ huī fù rán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史记·韩长孺列传》:“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 安国 曰:‘死灰独不復然乎?’”亦作“ 死灰復燃 ”。 宋 陈亮 《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尔。” 孙中山 《北上宣言》:“对内政策果得实现,则军阀不致死灰復燃,民治之基础莫能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