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丁解牛 

同源典故不目全 不见全牛 中肯綮 刀解牛 刃有余 刃游余地 善刀 地有余 宰牛 庖丁 庖丁下刀 庖丁投刃 庖丁解牛 庖刀 投刃 投虚刃 有余地 游刃 游刃有余 无全牛 牛刀投隙 发硎 目无全牛 綮肯 肯綮 解全牛 解牛 释牛刀 余刃

相关人物庖丁


《庄子集释》卷二上〈内篇·养生主〉~7~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典故简释
中肯綮喻正中要害、关键之处。明杨基《皂角滩》:“牛刀惯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锋棱。”
庖丁解牛喻指技能高超纯熟。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豨知民心。”

作者诗题诗句
刘长卿送裴四判官处河西军试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李咸用长歌行要衣须破束,欲炙须解牛。
李白送方士赵叟之东平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雅韵凭开匣,雄铓待发硎。
杜牧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暮罢府周岁公宰昭应牧在淮南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用以投寄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
杜甫八哀诗(并序)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
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议论有余地,公侯来未迟。
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
杜甫秦州见敕(一作除)目薛三璩(一作据)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丁。
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畴昔切玉刃,应如新发硎。
独孤及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盘根傥相值,试用发硎刀。
知玄答僧澈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余。
窦庠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时子权知岳州事)雅论冰生水,雄材刃发硎。
邵谒送徐群宰望江为刀若不利,焉得宰牛名。
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着鞭驱驷马,操刃解全牛。
词语解释:善刀  拼音:shàn dāo
拭刀。《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 陆德明 释文:“善,犹拭也。”后用以指事前的准备。 明 李贽 《与友朋书》:“ 周 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於善刀,而不见其能於游刃。 顾 善发,然发而人不见,故人但见其能於游刃,而不见其巧於善刀。”
词语解释:庖丁  拼音:páo dīng
厨师。《庄子·养生主》:“庖丁为 文惠君 解牛。” 成玄英 疏:“庖丁,谓掌厨丁役之人,今之供膳是也。”
词语解释:庖丁解牛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 文惠君 解牛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文惠君 赞叹其技艺之妙。庖丁释刀云:平生宰牛数千头,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牛刀虽已用了十九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於硎”。后常用“庖丁解牛”作为神妙的技艺的典型。《说郛》卷八十引无名氏《竹林诗评》:“ 何逊 之作,不费气力,如庖丁解牛,风成於騞然。”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庖丁之解牛, 伯牙 之操琴, 羿 之发羽, 僚 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
词语解释:游刃  拼音:yóu rèn
(1).运刀自如。语本《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南朝 梁 沉约 《牷雅》诗:“庖丁游刃, 葛卢 验声。” 金 王若虚 《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而 羿 之注矢,左右俯仰皆可以命中,而庖丁之游刃,批隙导窾无非理间之自然,何独至於为政者而疑之哉!” 明 徐渭 《自浦城进延平》诗:“以知庖丁者,游刃有餘歷。”
(2).比喻做事从容自如,轻松利落。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兴寧 中,沙门 竺法义 ,山居好学,住在 始寧 保山 ,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间以餘力游刃,发之乎诗若文,又以纸贵乎通邑大都,不脛而驰乎四裔之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阮亭 謁选得 扬州 推官,游刃行之,与诸士游讌无虚日。”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 司马迁 在写过一个人物之后,有‘ 太史公 曰’一小段文字,谈他对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在若即若离之间,游刃于褒贬爱憎之外。”参见“ 游刃有餘 ”。
典出《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技艺精熟,受到称赞, 庖丁 云:“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以“游刃”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法义》:“ 深 见其幼而颖悟,劝令出家,於是栖志法门,从 深 受学,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唐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林游刃,八水忘筌,能祛有漏之因,早得无生之法。” 明 李贽 《与友朋书》:“ 周 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於善刀,而不见其能於游刃。”
词语解释:游刃有余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语出《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用以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总叙》:“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餘。”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武帝二八》:“因是而慕神仙,营宫室,侈行游,若将见为游刃有餘之资,可以惟吾意而无伤,而淫侈妖巫之气,暗引之而流。” 曹禺 等《胆剑篇》第二幕:“在她明媚的眼睛里,闪出聪慧和威严,她已经完全掌握了 吴 宫的规制,应对进退,游刃有馀了。”
典出《庄子·养生主》。后以“游刃有餘”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明 袁宏道 《与管宁初书》:“才令虽当繁剧,而才足以副之,用刀不折,游刃有餘,力量气魄,件件过人。” 清 长白浩歌子 《萤窗异草·青眉》:“儂视君之业,虽未能游刃有餘,而尚可以进乎技。” 梁启超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第五节:“ 欧洲 国民力之发达,亦不过百餘年间事耳,然挟之以挥斥八极,亭毒全球,游刃有餘,贯革七札,虽然,彼其力所能及之国,必其国无国民力者也。”参见“ 游刃 ”。
词语解释:游刃有余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语出《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用以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总叙》:“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餘。”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武帝二八》:“因是而慕神仙,营宫室,侈行游,若将见为游刃有餘之资,可以惟吾意而无伤,而淫侈妖巫之气,暗引之而流。” 曹禺 等《胆剑篇》第二幕:“在她明媚的眼睛里,闪出聪慧和威严,她已经完全掌握了 吴 宫的规制,应对进退,游刃有馀了。”
典出《庄子·养生主》。后以“游刃有餘”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明 袁宏道 《与管宁初书》:“才令虽当繁剧,而才足以副之,用刀不折,游刃有餘,力量气魄,件件过人。” 清 长白浩歌子 《萤窗异草·青眉》:“儂视君之业,虽未能游刃有餘,而尚可以进乎技。” 梁启超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第五节:“ 欧洲 国民力之发达,亦不过百餘年间事耳,然挟之以挥斥八极,亭毒全球,游刃有餘,贯革七札,虽然,彼其力所能及之国,必其国无国民力者也。”参见“ 游刃 ”。
词语解释:游刃  拼音:yóu rèn
(1).运刀自如。语本《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南朝 梁 沉约 《牷雅》诗:“庖丁游刃, 葛卢 验声。” 金 王若虚 《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而 羿 之注矢,左右俯仰皆可以命中,而庖丁之游刃,批隙导窾无非理间之自然,何独至於为政者而疑之哉!” 明 徐渭 《自浦城进延平》诗:“以知庖丁者,游刃有餘歷。”
(2).比喻做事从容自如,轻松利落。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兴寧 中,沙门 竺法义 ,山居好学,住在 始寧 保山 ,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间以餘力游刃,发之乎诗若文,又以纸贵乎通邑大都,不脛而驰乎四裔之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阮亭 謁选得 扬州 推官,游刃行之,与诸士游讌无虚日。”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 司马迁 在写过一个人物之后,有‘ 太史公 曰’一小段文字,谈他对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在若即若离之间,游刃于褒贬爱憎之外。”参见“ 游刃有餘 ”。
典出《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技艺精熟,受到称赞, 庖丁 云:“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以“游刃”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法义》:“ 深 见其幼而颖悟,劝令出家,於是栖志法门,从 深 受学,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唐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林游刃,八水忘筌,能祛有漏之因,早得无生之法。” 明 李贽 《与友朋书》:“ 周 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於善刀,而不见其能於游刃。”
词语解释:游刃有余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语出《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用以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总叙》:“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餘。”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武帝二八》:“因是而慕神仙,营宫室,侈行游,若将见为游刃有餘之资,可以惟吾意而无伤,而淫侈妖巫之气,暗引之而流。” 曹禺 等《胆剑篇》第二幕:“在她明媚的眼睛里,闪出聪慧和威严,她已经完全掌握了 吴 宫的规制,应对进退,游刃有馀了。”
典出《庄子·养生主》。后以“游刃有餘”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明 袁宏道 《与管宁初书》:“才令虽当繁剧,而才足以副之,用刀不折,游刃有餘,力量气魄,件件过人。” 清 长白浩歌子 《萤窗异草·青眉》:“儂视君之业,虽未能游刃有餘,而尚可以进乎技。” 梁启超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第五节:“ 欧洲 国民力之发达,亦不过百餘年间事耳,然挟之以挥斥八极,亭毒全球,游刃有餘,贯革七札,虽然,彼其力所能及之国,必其国无国民力者也。”参见“ 游刃 ”。
词语解释:无全牛  拼音:wú quán niú
谓眼里没有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 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 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以“无全牛”比喻技艺精纯的境界,或谓专注于某一事物达到极点。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 长桑 晚洞视,五藏无全牛。” 清 黄鷟来 《咏怀》:“少壮喜谈兵,目中无全牛。”
词语解释:发硎  拼音:fā xíng
(1).亦作“ 发鉶 ”。谓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成玄英 疏:“硎,砥礪石也……其刀鋭利,犹若新磨者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铜雀灌砚》:“予向来守郡日所得者,刓缺两角,犹重十斤,瀋墨如发硎,其光沛然,色正黄。”
(2).借指锋利。 唐 白居易 《哀二良文序》:“其歷要官,参剧务,如刀剑发鉶,割而无滞。”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3).比喻初展抱负或刚显露出才干。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毕四曜迁官兼述索居》诗:“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杨伦 笺注:“二句方及除官,言刀剑之光气,至今始发。” 仇兆鳌 注:“发硎,幸见用方新。”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深衣幅巾老明经,老死不敢言纵横。岂知 辽江 一派最后出,运斤成风刃发硎。” 明 李东阳 《哭舍弟东山》诗之七:“孝义闻遗轨,文章见发硎。”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初以发硎之刃,试理 开封 ,平亭閲实,案无遗牘,贤声籍甚。”
(4).犹言发掘整理。 清 魏源 《〈定盦文录〉序》:“虽錮之深渊,缄以铁石,土花锈蚀,千百载后,发硎出之,相对犹如坐 三代 上。”
词语解释:目无全牛  拼音:mù wú quán niú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亦形容办事精明熟练。 唐 杨承和 《梁守谦功德铭》:“操利柄而目无全牛,执其吭如蒭豢悦口。”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小癞子》:“所谓精者如承丈人之蜩,如运 郢 人之斧,如箭 甘蝇 之箭,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谢觉哉 《不惑集·目无全牛》:“我们称赞人会办事,常说他;‘目无全牛’,意思就是说他碰到一件事,能分析它的来踪去迹,分析它的各个方面,分析它相互间的矛盾,然后决定用何方法,从何下手。”
词语解释:綮肯  拼音:qǐ kěn
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祗忧非綮肯,未觉有膻腥。”《金史·后妃传上·景祖昭肃皇后》:“ 景祖 与客饮,后专听之。翌日,枚数其人所为,无一不中其綮肯。”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翻书房》:“其翻《西厢记》《金瓶梅》诸书,疏櫛字句,咸中綮肯,人皆争诵焉。”
词语解释:肯綮  拼音:kěn qìng
(1).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陆德明 释文:“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 宋 黄庭坚 《颐轩》诗序:“庖丁不以肯綮婴其解牛之刀,痀瘻丈人不以万物易蜩之翼。”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食羊骨》:“骨间亦有微肉,熟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抉剔,得銖两於肯綮之间。”
(2).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金史·郭药师传》:“ 宗望 能以悬军深入,驻兵 汴城 下,约质纳币割地,全胜以归者, 药师 能测 宋 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 明 宋濂 《故奉训大夫王府君墓志铭》:“为 定远 县吏,出谋发虑,皆中肯綮。”《明史·顾大章传》:“与朝士通往来,阴察其交关肯綮,清流赖之。” 清 包世臣 《述学示十九弟季怀》诗:“房行藁汗牛,一一究肯綮。” 郭沫若 《历史人物·夏完淳》:“他的著书现存的有《幸存录》一种,评议 明 末政局极平允而中肯綮。”
词语解释:余刃  拼音:yú rèn
(1).《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因以“餘刃”喻指处事裕如的能力。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 唱黎 韩宣英 ,好实蹈中之士也。前为司封郎,以餘刃剸剧於计曹。”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盖 孟诸 ,域中之大藪,征赋寔繁; 汴 流,天下之通津,漕运斯在:不有餘刃,孰能釐之。”
(2).喻指利刃。 宋 苏轼 《再送》诗之二:“餘刃西屠横海鯤,应余诗讖是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