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能鸣雁 

同源典故不材木 不鸣烹 木雁 材不材间 能鸣分 庄叟悲雁 庄周解爱鸣 雁能鸣 雁默先烹

相关人物庄子


《庄子集释》卷七上〈外篇·山木〉~667~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而累邪!此黄帝、神农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典故简释
不材木喻无才而得福。宋苏轼《宥老楮》:“湖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作者诗题诗句
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庄叟虚悲雁,终童漫识艇。
杜甫恶树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杜甫白帝城楼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
权德舆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毛明素与琳法师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材。
王季友寄韦子春余以不材寿,非智免斧斤。
白居易偶作木雁一篇须记取,致身才与不才间。
白居易咏怀寄皇甫朗之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
卢照邻失群雁(并序)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
陈子昂宿襄河驿浦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韩愈落齿我言庄周云,水雁各有喜。
骆宾王同张二咏雁无复能鸣分,空知愧稻粱。
词语解释:木雁  拼音:mù yàn
《庄子·山木》载: 庄子 行于山中,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弟子疑而问于 庄子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 笑曰:“ 周 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后因以“木雁”比喻有才与无才。《南史·刘穆之檀道济等传论》:“ 道济 始因録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颠覆。 韶 祗 克传胤嗣,其木雁之间乎。” 唐 权德舆 《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宋 黄庭坚 《赠无咎八音歌》:“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词语解释:雁默先烹  拼音:yàn mò xiān pēng
《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后以“雁默先烹”比喻无才者先被弃。 唐 白居易 《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