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悬车


东汉·班固《白虎通》卷二《致仕》
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耻也,悬车示不用也;致事者,致其事于君。


作者诗题诗句
包佶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翻嫌旧坐宅,却驾所悬车。
权德舆元和元年蒙恩封成纪县伯时室中封安喜县君感庆兼怀聊申贺赠更待悬车时,与君欢暮齿。
权德舆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相期悬车岁,此地即中林。
白居易不致仕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
白居易咏身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军后几逢春。
白居易达哉乐天行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
韦应物送郗詹事君子独知止,悬车守国程。
词语解释:悬车  拼音:xuán chē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 《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词语解释:悬车束马  拼音:xuán chē shù mǎ
形容险阻。《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 太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故悬鉤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 葭萌 ,勋参 绵竹 。”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凌跕鳶挂猱之阻。”亦作“ 悬兵束马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涪水》:“ 邓艾 自 阴平 、 景谷 步道,悬兵束马,入 蜀 逕 江油 、 广汉 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