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悬圃 

同源典故玄圃

相关人物周穆王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
「夕余至乎县圃。」东汉·王逸注:「县圃神山,在昆仑之上。」

《穆天子传》卷二
天子于是取孳木华之实,曰:「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县圃。」……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县圃之上,以诏后世。

《水经注疏》卷一〈河水〉
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


作者诗题诗句
崔融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
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玉管会玄圃,火枣承天姻。
李德裕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焕若游玄圃,欢如享太牢。
李绅新昌宅书堂前有药树一株今已盈拱前长庆中于翰林院内西轩药树下移得才长一寸仆夫封一泥丸以归植今则成名之天上树羽衣道士偷玄圃,金简真人护玉苗。
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文襟即玄圃,笔下成琳琅。
柳宗元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是年出剌柳州。五月复经此)是时植物秀,杳若临悬圃。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初与公同为盐察御史。故称院长)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
温庭皓观山灯献徐尚书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
羊士谔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蕊珠凝瑞彩,悬圃净华茵。
齐己读李白集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
词语解释:悬圃  拼音:xuán pǔ
传说在 昆仑山 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也称 玄圃 。后泛指仙境。语出《楚辞·天问》:“ 崑崙 悬圃 ,其凥安在?” 王逸 注:“ 崑崙 ,山名也,其巔曰 县圃 ,乃上通於天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崑崙 、 悬圃 ,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 唐太宗 《帝京篇》之十:“无劳上 悬圃 ,即此对神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所谓 瑶池 、 悬圃 ,珠树芝田,概乎未见。”
词语解释:玄圃  拼音:xuán pǔ
(1).传说中 昆仑山 顶的神仙居处,中有奇花异石。玄,通“ 悬 ”。《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 阳谷 ,右睨 玄圃 。” 李善 注:“《淮南子》曰:‘…… 悬圃 在 崑崙 閶闔之中。’‘玄’与‘悬’古字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松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三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夕宿紫府云母帐,朝餐 玄圃 崑崙 芝。” 宋 苏轼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诗:“勿嫌步月临 玄圃 ,冷笑乘槎向海滩。” 罗惇曧 《文学源流·列子》:“ 玄圃 之珠,求焉而不竭; 崑山 之玉,採焉而不枯。”
(2). 魏 晋 南北朝 时 洛阳 、 建康 (今 南京市 )宫中园名,时作讲经之处。《梁书·简文帝纪》:“ 高祖 所製《五经讲疏》,﹝ 简文帝 ﹞尝於 玄圃 奉述,听者倾朝野。”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法航下 匡庐 ,讲室临 玄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