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谢妓 

同源典故安石妓 东山妓 谢公携妓 谢家妓 谢郎妓

相关人物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3~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2~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余告归。复除尚书郎、琅邪王友,并不起。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尝与孙绰等汎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作者诗题诗句
刘禹锡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崔泰之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谢公兼出处,携妓玩林泉。
李商隐赠赵协律皙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
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一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李白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二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
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
李白忆东山二首之二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李白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李白书情题蔡舍人雄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李白东山吟(土山去江宁城二十五里。晋谢安携妓之所。○一作醉过谢安东山作东山吟。)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李白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李白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李群玉哭郴州王使君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李贺昌谷诗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李郢张郎中宅戏赠二首之二谢家青妓邃重关,谁省春风见玉颜。
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原注。王新诞明珠。)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武元衡重送卢三十一起居旧府东山余妓在,重将歌舞送君归。
白居易醉戏诸妓不知明日休官后,逐我东山去是谁。
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湘州长史)时议名齐谢太傅,更看携妓似东山。
皮日休奉献致政裴秘监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罗虬比红儿诗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
羊士谔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之东山山侧精舍有盘石细泉{★}为浮杯之胜苔深树老苍然遗躅士谔谬因出守得继兹赏乃赋诗十四韵刻于石壁几醉东山妓,长悬北阙心。
羊士谔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至今犹有东山妓,长使歌诗被管弦。
萧颖士山庄月夜作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
词语解释:东山妓  拼音:dōng shān jì
(1).指 晋 谢安 在 东山 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简文 曰:‘ 安石 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明 何景明 《寄怀端虚堂》诗:“ 谢安 亦有 东山 妓, 文举 元多 北海 宾。”
(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词语解释:谢妓  拼音:xiè jì
指歌妓。典出《晋书·谢安传》:“ 安 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唐 李白 《忆东山》诗之二:“我今携 谢 妓,长啸絶人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