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天籁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45~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地籁则万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作者诗题诗句
刘禹锡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遥光泛物色,余韵吟天籁。
李涉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寂寞天籁息,清迥鸟声曙。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何处且依仁,鼓角凌天籁。
温庭筠秋日天籁思林岭,车尘倦都邑。
陆龟蒙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
词语解释:天籁  拼音:tiān lài
(1).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籟而未闻地籟,女闻地籟而未闻天籟夫!”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林风天籟,与金奏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吴子昭雯》:“尤喜诗与歌,声出似天籟。” 瞿秋白 《荒漠里》:“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2).指诗文天然浑成得自然之趣。 唐 陆龟蒙 《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籟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籟不来,人力亦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