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1024个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检
按人物分检
典故
天长地久
《老子·道经·七章》~2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词语解释:天长地久 拼音:tiān cháng dì jiǔ
《老子》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原指天地存在的久远。后用以形容时间悠久。 汉 张衡
《思玄赋》
:“天长地久嵗不留,俟 河 之清祗怀忧。”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絶期。” 郭沫若
《王昭君》
第一幕:“可怜她们伶仃的母女又不得不天长地久地永远分离。”亦作“ 天地长久 ”。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
第三折:“此一去不回头,好教我这烦恼越感的天地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