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兰陵王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北齐史》及《隋唐嘉话》,称齐文襄之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与周师战,尝著假面对敌。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此曲声犯正宫,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故一名《大犯》。

兰陵王 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秦 观

  雨初歇 帘卷一钩淡月 望河汉 几点疏星 冉冉纤云度林樾 此景清更绝 谁念温柔蕴结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孤灯暗 独步华堂 蟋蟀莎阶弄时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沈思恨难说 忆花底相逢 亲赠罗缬 春鸿秋雁轻离别 拟寻个锦鳞 寄将尺素 又恐烟波路隔越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歌残唾壶缺 
平平仄平仄

  凄咽 意空切 但醉损琼卮 望断瑶阙 御沟曾记流红叶 待何日重见 霓裳听彻 彩楼天远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夜夜襟袖染啼血 
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调始于此词,应以此词为定格,但后段结句,作七字句,宋人无如此填者,故以周词作谱,仍采此词以溯其源。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周邦彦

  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惜 京华倦客 
  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中仄平仄中平仄中仄平仄平平仄仄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 
平平仄中仄仄平中仄平平仄平仄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中平仄平仄仄中仄平中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中仄

望人在天北 
仄中中平仄

  凄侧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 露桥吹笛 沈思前事 
  中仄仄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中中中

似梦里 泪暗滴 
仄中仄仄中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俱如此填。若辛词、刘词之添韵,陈词之句读小异,皆变格也。 按,此词有葛郯、张元幹、曹冠词及谱中陈词可校。赵必象词,平仄不同者多至二十四字,谱内刘词中段起句,添用一韵,辛词后结用叠韵,另为一体,俱不参校。 前段起句,彭履道词“章台路”,章字平声;第四句,彭词“花气分明”,分字平声;第五句,杨泽民词“芳草侵阶映红叶”,芳字平声,袁去华词“一目千里总佳色”,里字仄声;第六句,李昴英词“别来情绪恶”,别字仄声;第十句,高观国词“欲去又留”,欲字仄声;中段起句,高词“十年迥凄绝”,十字仄声;第二句,张元幹词“想蛾绿轻晕”,晕字仄声;第三句,曹冠词“采笔题石”,采字仄声;第四句,史达祖词“涉江几度和愁摘”,涉字、几字俱仄声;第五句,彭词“唤鸣筝掩面”,唤字仄声,鸣筝二字俱平声,掩字仄声;第六句,葛郯词“乌啼云起”,乌字平声,袁词“古墙竹影”,竹字仄声;第七句,史词“分开绿盖素袂湿”,绿字仄声;第八句,曹词“感往事陈迹”,往字仄声,袁词“甚良宵闲却”,宵字平声;后段第三句,曹词“帅旗鼓文场”,旗字平声;第四句,李词“宝轸慵学”,宝字仄声,高词“沈沈春酌”,下沈字平声;第五句,高词“只愁入夜东风恶”,只字仄声,方千里词“天涯何处相思极”,何字平声;第六句,高词“整新欢罗带”,欢字平声,曹词“有陶令秫酒”,秫字仄声,葛词“要百柁倾珠”,珠字平声;第七句,彭词“瓜洲难渡”,瓜字平声,方词“恨随塞笛”,塞字仄声;第八句,李词“猛拍阑干”,猛字、拍字俱仄声,干字平声;第九句,葛词“又空腹”,空字平声;第十句,高词“更何说”,何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陈词。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一叠韵 辛弃疾

  一丘壑 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 松月挂云 脉脉石泉透山脚 寻思前事错 恼杀晨猿夜鹤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终须是 邓禹辈人 锦绣麻霞坐黄阁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长歌自深酌 看天阔鸢飞 渊静鱼跃 西风黄菊香喷薄 怅日暮云合 佳人何处 纫兰结佩带杜若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入江海会约 
仄平仄仄仄

  遇合 事难托 莫击磬门前 荷蒉人过 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说与穷达 不须疑著 古来贤者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进亦乐 退亦乐 
仄仄仄仄仄仄


此词与周词校,后段第四句不押韵、第九句押韵、第十句叠韵异。 中段第五句“云合”,合字非韵。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陈允平

  古堤直 隔水轻盈飏碧 东风路 还是舞烟眠露 年年自春色 红尘遍京国 留滞高阳醉客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斜阳外 千缕翠条 仿佛流莺度金尺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长亭半陈迹 记曾系征鞍 频护歌席 匆匆江上又寒食 回首处 应念旧曾攀折 依然离恨遍西驿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倦游尚南北 
仄平仄平仄

  恻恻 怨怀积 渐楚榭寒收 隋苑春寂 颦眉不尽相思极 想人在何处 倚阑横笛 闲情似絮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更那听 夜雨滴 
仄仄仄仄仄仄


此和周词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杨泽民和词,“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与此同。又,中段第五、六句,作三字一句、六字一句,亦与周词小异。

又一体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九句七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刘辰翁

  送春去 春去人间无路 秋千外 芳草连天 谁遣风沙暗南浦 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乱鸦过 斗转城荒 不见来时试灯处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春去 最谁苦 但箭雁沈边 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 想玉树凋霜 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斜日未能度 
平仄仄平仄

  春去 尚来否 正江令恨别 庾信愁赋 苏堤尽日风和雨 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 人生流落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顾孺子 共夜语 
仄仄仄仄仄仄


调见《清真乐府》。按,唐教坊曲有《大酺乐》,《羯鼓录》亦有太簇商《大酺乐》。宋词盖借旧曲名,自制新声也。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 周邦彦

  对宿烟收 春禽静 飞雨时鸣高屋 墙头青玉旆 洗铅霜都尽 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 寒侵枕障 
  仄仄平平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平平中仄

虫网吹粘帘竹 邮亭无人处 听檐声不断 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 梦轻难记 自怜幽独 
中仄中平平仄平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行人归意速 最先念 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 兰成憔悴 卫玠清羸 等闲时 易伤心目 未怪平阳客 
  中中中仄仄仄平仄中仄中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中仄

双泪落 笛中哀曲 况萧索 青芜国 红糁铺地 门外荆桃如菽 夜游共谁秉烛 
中中中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平中中仄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中仄仄


此调始自此词,有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和词可校。 此词后段第六句疑亦是韵,查杨和韵词“遇双鱼客”可证。 此调有刘辰翁词一首,与此词平仄多不同,《词律》云:刘用字,每多出入,不足为法。故不参校入谱。 按,前段第三句,吴文英词“林沼半销红碧”,半字仄声;第五句,杨泽民词“引游蜂戏蝶”,戏字仄声;第六句,陈允平词“飞红翻触”,飞字平声;第七句,颜奎词“公子狐裘”,公字平声;第九句,颜词“怎见此时情否”,怎字、此字俱仄声;第十句,颜词“天上知音杳”,上字仄声;第十三、四句,颜词“记画扇题诗,单衣试酒”,画字仄声,单字平声,试字仄声;后段起句,杨词“仙郎去又速”,去字仄声;第二句,杨词“料今在何许伫双毂”,伫字仄声;第三句,陈词“漫辜负”,辜字平声;第四句,吴文英词“逋塚梅荒”,逋字平声;第七句,吴词“集楚裳西风催著”,裳字、西字俱平声;第八句,陈词“梦不到华胥国”,不字仄声;第十一句,赵以夫词“极目水云漠漠”,目字仄声,杨词“寸心天上可烛”,天字平声,上字仄声。谱内据此,余校下周密词。

又一体 双调一百三十三字,前段十五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 周 密

  又子规啼 酴醿谢 寂寂春阴池阁 罗窗人病酒 奈牡丹初放 晚风还恶 燕燕归迟 莺莺声懒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闲罥秋千红索 三分春过半 早朱桁尘凝 翠衣香薄 傍鸳径莺笼 一池萍碎 半檐花落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冉冉春梦弱 楚台远 负雨期云约 漫念想 清歌锦瑟 翠管瑶尊 几回重醉东园酌 但兔葵燕麦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倩谁访 画阑红药 况多病 腰如削 相如老去 赋笔吟簪闲却 此情更谁问著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此即周词体,惟后段第六句不押韵异。 按,方千里词“老去疏狂减”、陈允平词“冷透金篝湿”,正与此同。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