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子猷船 

同源典故一棹剡溪 乘兴 乘兴棹 乘兴王猷 乘兴船 何必见安道 剡中情味 剡中舟 剡川游 剡曲船 剡棹 剡溪乘兴 剡溪寻 剡溪棹 剡溪游 剡溪兴 剡溪舟 剡溪船 剡溪游 剡溪雪 剡溪风雪 剡舟夜雪 向剡溪 问安道 回舟尽兴 回舟兴 回船剡溪 回雪访 子猷棹船回 子猷清兴 子猷狂 子猷访 子猷访戴 寻安道 寻戴 寻戴客 寻访剡溪人 山阴一叶舟 山阴回棹 山阴夜雪 山阴月 山阴归船 山阴溪船 山阴兴 山阴舟 山阴船 山阴访 山阴访戴 山阴道 山阴道回 山阴雪 山阴雪夜船 徽之问寂寥 徽之棹 思安道 忆山阴 忆戴 忆戴船 扁舟乘兴 扁舟兴尽归 扁舟雪夜 泛山阴月 泛舟思戴 王子雪舟 王寻戴 王猷船过剡溪 短棹乘兴 兴比乘舟访 兴尽 兴尽回酒船 兴尽归舟 叶棹相寻 见安道 觅戴逵 访安道 访戴 访戴舟 访雪舟 谈中来 越水泛舟 返棹 阻扁舟 雪下船 雪中棹 雪夜访 雪溪小棹 雪舟访 雪访相访

相关人物戴逵(字安道) 王徽之(字子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60~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雪〉~22~
《语林》曰: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轻就戴。经宿方至,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典故简释
访戴喻指访友或行事洒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作者诗题诗句
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司空曙送高胜重谒曹王兴比乘舟访,恩怀倒屣亲。
司空曙闲园书事招畅当羸病懒寻戴,田园方咏陶。
吴融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
吴融山居喜友人相访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
严维题鲍行军小阁席上招贤急,山阴对雪频。
姚合咏雪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戴叔伦答崔法曹赋四雪已别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与师同。
方干叙雪寄喻凫(又)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李咸用雪十二韵吟阑余兴逸,还忆剡溪船。
李商隐忆雪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李白寄韦南陵水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多洁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李白望月有怀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之二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李白淮海淮雪赠傅霭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李白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之一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李端冬夜寄韩弇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李端云阳观寄袁稠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李群玉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频冬夜山中寻友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杜甫冬日有怀李白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杜甫卜居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杜甫哭李尚书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杜甫夜二首之一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之一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杜甫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杨巨源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
武元衡中春亭雪夜寄西邻韩李二舍人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宵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皇甫冉刘方平西斋对雪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
皇甫冉寻戴处士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章八元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罗隐寄崔庆孙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罗隐送裴饶归会稽笑杀山阴雪中客,等闲乘兴又须回。
萧颖士江有枫一篇十章之八我思剡溪,杉筱萋萋,寤寝无迷。
许深和毕员外雪中见寄相思不相访,烟月剡溪深。
许浑寻戴处士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许浑对雪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
许浑泛舟寻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
许浑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许浑酬和杜侍御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钱起宿远上人兰若更说东溪好,明朝乘兴寻。
钱起寄永嘉王十二梦里还乡不相见,天涯忆戴复谁传。
钱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
钱起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
钱起赠李十六何当更乘兴,林下已苔生。
钱起送褚大落第东归他日东流一乘兴,知君为我扫荆扉。
韦应物酬秦徵君徐少春府日见寄那能有余兴,不作剡溪寻。
韦庄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韩偓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为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
骆宾王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高适送崔功曹赴越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
齐己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
齐己酬元员外见寄八韵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词语解释:乘兴  拼音:chéng xìng
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临流乘兴,不惧归迟。”
词语解释:剡溪兴  拼音:shàn xī xīng
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 唐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诗:“虽然 剡溪 兴,不异 山阴 时。”参见“ 剡溪船 ”。
词语解释:剡溪船  拼音:shàn xī chuán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頫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词语解释:剡溪船  拼音:shàn xī chuán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頫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词语解释:回舟兴  拼音:huí zhōu xīng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在 剡溪 的 戴安道 ,即乘小船访之。到门口不进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世说新语·任诞》。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词语解释:寻戴  拼音:xún dài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寻戴”。 前蜀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诗:“踏雪偶因寻 戴 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词语解释:山阴夜雪  拼音:shān yīn yè xuě
犹言山阴乘兴。 唐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沉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 山阴 夜中雪。” 宋 范成大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之七:“瀟洒 王郎 亦胜流,今年何事阻清游?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 山阴 夜雪舟。”自注:“ 王必大 独不赴二公同游之约。”参见“ 山阴乘兴 ”。
词语解释:山阴乘兴  拼音:shān yīn chéng xì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诗:“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词语解释:山阴兴  拼音:shān yīn xīng
指访友、会友的兴致。 唐 卢纶 《上巳日花楼宴》诗:“徒记 山阴 兴,祓禊乃为荣。”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颇讶 王子猷 ,忽起 山阴 兴。”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雪中同游东皋之作》:“更有 山阴 兴,能无 秦 復陶。”参见“ 山阴乘兴 ”。
词语解释:山阴乘兴  拼音:shān yīn chéng xì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诗:“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词语解释:山阴道  拼音:shān yīn dào
用 王徽之 访 戴逵 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怀卢十四侍御弟》诗:“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 山阴 道,听鸡更忆君。” 宋 王沂 孙《齐天乐·赠秋厓道人西归》词:“冷烟残水 山阴 道,家家拥门黄叶…… 江 南恨切,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闋?”参见“ 山阴乘兴 ”。
词语解释:山阴乘兴  拼音:shān yīn chéng xì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诗:“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词语解释:忆戴  拼音:yì dài
比喻想念友人。 唐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诗:“忆 戴 差过 剡 游仙惯入壶。” 唐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诗:“繫舟偏忆 戴 ,炊黍愿期 张 。”参见“ 访戴 ”。
词语解释:访戴  拼音:fǎng dài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访戴”。 唐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 戴 ,无復《四愁》诗。”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 谢 家娇女,正笑倚栏干,欲拈丽句。访 戴 舟迴,襟怀多半为伊阻。”
词语解释:扁舟乘兴  拼音:piān zhōu chéng xìng
晋 王徽之 居 山阴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明 高启 《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 访戴 ”。
词语解释:访戴  拼音:fǎng dài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访戴”。 唐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 戴 ,无復《四愁》诗。”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 谢 家娇女,正笑倚栏干,欲拈丽句。访 戴 舟迴,襟怀多半为伊阻。”
词语解释:访戴  拼音:fǎng dài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访戴”。 唐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诗:“自然堪访 戴 ,无復《四愁》诗。”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 谢 家娇女,正笑倚栏干,欲拈丽句。访 戴 舟迴,襟怀多半为伊阻。”
词语解释:返棹  拼音:fǎn zhào
亦作“ 返櫂 ”。乘船返回。泛指还归。《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刘老 ﹞办了些牲醴酒饌,重到墓间浇奠一番,哭了一场,返棹归 淮安 去了。”《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使君曰:‘贤壻放心前去,不必多忧,若得充囊之利,早图返棹。’言罢,分别而去。”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诗:“南天初返櫂,东阁正留宾。”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道光廿六年》:“弁勇返棹,官亦回城上详各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