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榆景

同源典故桑榆 桑榆日月侵 桑榆晚 桑榆景 桑榆迫 


《淮南子》
「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注》:「言齐光在桑榆树上。」

《昭明文选》卷四十六南齐·王元长(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桑榆之阴不居,草露之滋方渥。」唐·李善注:「桑榆,日所入也。」


作者诗题诗句
储光羲秦中守岁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乔知之定情篇桑榆日及景,物色盈高冈。
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兰交早已谢,榆景徒相迫。
崔融韦长史挽词日落桑榆下,寒生松柏中。
常建太公哀晚遇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
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骎骎移岁月,冉冉近桑榆。
牟融沈尚书林亭夜宴松菊寒香三径晚,桑榆烟景两淮秋。
牟融题山庄东园松菊存遗业,晚景桑榆乐旧游。
王维丁寓田家有赠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
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萧颖士山庄月夜作桑榆清暮景,鸡犬应遥村。
韩愈孟生诗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
词语解释:桑榆  拼音:sāng yú
(1).桑树与榆树。 汉 刘向 《九叹·怨思》:“孤雌吟於高墉兮,鸣鳩栖於桑榆。”《晋书·夏侯湛传》:“鸿鵠一举,横四海之区,出青云之外,而尺鷃不陵桑榆。”
(2).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夫杲日流景,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诗之四:“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3).《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以喻事之后阶段。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桑榆儻可收,愿寄相思字。” 金 元好问 《酬韩德华送归之作》诗:“桑榆儻可收,岁事在穮蓘。”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之四:“兵諫匆匆事有无,将军计已失桑榆。”
(4).比喻晚年;垂老之年。《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李善 注:“日在桑榆,以喻人之将老。”《隋书·王韶传》:“加以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於畴昔,昏忘又多。” 宋 范成大 《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 清 沉起凤 《谐铎·虎痴》:“况我年近桑榆,家无兰玉。”
(5).喻指隐居田园。《魏书·逸士传·眭夸》:“或人谓 夸 曰:‘吾闻有大才者必居贵仕,子何独在桑榆乎?’”
词语解释:桑榆景  拼音:sāng yú jǐng
见“ 桑榆之景 ”。
词语解释:桑榆之景  拼音:sāng yú zhī yǐng
指晚年时光。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 宋 苏轼 《定州谢到任表》:“渐还鱼鸟之乡,以毕桑榆之景。”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三麻子》:“吾辈风烛餘年,正足自娱桑榆之景,岂堪以粉黛重自斧斲耶。”亦省作“ 桑榆景 ”。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我把桑榆景,倚靠也,谁知有夫就不认家。”参见“ 桑榆 ”。
词语解释:榆景  拼音:yú jǐng
“桑榆晚景”之省。比喻晚年。 唐 孟郊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诗:“兰交早已谢,榆景徒相迫。”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老身柏舟誓守,自甘半世居孀。榆景身安,惟爱一经教子。”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闺思》:“保祐我姑嫜鹤算童颜,松柏南山,榆景身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