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三家村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404~2~
师良久又曰:「上至诸佛,下至含识,共个真心,且阿那个是诸人心。莫是情与无情共一体么?恁么见解,何似三家村里?」

《苏轼诗集》卷二十七〈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鸣蛙与鼓吹,等是谷物喧。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词语解释:三家村  拼音:sān jiā cūn
(1).偏僻的小乡村。 唐 王季友 《代贺若令誉赠沉千运》诗:“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年唯有三家村。”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水浒传》第五一回:“便駡你这三家村使牛的,打甚么紧?!” 邹韬奋 《救国组织和时事研究》:“即在一个三家村里,能设法减少几个文盲,促进看报和注意时事的兴趣,渐渐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救国热诚,也是值得做的工作。”
(2).作家 邓拓 、 吴唅 、 廖沫沙 三人于六十年代初,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杂记》专栏,以 吴南星 的笔名撰写短小精炼的杂文。十年内乱开始, 姚文元 写《评〈三家村〉》一文,对作者横加罪名,诬之为“三家村”“反党集团”,一时之间,凡诬三人为“反党集团”者,多以“三家村”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