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塞上翁 

同源典故塞翁 塞翁失马 塞翁心 塞翁祸福 塞边翁 塞马 失马何忧 失马安知非福 失马翁

相关人物赛翁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597~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作者诗题诗句
上官仪从驾闾山咏马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刘禹锡览董评事想归之什因诗以赠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包佶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
李群玉自遣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李颀别梁锽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
杜牧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杜牧题白云楼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许浑泛溪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骆宾王久戍边有怀京邑忘情同塞马,比德类宛驹。
高适金城北楼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词语解释:塞上翁  拼音:sāi shàng wēng
塞翁。 唐 高适 《金城北楼》诗:“垂竿已谢 磻溪 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词语解释:塞翁  拼音:sài wēng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指忘身物外,乐天知命,不以得失为怀的人。 唐 戴叔伦 《赠韦评事儹》诗:“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谢衣带鞍马表》:‘褐衣褐见,莫陈 汉 戍之便宜;马去马归,敢计塞翁之倚伏。’” 郁达夫 《己未出都口占》诗:“塞翁得失原难定,贫士生涯总可怜。”
词语解释:塞翁失马  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
《淮南子·人间训》:“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 ,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 胡 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后因以“塞翁失马”比喻祸福相倚,坏事变成好事。 曾慥 《类说》卷十七引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失马断蛇》:“ 曾布 为三司使,论市易被黜, 鲁公 有柬别之,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楚 相断蛇,后必有福。’” 宋 陆游 《长安道》诗:“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明 吴承恩 《赠郡伯养吾范公如京改秩章词》:“ 楚国 亡猿,在事机而叵测;塞翁失马,占福泽之未来。”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塞翁失马何足惜,先生奇遭在削籍。”
词语解释:塞马  拼音:sāi mǎ
(1).塞上的马。 北周 庾信 《和赵王送峡中军》诗:“胡笳遥惊夜,塞马暗嘶羣。” 唐 元稹 《塞马》诗:“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明 马銮 《雨中偕友人过度来亲家小饮即事》诗:“薄暮城乌息,频年塞马骄。”
(2).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吉凶莫测。亦用以表示超然于得失祸福之外。 唐 杜牧 《赠李侍御》诗:“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宋 司马光 《自嘲》诗:“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 明 许自昌 《水浒记·效款》:“塞马去无凭准, 楚 弓丧何须问。”
词语解释:失马翁  拼音:shī mǎ wēng
同“ 失马塞翁 ”。 唐 许浑 《怀旧居》诗:“朱门跡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