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铅刀 铅刀一割 铅刀用


《东观汉记》卷十六〈班超传〉~658~
班超上疏曰:「臣乘圣汉威神,出万死之志,冀效铅刀一割之用。」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575~
建初三年,超率疏勒、康居、于窴、拘弥兵一万人攻姑墨石城,破之,斩首七百级。超欲因此叵平诸国,乃上疏请兵。曰:「……昔魏绛列国大夫,尚能和辑诸戎,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

词语解释:铅刀  拼音:qiān dāo
铅制的刀。铅质软,作刀不锐,故比喻无用的人和物。 汉 贾谊 《吊屈原赋》:“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汉 王粲 《从军诗》之四:“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唐 杨乘 《甲子岁书事》诗:“腐儒一铅刀,投笔时感激。”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駑马效其驰驱,铅刀礪其銛鍔。”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我惭駑駘姿,期效铅刀用。”
词语解释:铅刀一割  拼音:qiān dāo yī gē
亦作“鈆刀一割”。 铅质的刀虽纯,但总可以割一次。比喻钝驽无能,但是还可一用。《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 汉 之威,而无鈆刀一割之用乎?”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铅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若曰是尚可行,则请与二三君子守此迂介,幸而时济,庶几比于铅刀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