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一身作客 张俭无家 望门投止 望门投鞭 无家张俭 破家张俭 逃张俭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张俭〉~220~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词语解释:望门投止  拼音:wàng mén tóu zhǐ
谓见有人家即去投宿。极言处境的窘迫。《后汉书·党锢传·张俭》:“ 俭 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王先谦 集解:“《通鉴》 胡 注:‘望门而投之,以求止舍,困急之甚也。’ 王幼学 云:‘窘迫之中,见门即投归而止宿,求隐匿也。’” 清 林之夏 《高轩过》诗:“望门投止我不才,君独聪明避失网。” 柳亚子 《玉娇曲为纯根赋》:“望门投止文章伯,一见无端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