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小鲜烹 

同源典故烹小鲜 烹小鲜治大国 烹小鳞 烹鲜

相关人物老子


《老子·德经·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得交归。汉·河上公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三国魏·王弼注:「不扰也。」

《韩非子》卷六〈解老〉
「治大国若烹小鲜。」三国魏·王弼注:「不扰也。」汉·河上公注:「鲜,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靡也。」「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苦烹小鲜。』」


作者诗题诗句
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家怜双鲤断,才愧小鳞烹。
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宝剑诚可用,烹鲜是虚弃。
李颀赠别穆元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杜牧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周岁公宰昭应牧在淮南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用以投寄君作烹鲜用,谁膺仄席求。
词语解释:烹小鲜  拼音:pēng xiǎo xiān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 老子 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言烹小鱼者不事割鳞剖腹,意在简便耳。”
词语解释:烹鲜  拼音:pēng xiān
(1).语本《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后以“烹鲜”比喻治国便民之道,亦比喻政治才能。《后汉书·循吏传赞》:“政畏张急,理善烹鲜。”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烹鲜之戒,不欲其烦。” 唐 李颀 《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宋 张元干 《水调歌头·陪福帅燕集口占以授官奴》词:“调鼎他年事,妙手着烹鲜。”参见“ 烹小鲜 ”。
(2).烹鱼。 唐 李颀 《夏宴张兵曹东堂》诗:“重林华屋堪避暑,况乃烹鲜会嘉客。”
词语解释:烹小鲜  拼音:pēng xiǎo xiān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河上公 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 唐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诗:“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烹小鲜之讹》:“ 老子 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言烹小鱼者不事割鳞剖腹,意在简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