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怒蛙 

同源典故句践礼 蒙勾践礼 亲式群蛙 亲式鸣蛙 越王轼蛙

相关人物勾践


《韩非子》卷九〈内储说上·说三〉~554~
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蛙乃为之式,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由此观之,誉之足以杀人矣。一曰。越王句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之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故越王将复吴而试其教,燔台而鼓之,使民赴火者,赏在火也,临江而鼓之,使人赴水者,赏在水也,临战而使人绝头刳腹而无顾心者,赏在兵也,又况据法而进贤,其助甚此矣。

《吴越春秋》卷十〈勾践伐吴外传·勾践二十一年〉~252~
恐军士畏法不使,自谓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见蛙张腹而怒,将有战争之气,即为之轼。其士卒有问于王曰:「君何为敬蛙虫而为之轼?」勾践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称吾意者。今蛙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于是军士闻之,莫不怀心乐死,人致其命。


作者诗题诗句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虽蒙句践礼,竟不闻报效。
词语解释:怒蛙  拼音:nù wā
亦作“ 怒鼃 ”。
(1).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 越王 勾践 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昔 勾践 式怒蛙,戎卒争蹈火。”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状》:“臣谓羣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於公战非私鬦,奬励还应式怒蛙。”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 庄 蝶去,其奈怒蛙何。”
(2).大鸣或瞋目的蛙。 唐 柳宗元 《同刘禹锡述旧言怀感事》诗:“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元 周霆震 《犬鸡叹》诗:“雄鸡奋翼衔怒蛙,蛙被啄取声咿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