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鸾辂


《吕氏春秋·纪部》卷一〈孟春纪·孟春〉~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汉·高诱注:「辂,车也。」

词语解释:鸾辂  拼音:luán lù
天子王侯所乘之车。《吕氏春秋·孟春纪》:“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鸞輅,驾苍龙。” 高诱 注:“輅,车也。鸞鸟在衡,和在軾,鸣相应和。后世不能復致,铸铜为之,饰以金,谓之鸞輅也。”《梁书·长沙嗣王业传》:“ 天监 元年,追崇丞相,封 长沙郡王 ,諡 宣武 ,给九旒、鸞輅、輼輬车。”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 江 南忆,鸞輅此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