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世间歧路 

同源典故亡羊 亡羊多歧 亡羊路歧 嗟歧路 多歧 多歧羊 多泪杨朱 姓杨足泪 怨多歧 杨公叹 杨子叹 杨朱哀歧 杨朱拭泪 杨朱泣 杨朱泪 杨朱路 杨歧泣 歧路 歧路亡羊 泣歧 泣歧路 泣路歧 泣路者 临歧 临歧泣 临歧涕泪 见路歧 路歧

相关人物杨朱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583~
「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东汉·高诱注:「道九达曰逵。闵其别也。」

《风俗通义校注》卷一〈皇霸〉~
盖天地剖分,万物萌毓;非有典艺之文,坚基可据,推当今以览太古,自昭昭而本冥冥,乃欲审其事而建其论,董其是非而综其详略,言也实为难哉!故易纪三皇,书叙唐、虞,惟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自是以来,载籍昭晰。然而立谈者人异,缀文者家舛,斯乃杨朱哭于歧路,墨翟悲于练素者也。是以上述三皇,下记六国,备其终始曰皇霸。

《列子集释》卷八〈说符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典故简释
杨朱泣指因误入歧途而感伤。唐杜甫《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

作者诗题诗句
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吴融荆州寓居书怀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唐彦谦离鸾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方干客行藕叶缀为衣,东西泣路岐。
李商隐荆门西下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李商隐西溪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
李商隐离席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李溟无题晚年名利迹,宁免路岐哀。
杜甫冬深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
杜甫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
杨凝送别姓杨皆足泪,非是强沾衣。
权德舆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风波疲贾谊,岐路泣杨朱。
沈佺期送卢管记仙客北伐今日杨朱泪,无将洒铁衣。
温庭筠博山见说杨朱无限泪,岂能空为路岐分。
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爱憎防杜挚,悲叹似杨朱。
独孤及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权士繇韩幼深胡尘晦落日,西望泣路岐。
卢纶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长卿未遇杨朱泣,蔡泽无媒原宪贫。
许棠秦中遇友人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
贾岛寄孟协笔我有吊古泣,不泣向路岐。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韦庄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
韦庄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余今正泣杨朱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词语解释:亡羊  拼音:wáng yáng
(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伤时。”
(2).《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因以“亡羊”喻步入歧途而一无成就。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盦舍人》之四:“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3).比喻丧失某种事物。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亡羊往事嗟何补,歷鹿孤踪感易生。” 梁启超 《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国会之召集,期限有定,闭会中凟职之举,俟下次开会而始图匡正,势已等於亡羊,而貽国家以不可復之损失者抑既多矣。”参见“ 亡羊补牢 ”。
词语解释:亡羊补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战国策·楚策四》:“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谓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 宋 陆游 《秋兴》诗:“惩羹吹虀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以上所陈,皆今日维繫人心,亡羊补牢之计。”
词语解释:多歧  拼音:duō qí
亦作“ 多岐 ”。 谓多岔道。 唐 许浑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诗:“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代公》:“泣拜以从公,公多歧援喻,止之不获,遂纳为侧室。”
词语解释:杨朱泣  拼音:yáng zhū qì
(1).在歧路悲泣。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中吕四月》:“临路他乡,非无 阮籍 之悲,诚有 杨朱 之泣。” 金 雷琯 《古意》诗:“对酒不能饮,拊剑自度曲……朝为 杨朱 泣,暮作 阮籍 哭。”
(2).指临歧感伤之泪。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茫然 阮籍 途,更洒 杨朱 泣。”参见“ 杨朱泣岐 ”。
词语解释:杨朱泣岐  拼音:yáng zhū qì qí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诗:“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词语解释:杨朱泪  拼音:yáng zhū lèi
泛指歧路感伤之泪。 唐 骆宾王 《初春邪岭送益府窦参军宴序》:“晨风軫 孙楚 之情,岐路下 杨朱 之泪。” 唐 沉佺期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诗:“饯途予悯默,赴敌子英威。今日 杨朱 泪,无将洒铁衣。” 唐 杜甫 《冬深》诗:“易下 杨朱 泪,难招 楚 客魂。风涛暮不稳,捨棹宿谁门?”参见“ 杨朱泣岐 ”。
词语解释:杨朱泣岐  拼音:yáng zhū qì qí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诗:“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词语解释:杨朱路  拼音:yáng zhū lù
泛指歧路、分别的路。 北周 庾信 《别张洗马枢》诗:“君登 苏武 桥,我见 杨朱 路。” 唐 唐彦谦 《离鸾》诗:“尘埃一别 杨朱 路,风月三年 宋玉 墙。” 元 汤式 《普天乐·友人为人所诬赴杭》曲:“袖拂 庾公 尘,人上 杨朱 路。”亦作“ 杨朱陌 ”。 五代 梁嵩 《代母作倚门望子赋》:“ 杨朱 陌上,萧条而恨泪潸潸; 汉武 臺边,宛转而残霞漠漠。”参见“ 杨朱泣岐 ”。
词语解释:杨朱泣岐  拼音:yáng zhū qì qí
《荀子·王霸》:“ 杨朱 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诗:“ 洞庭湖 阔蛟龙恶,却羡 杨朱 泣路岐。” 五代 李翰 《蒙求》:“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词语解释:歧路  拼音:qí lù
(1).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歧,一本作“ 岐 ”。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霑巾。” 清 梅曾亮 《小盘谷记》:“余尝求小盘谷者。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皆大竹蔽天,多歧路。”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母唯事尘劳,歧路徒营营。”
(2).错误的道路。如: 小张 虽误入歧路,但在同志们耐心的帮助教育下,他决心改邪归正。
词语解释:歧路亡羊  拼音:qí lù wáng yáng
《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用“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走入迷途。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五章一》:“而诸儒之言,故为纷纠,徒俾歧路亡羊。总以此等区处,一字不审,则入迷津。”
词语解释:临歧  拼音:lín qí
见“ 临岐 ”。
词语解释:临岐  拼音:lín qí
亦作“ 临歧 ”。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文选·鲍照〈舞鹤赋〉》:“指会规翔,临岐矩步。” 李善 注:“岐,岐路也。”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喫。” 宋 范成大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作诗以别》:“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岐,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泚笔作长歌,临歧为余貺。” 郁达夫 《别掌书某君》诗:“这我新诗锦不如,临歧叩马请回车。”
词语解释:路歧  拼音:lù qí
见“ 路岐 ”。
词语解释:路岐  拼音:lù qí
亦作“ 路歧 ”。
(1).歧路;岔道。《初学记》卷十六引 晋 王廙 《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 唐 刘驾 《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将今夜伺之於路歧,与决生死。”
(2).指路歧人。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剗新编。”《平妖传》第三一回:“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也不会卖药打卦。”参见“ 路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