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卓锥 拼音:zhuō zhuī
立锥。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时画天马图》:“ 西河 驄作蒲萄锦,双瞳夹镜耳卓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路傍先有一峯,图鋭若标,从此而乱峯渐多,若卓锥,若駢指,若列屏,俱环映於大山之东。”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即使赤贫之家,卓锥无地,欲艺时花而不能者,亦当乞诸名园,购之担上。”词语解释:无置锥之地 拼音:wú zhì zhuī zhī dì
见“ 无立锥之地 ”。
词语解释:无立锥之地 拼音:wú lì zhuī zhī dì
形容十分贫穷。《吕氏春秋·为欲》:“其视有天下也,与无立锥之地同。”《后汉书·郭丹传》:“君有四子,而无立锥之地。”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 卢生 无立锥之地以死。”亦作“ 无置锥之地 ”、“ 无置锥地 ”。《荀子·儒效》:“﹝大儒﹞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义。”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词语解释:置锥 拼音:zhì zhuī
见“ 置锥之地 ”。
词语解释:置锥之地 拼音:zhì zhuī zhī dì
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地方。亦比喻赖以安身立命之地。《庄子·盗跖》:“ 尧 舜 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荀子·非十二子》:“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且昔者 汉高帝 尝剏业矣,倡义草莽,无置锥之地。”亦省作“ 置锥 ”。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四:“置锥良有餘,终身志惩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