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探龙颔 

同源典故偷珠 宝夺骊龙 抱珠睡 探珠 探颔 珠归龙窟 睡中龙 睡骊目 窃龙颔 老龙吐珠 苍龙颔底珠 藏珠 遭龙伯睡 采珠 采珠勿惊龙 衔珠 颔下骊珠 颔珠 骊宫 骊珠 骊颔珠 骊龙 骊龙吐珠 骊龙珠 骊龙睡 骊龙颔 骊龙颔珠 龙休睡 龙眠失珠 龙醒遗珠 龙颔 龙颔摘明珠 龙颔摘珠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06~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典故简释
骊龙喻宝物。唐刘禹锡《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骊龙睡喻睡觉,或喻因侥幸获得机遇。唐刘禹锡《泰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作者诗题诗句
丘丹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涉海得骊珠,栖梧惭凤质。
元稹出门行弟沉沧海底,偷珠待龙睡。一朝龙醒寤,本但喜复得珠,不求珠所目。酬客双龙女,授客六龙辔一朝龙醒寤,本问偷珠事。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备。
刘禹锡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唐求伤张玖秀才铜梁剑阁几区区,十上探珠不见珠。
姚合庄居野行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姚鹄送李潜归绵州觐省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
孟郊赠郑夫子鲂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春台仙游春台诗日落烟水黯,骊珠色岂昏。
曹邺杏园即席上同年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李商隐玉山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
李涉赠友人孩子骊龙颔下亦生珠,便与人间众宝殊。
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李白送蔡山人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凤形怜彩笔,龙颔借骊珠。
杜甫渼陂行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权德舆酬裴杰秀才新樱桃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
温庭筠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牟融寄周韶州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白居易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皎然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一首抉得骊龙珠,光彩曜掌握。
皎然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各垂赠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珠生骊龙颔,或生灵蛇口。
皮日休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谁能变羊质,竞不获骊珠。
卢肇和司王起凤诏伫归专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
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
裴夷直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之一苍龙颔底珠皆没,白帝心边镜乍磨。
裴夷直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之二千珠竞没苍龙颔,一镜高悬白帝心。
贯休拟君子有所思二首之一扑碎骊龙明月珠,敲出凤皇五色髓。
贯休经旷禅师院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
贯休还举人歌行卷佩入龙宫步迟迟,绣帘银殿何参差。知骊龙失殊知不知。
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陆龟蒙投龙潭唯贪血食饱,但据骊珠睡。
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词语解释:探珠  拼音:tàn zhū
见“ 探驪得珠 ”。
词语解释:探骊得珠  拼音:tàn lí de zhū
传说古代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其子入水,得千金之珠。他对儿子说:这种珠生在九重深渊的骊龙颔下。你一定是趁它睡着摘来的,如果骊龙当时醒过来,你就没命了。事见《庄子·列御寇》。后以“探驪得珠”喻应试得第或吟诗作文能抓住关键。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驪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亦省作“ 探珠 ”、“ 探驪 ”、“ 探驪珠 ”。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四公会》:“ 白公 览诗曰:‘四人探驪,吾子先获其珠,所餘鳞甲何用?’三公於是罢唱。” 程善之 《寄洪棣臣金陵》诗:“倾觴尽醉狂歌呼,兴酣题句探驪珠。”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挥毫惊倚马,鬮韵想探驪。”
词语解释:探龙颔  拼音:tàn lóng hàn
喻科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 唐 罗隐 《寄前户部陆郎中》诗:“桂堂纵道探龙頷,兰省何曾驻鹤心。”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汉 官之视虏主,无以异於吾族帝王,乃欲昂首伸眉,上法先正,外饰直言之名,内有植党之志,真昔人所谓探龙頷、批逆鳞者。”参见“ 探驪得珠 ”。
词语解释:探骊得珠  拼音:tàn lí de zhū
传说古代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其子入水,得千金之珠。他对儿子说:这种珠生在九重深渊的骊龙颔下。你一定是趁它睡着摘来的,如果骊龙当时醒过来,你就没命了。事见《庄子·列御寇》。后以“探驪得珠”喻应试得第或吟诗作文能抓住关键。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其书法论一篇,聚古人大旨于数百言之中,如探驪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亦省作“ 探珠 ”、“ 探驪 ”、“ 探驪珠 ”。 唐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四公会》:“ 白公 览诗曰:‘四人探驪,吾子先获其珠,所餘鳞甲何用?’三公於是罢唱。” 程善之 《寄洪棣臣金陵》诗:“倾觴尽醉狂歌呼,兴酣题句探驪珠。”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挥毫惊倚马,鬮韵想探驪。”
词语解释:采珠  拼音:cǎi zhū
入水取珠。 唐 元稹 《采珠行》:“海波无底珠沉海,採珠之人判死採。”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 刘鋹 据 岭 南,置兵八千人,专以採珠为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珠池采珠法》:“盖 蜑 丁皆居海艇中採珠,以大舶环池,以石悬大絙,别以小绳繫诸 蜑 腰,没水取珠。”
词语解释:衔珠  拼音:xián zhū
(1).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 哙参 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 参 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 参 。又,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事见《淮南子·览冥训》 汉 高诱 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诗文中常用为报恩之典。 汉 焦赣 《易林·谦之泰》:“白鹤衔珠,夜寳反明。怀我德音,身受光劳。”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灵蛇衔珠以酬德,慈乌反哺以报亲。” 唐 张说 《和朱使欣》诗之一:“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2).《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黄帝 之子名 青阳 ,是曰 少昊 ,一名 挚 ,有白云之瑞,号为 白帝 。有凤衔明珠致於庭, 少昊 乃拾珠怀之,使照服於天下。”后用恩赏之典。 唐 李峤 《沙吒忠义等官爵制》:“宜膺剖珪之锡,兼峻衔珠之宠。”
词语解释:骊宫  拼音:lí gōng
指 华清宫 。因其建在 骊山 之上,故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兼山配极,照鸞闕於霞标;荐水涵元,湛 驪宫 於雾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驪宫 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词语解释:骊珠  拼音:lí zhū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頷得驪珠。’按,谓杨梅也。”
(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词语解释:骊龙  拼音:lí lóng
黑龙。《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驪龙蟠焉,頷下有珠。”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 五代 谭用之 《赠索处士》诗:“玄豹夜寒和雾隐,驪龙春暖抱珠眠。” 郭沫若 《哀时古调》四:“ 河朔 淮西 一宵尽,满地鹅鸭可成兵。虎口,当心,驪龙有逆鳞。”
词语解释:骊龙珠  拼音:lí lóng zhū
即骊珠。 唐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诗:“则知驪龙珠,不秘清泠泉。” 唐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抉得驪龙珠,光彩曜掌握。”参见“ 驪珠 ”。
词语解释:骊珠  拼音:lí zhū
(1).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唐 温庭筠 《莲浦谣》:“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明 刘兑 《娇红记》:“红牙缓引驪珠串,个个一般圆。” 清 卓尔堪 《海市歌》:“龙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南齐书·倖臣传论》:“长主君世,振裘持领,赏罚事殷,能不踰漏,宫省咳唾,义必先知。故能窥盈缩於望景,获驪珠於龙睡。” 唐 元稹 《赠童子郎》诗:“ 杨公 莫讶清无业,家有驪珠不復贫。”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解元抄袭陈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犹未定元。外舅适得一卷,大喜,以为独得驪珠矣。”《孽海花》第十三回:“这回 章自蜚 、 闻韵高 都没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鳞爪罢了。”
(3).杨梅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杨梅》:“ 陆游 诗:‘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頷得驪珠。’按,谓杨梅也。”
(4).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词语解释:龙颔  拼音:lóng hàn
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 唐 陆复礼 《珠还合浦赋》:“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龙頷;报德宏多,奚由得之於蛇口?”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凤形怜彩笔,龙頷借驪珠。” 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圆疑窃龙頷,色已夺鸡冠。”参见“ 龙珠 ”。
词语解释:龙珠  拼音:lóng zhū
珍贵的宝珠。传说得自龙颔下或龙口中,故名。也称夜明珠。语出《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驪龙頷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 越 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 明 吴承恩 《贺周兰墩升都督障词引》:“七略九流,照龙珠於学海;五车三篋,鸣凤管於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