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井中蛙 井底之蛙 井底蛙 坎井 坎蛙 坐井蛙 坐蛙井 蛙井喜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97~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杂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与?……」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29~
是时公孙述称帝于蜀,嚣使援往观之。援素与述同里闬,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交让冠,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述鸾旗旄骑,警跸就车,磬折而入,礼飨官属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将军位。宾客皆乐留,援晓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辞归,谓嚣曰:「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词语解释:井底之蛙  拼音:jǐng dǐ zhī wā
犹井蛙。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如今有等轻薄之子,重色轻贤,真所为井底之蛙耳。”《红楼梦》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説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世有谈革命者,知大事之难举,而言割据自立。此固局于一隅,所谓井底之蛙不知东海者,而 长素 以 印度 成事戒之。”参见“ 井蛙 ”。
词语解释:井蛙  拼音:jǐng wā
亦作“ 井鼃 ”。 井底之蛙。比喻见闻狭隘,目光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鼃,“ 蛙 ”的古字。虚,所居之处。 宋 苏轼 《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唉,那是客臣的井蛙之见喽,所谓‘情人眼里出 西施 ’啦。”
词语解释:井底蛙  拼音:jǐng dǐ wā
亦作“ 井底鼃 ”。 即井蛙。《东观汉记·马援传》:“ 子阳 井底鼃耳!” 明 谢谠 《四喜记·紫禁明扬》:“浅陋真如井底蛙。”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他们的所谓自由世界是井底蛙眼中的世界。”亦省作“ 井底 ”。 宋 曾巩 《贺克伏交阯表》:“唶海隅之昧俗,肆井底之狂谋。”参见“ 井蛙 ”。
词语解释:井蛙  拼音:jǐng wā
亦作“ 井鼃 ”。 井底之蛙。比喻见闻狭隘,目光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鼃,“ 蛙 ”的古字。虚,所居之处。 宋 苏轼 《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唉,那是客臣的井蛙之见喽,所谓‘情人眼里出 西施 ’啦。”
词语解释:坎井  拼音:kǎn jǐng
(1).亦作“ 埳井 ”。废井;浅井。《庄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成玄英 疏:“埳井,犹浅井也。”《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鼃,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此之谓也。”《后汉书·杜笃传》:“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 李贤 注:“埳井喻小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鬼﹞或隐入坎井,人过乃徐徐出。”
(2).陷阱,井,通“ 阱 ”。喻艰难或险阻。《陈书·江总姚察传论》:“至於九流、《七略》之书,名山、石室之记, 汲郡 、 孔堂 之书,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穷研旨奥,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师,搢绅以为準的。”《北史·隋纪下》:“又 沧海 道军,舟艫千里,高颿电逝,巨舰云飞。横断 沮江 ,逕造 平壤 。岛屿之望斯絶,坎井之路已穷。”
词语解释:坎蛙  拼音:kǎn wā
见“ 坎井之鼃 ”。
词语解释:坎井之蛙  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
亦作“埳井之蛙”。 浅井里的青蛙。《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谓东海之鱉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后因以比喻见识短浅。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宇宙之内,鷰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鼃,不知江海之大。”亦省作“ 埳蛙 ”、“ 坎鼃 ”。 元 林世济 《漫兴一首奉怀草元先生》诗:“埳蛙既聒聒,陵苕亦荣荣。”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自哂同坎鼃,难佐北溟浪。”
词语解释:坐井蛙  拼音:zuò jǐng wā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语出《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 宋 苏轼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那将坐井蛙,而比 谈天衍 。”
词语解释:蛙井喜  拼音:wā jǐng xǐ
《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后以“蛙井喜”喻识浅者的沾沾自喜。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