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金汤

同源典故汤池 

相关人物蒯通


《汉书》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列传·蒯通〉~259~
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楚汉初起,武臣略定赵地,号武信君。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徐公再拜曰:「何以吊之?」通曰:「足下为令十余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甚众。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今天下大乱,秦政不施,然则慈父孝子将争接刃于公之腹,以复其怨而成其名。此通之所以吊者也。」曰:「何以贺得子而生也?」曰:「赵武信君不知通不肖,使人候问其死生,通且见武信君而说之,曰:『必将战胜而后略地,攻得而后下城,臣窃以为殆矣。用臣之计,毋战而略地,不攻而下城,传檄而千里定,可乎?』彼将曰:『何谓也?』臣因对曰:『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也,怯而畏死,贪而好富贵,故欲以其城先下君。先下君而君不利之,则边地之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降而身死」,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此臣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徐公再拜,具车马遣通。通遂以此说武臣。武臣以车百乘,骑二百,侯印迎徐公。燕赵闻之,降者三十余城,如通策焉。唐·颜师古注:「金以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


作者诗题诗句
孔绍安别徐永元秀才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
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杜甫八衡州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杜甫有感五首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景仙)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沈佺期初冬从幸汉故宫青门应制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
韦应物经函谷关藩屏无俊贤,金汤独何力。
韦庄天井关短绠讵能垂玉甃,缭垣何用学金汤。
齐己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金汤里面境何求,宝殿东边院最幽。
词语解释:汤池  拼音:tāng chí
(1).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防守严固。《汉书·食货志上》:“ 神农 之教曰:‘有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金城屠於庶寇,汤池杭於一苇。” 唐 杜甫 《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汤池虽险固,辽海尚填淤。”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纪潮郡逆民事》:“墙垣悉以三合土筑成,隐然若金城汤池。”
(2).温泉浴池;温泉。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 元宗 幸 华清宫 ,新广汤池,制作宏丽。”《旧唐书·职官志三》:“温泉监掌汤池宫禁之事。” 明 程本立 《晚至安宁》诗:“汤池水底皆阴火,盐井烟中半夕嵐。”
词语解释:金汤  拼音:jīn tāng
见“ 金城汤池 ”。
词语解释:金城汤池  拼音:jīn chéng tāng chí
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颜师古 注:“金以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北史·儒林传下·辛彦之》:“帝尝令 彦之 与 沉重 论议, 重 不能抗,避席而谢曰:‘ 辛君 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 太平天囯 陈阳生 《建天京于金陵论》:“建邦设都,必取至善之地,非第曰金城汤池已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臣诚不解 盛宣怀 欲图一己之私利,遂不惜我祖宗社稷金城汤池之固,默陷於皇基累卵之地位。”亦省作“ 金汤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金汤失险,车书共道。” 李贤 注:“金以喻坚,汤取其热。”《旧唐书·宣宗纪》:“夫取不在广,贵保其金汤。” 赵朴初 《滴水集·杂诗》之一:“万里 长城 万里长,长城万里耀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