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借寇恂 

同源典故借寇 借河内 借留 寇恂 寇恂留 遮道

相关人物寇恂


《后汉书》卷十六〈邓寇列传·寇恂〉~624~
恂归颍川。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也。」恂对曰:「颍川剽轻,闻陛下远踰阻险,有事陇、蜀,故狂狡乘闲相诖误耳。如闻乘舆南向,贼必惶怖归死,臣愿执锐前驱。」即日车驾南征,恂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恂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典故简释
借寇恂称颂官吏政绩卓著,受百姓拥戴。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作者诗题诗句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内史称张敞,苍生借寇恂。
姚合送裴大夫赴亳州杭人遮道路,垂泣浙江前。
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杜甫奉寄章十侍御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宠渥徵黄渐,权宜借寇频。
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刺史似寇恂,列郡宜竞惜。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
白居易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那知不隔岁,重借寇恂来。
皇甫冉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卢纶和赵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传书问渔叟,借寇尔何因。
窦常奉使西还早发小涧馆寄卢滁州迈试与茕嫠话,犹坚借寇心。
罗珦行县至浮查山寺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罗隐霅溪晚泊寄裴庚子道穷谩有依刘感,才急应无借寇期。
羊士谔晚夏郡中卧疾用拙怀归去,沉痾畏借留。
钱起送张中丞赴桂州寇恂朝望重,计日谒承明。
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凤凰衔诏与何人,善政多才宠寇恂。
钱起送王使君移镇淮南紫诰徵黄晚,苍生借寇频。
词语解释:借寇  拼音:jiè kòu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 , 恂 从行至 颍川 ,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 , 贪泉 一举巵。”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词语解释:借留  拼音:jiè liú
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唐 白居易 《乔弁可巴州刺史制》:“ 巴州 刺史 乔弁 前假竹符,俾临 巴郡 。一心为理,三年有成;州人借留,廉使置奏。”《宋史·何承矩传》:“﹝ 咸平 ﹞三年,召还,拜引进使。州民百餘诣闕贡马,乞借留 承矩 。”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 陈鎰 ﹞尝以议事还朝、民讹传得代,遮道借留者数千人。”参见“ 借寇 ”。
词语解释:借寇  拼音:jiè kòu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 , 恂 从行至 颍川 ,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 , 贪泉 一举巵。”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词语解释:遮道  拼音:zhē dào
犹拦路。《史记·陈涉世家》:“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 陈 …… 陈王 出,遮道而呼 涉 。”《梁书·刘孝绰传》:“小生之詆,恐取辱於 卢江 ;遮道之奸,虑兴谋于从事。” 唐 高骈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诗:“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见有挑葵花灯来者,遮道苦求,可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