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以醉为乡 无功乡 王绩醉乡 身入醉乡 醉有真乡 醉为乡 醉乡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王绩〉~5594~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王绩二·醉乡记〉~325~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邱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器械之用。昔者黄帝氏尝获游其都。归而杳然丧其天下。以为结绳之政已薄矣。降及尧舜。作为千钟百壶之献。因姑射神人以假道。盖至其边鄙。终身太平。禹汤立法。礼繁乐杂。数十代与醉乡隔。其臣羲和。弃甲子而逃。冀臻其乡。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宁。至乎末孙桀纣。怒而升其糟邱。阶级千仞。南向而望。卒不见醉乡。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职。典司五齐。拓土七千里。仅与醉乡达焉。故四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厉。迄乎秦汉。中国丧乱。遂与醉乡绝。而臣下之爱道者。亦往往窃至焉。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嗟乎。醉乡氏之俗。岂古华胥氏之国乎。其何以淳寂也如是。今予将游焉。故为之记。

词语解释:无功乡  拼音:wú gōng xiāng
唐 王绩 字 无功 ,性嗜酒;尝采 杜康 、 仪狄 以来善酒者为谱,著《醉乡记》。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世因以“无功乡”指醉乡。 宋 苏轼 《真一酒歌》:“湛然寂照非 楚 狂,终身不入无功乡。”
词语解释:醉乡  拼音:zuì xiāng
亦作“ 醉鄊 ”。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 王绩 《醉乡记》:“ 阮嗣宗 、 陶渊明 等十数人,并游於醉乡。” 元 徐再思 《蟾宫曲·西湖夏宴》:“只此是人间醉鄊,更休题天上天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大郎 终日懵懵醉乡,没些搭煞,不加提防。” 清 张锡祚 《田家诗》:“惟我喜饮酒,醉鄊数往復。”《红楼梦》第二四回:“﹝ 倪二 ﹞此时正从欠钱人家索债归来,已在醉乡,不料 贾芸 碰了他,就要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