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击楫誓 拼音:jī jí shì
见“ 击楫中流 ”。
词语解释:击楫中流 拼音:jī jí zhōng liú
晋 祖逖 帅师北伐,渡 江 于中流,敲击船桨立下誓言:不清中原不罢休。见《晋书·祖逖传》。后因以“击楫中流”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明 韩守益 《苏武慢·江亭远眺》词:“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 长江 不限天南北,击楫中流看誓师。”亦省作“ 击楫誓 ”。 宋 范成大 《满江红·千古东流》词:“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参见“ 中流击楫 ”。
词语解释:中流击楫 拼音:zhōng liú jī jí
亦作“ 中流击枻 ”。 指 晋 祖逖 渡 江 击楫事。《晋书·祖逖传》:“﹝ 逖 ﹞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大 江 !’”后喻有志复兴的壮烈气概。 宋 文及翁 《贺新郎·西湖》词:“簇乐红妆摇画艇,问中流击楫,谁人是?” 宋 文天祥 《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明 何大复 《滹沱河上》诗:“未识临河意,中流击枻归。”词语解释:誓江 拼音:shì jiāng
语本《晋书·祖逖传》:“﹝ 祖逖 ﹞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 !’”后以“誓江”为矢志收复失地、安定国家的典故。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仰天誓 江 ,月星晦蒙。强弩射潮,江海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