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悲团扇 

同源典故团扇 团扇三秋怨 团扇妾 团扇怨秋风 团扇悲歌 团扇悲秋 团扇捐 团扇诗 团扇逐秋风 妾扇 婕妤团扇 婕妤怨 婕妤扇 宫扇怨秋风 怨秋风 悲婕妤 悲秋扇 悲素扇 感婕妤 怜团扇 手中扇 托意唯团扇 捐扇 捐箧 收团扇 泣团扇 汉主妃 汉姬纨扇 汉宫圆扇成咏 班女怨 班女恨 班女扇 班妾秋扇 班姬扇 班姬月 班姬泣 班姬箧 班家扇 班扇 画扇 秋扇 秋扇留句 秋风扇 秋风弃扇 纨扇 纨扇曲中秋 纨扇题诗 素纨 裁洁素 身世如团扇 逢秋扇 过秋纨扇 题秋扇 齐纨怨思 齐纨扇

相关人物班婕妤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怨歌行〉~280~
〈序〉:「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玉台》此诗有序云: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云云。


典故简释
班女怨指妇女因失宠而哀怨。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作者诗题诗句
于武陵长信宫二首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刘庭琦奉和圣制瑞雪篇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书。
刘方平长信宫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
刘云婕妤怨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宋之问望月有怀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庾抱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官内知友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张窈窕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诗)无金可买长门赋,有恨空吟团扇诗。
徐凝却归旧山望月有寄今夜故山依旧见,班家扇样碧峰东。
徐贤妃长门怨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李商隐喜雪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
李嘉祐古兴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李峤倡妇行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
李峤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
李白中山孺子妾歌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李白惧谗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李益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李端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贺感讽六首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
杜审言赋得妾薄命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权德舆杂诗五首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武平一妾薄命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王昌龄西宫秋怨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王谭后庭怨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
卢殷悲秋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卢汝弼薄命妾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罗隐闲居早秋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
翁绶婕妤怨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许浑赠萧链师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韦庄同旧韵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
项斯古扇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鲍溶上阳宫月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
鲍溶赠远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
齐己谢人惠扇子及茶陆生夸妙法,班女恨凉飙。
词语解释:团扇  拼音:tuán shàn
(1).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元 梁寅 《玉阶怨》诗:“团扇且弃置,夕气凉转添。”《红楼梦》第二七回:“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 刘大白 《秋扇》诗:“一阵秋风,收拾起多少团扇。”
(2).乐府歌曲名。指《团扇郎歌》。 宋 贺铸 《诉衷情》词:“临风再歌《团扇》,深意属何人?” 宋 王灼 《碧鸡漫志·歌曲存亡》:“至 唐 武后 时,旧曲存者,如《白雪》《公莫舞》《巴渝》《白苧》《子夜》《团扇》……等,六十三曲。”参见“ 团扇歌 ”。
(3).乐府歌曲名。指 汉 班婕妤 所作《怨歌行》。因诗中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等诗句,故名。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汉婕妤班姬》:“《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綺。”
词语解释:团扇歌  拼音:tuán shàn gē
乐府 吴 声歌曲,也称《团扇郎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吴声歌曲二》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团扇郎歌》者, 晋 中书令 王珉 捉白团扇与嫂婢 谢芳姿 有爱,情好甚篤。嫂捶挞婢过苦, 王 东亭闻而止之。 芳姿 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 珉 闻,更问之:‘汝歌何遗?’ 芳姿 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河间王 琛 ﹞有婢 朝云 ,善吹箎,能为《团扇歌》《陇上声》。”
词语解释:婕妤怨  拼音:jié yú yuàn
乐府 楚 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 汉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况 之女。美而能文,初为 帝 ( 成帝 )所宠爱。后幸 赵飞燕 姊弟,冠於后宫; 婕妤 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紈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 班婕妤 失宠后,奉养太后於 长信宫 ,故 唐 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词语解释:班女扇  拼音:bān nǚ shàn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词语解释:班姬扇  拼音:bān jī shàn
见“ 班女扇 ”。
词语解释:班女扇  拼音:bān nǚ shàn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词语解释:班扇  拼音:bān shàn
即班女扇。比喻失宠或受冷遇之意。《文选·谢朓〈和王主簿怨情〉》:“相逢咏《蘼芜》,辞宠悲 班扇 。” 刘良 注:“ 班倢伃 失宠,悲怨作《团扇》诗,言秋至则扇见捐也。臣之失位亦然也。” 清 龚自珍 《水龙吟》词:“啸如 鲁 柱,才如 竇 锦,遇如 班 扇。”又因 班倢伃 《团扇》诗中有“新裂 齐 紈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句,故亦用为咏雪之典。 唐 白居易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诗:“坐罢 楚 弦曲,起吟 班 扇诗。”参见“ 班女扇 ”。
词语解释:班女扇  拼音:bān nǚ shàn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词语解释:画扇  拼音:huà shàn
(1).在扇上作画。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蘧道愍章继伯》:“竝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釐不失。”
(2).指有画饰的扇子。 南朝 梁 鲍泉 《落日看还》诗:“雕甍斜落影,画扇拂游尘。” 唐 杜甫 《伤秋》诗:“高秋收画扇,久客掩荆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吴画余绣》:“ 康熙 丁未,从同年 徐敬菴 旭龄 处,见 秀水 吴氏 画扇二:一学 李小将军 山水,一《洛神图》,妙入毫髮。”
词语解释:秋扇  拼音:qiū shàn
(1). 汉 班婕妤 《怨歌行》:“新裂 齐 紈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 南朝 梁 刘孝绰 《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絶履綦。”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2).秋日团扇。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月如秋扇,花疑春雪。” 唐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落影临秋扇,虚轮入夜弦。” 明 何景明 《七夕》诗:“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词语解释:纨扇  拼音:wán shàn
细绢制成的团扇。《西京杂记》卷二:“ 朱买臣 为 会稽 太守,怀章綬还至舍亭,而国人未知也。所知 钱勃 见其暴露,乃劳之曰:‘得无罢乎?’遗与紈扇。”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班婕妤〈咏扇〉》:“紈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晓看紈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八窗尽落,清风徐来,紈扇罗衫,剖瓜解暑。”
词语解释:素纨  拼音:sù wán
白色细绢。可用以制衣、书写等。 晋 成公绥 《隶书体》:“尔乃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紈,染玄翰。” 唐 李益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诗:“捐扇破谁执,素紈轻欲裁。” 宋 陆游 《风流子》词:“更乘兴,素紈留戏墨,纤玉抚孤桐。” 清 曹寅 《五月十一日夜集西堂限韵》之三:“十年披素紈,相顾半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