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中年作恶 中年别 中年怕踏长亭路 中年怀抱 中年丝竹 作数日恶 儿辈知此乐 儿辈莫教知 哀感中年 好怀中年减 未必能陶写 东山丝竹 歌管陶写 正赖丝与竹 畏逢亲友别 丝竹中年 丝竹东山 丝竹陶写 羲之常恐儿曹觉 莫遗儿辈觉 越山丝竹 陶写中年

相关人物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
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徵之。

词语解释:丝竹中年  拼音:sī zhú zhōng nián
《晋书·王羲之传》:“ 谢安 尝谓 羲之 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傅尃 《避地》诗之二:“宾朋此日差相倚,丝竹中年强自宽。”